大家都知道七夕的由來,是因為牛郎織女仙凡相戀才有了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神仙戀愛無小事啊。在美麗的黔西南,有一個喻為「地球上最美麗的疤痕」的地方。據說千萬年前父神母神也如同尋常戀人一般大吵一架,父神不忍對母神發火,於是怒火無處傾瀉之下,用一把利斧從天空橫劈下來,在大地上留下一道七十公裡長,百多米深、幾十米寬的裂縫——馬嶺河大峽谷。
千年下來,父神之火未熄疤痕雖不曾癒合,但是溫柔的母神卻心有歉意不忘時時撫慰,她傷情的淚水滴落河谷,從此,峽谷中溪水奔騰;她輕拂纖指,將如絲的長髮變成了峽谷兩側飛懸的瀑布;她親身吟唱,落下的音符凝結成鍾乳;又喚來了輕風素月送來了蒼松翠竹,
從此,馬嶺河峽谷幽深寧靜、清榮峻茂,懸泉飛瀑,芳草鮮美,就這樣天然神奇的大峽谷聯結起了錯落有致的峰叢、峰林、石林、瀑布群、泉群、溶洞、鐘乳石……成為「地球上最美麗的疤痕」。以上純屬傳說。但是馬嶺河峽谷確實有「天下第一縫」之稱。雄奇險峻、幽美壯闊。
峽谷深幽,需先乘玻璃電梯下到谷底再棧道攀崖環行一圈。全程徒步2小時,也是戶外徒步愛好者的樂園。
沿著馬嶺河的峽谷風景線而行,觸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斷崖、峽谷、連綿曲折的山洞隧道、鈣化巖壁、溪瀑等風光。曲曲折折引人入勝。如進畫中,一步一景,步移景異,令人流連忘返。
兩岸峭崖對峙,谷深流急,銀瀑飛瀉;
灘險急流處,水石相搏、驚濤拍岸、震耳欲聾。
崖畫、千泉、萬洞兩岸懸掛。
峽谷內的奇觀之一是鈣化巖壁。一層層倒掛著堆積的鈣化石狀如舞臺上的幔布,又似一根根倒插的筍柱,在巖壁上構成了一幅幅立體的「瓊樓玉宇」,天然成趣。更孕育出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鈣化瀑布群。
「雲奇石更奇,奇絕畫難比。寫奇唯有詩,詩在空山裡」。的確,馬嶺河峽谷是空山裡的一首詩。岸峭崖對峙,青峰橫陳,河谷幽深,碧水回還。
是的,馬嶺河峽谷瀑布眾多,瀑布奇觀構成了馬嶺河大峽谷特有的瀑布文化。「
72瀑聚一峽」有洋洋灑灑如篇章的,有細細密密如詩韻的,有咆哮怒吼的,有嚶嚶如泣的,那邊飛流直下,這邊涓涓如絲。一瀑連一瀑,瀑瀑有新奇,卻大多相距不遠。
此時正值盛夏,夏日陽光驚擾了陌上新蟬,蟬聲陪伴著行雲流浪,再配上鳥兒啁鳴泉水叮咚,滿山的森林灌木、蒼松翠竹,鬱鬱蔥蔥。
一路步道穿過知名或不知名的各種瀑布,飛雨撲面應接不暇,但每看到一個新的瀑布都免不了駐足細細觀賞,聆聽它們的聲音。
有的在溶洞前,跟黃果樹瀑布一樣,可在溶洞內的天窗近距離窺視,點點濺溼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據說溶洞就叫猴子洞,於是瀑布名為撈月瀑布。取自猴子撈月的故事。
有的瀑布不大,卻別有韻味,水珠們從上一層鈣華跌到下一層鈣華,一串接著一串,一層搭著一層,像晶瑩的珍珠跳進了河內,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恍若珍珠瀑布。
有的需仰頭觀瀑,真正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最大也是最負盛名的瀑布是萬馬奔騰,位於景區的盡頭,步道到此打止。極動處正如萬馬奔騰,奔騰山川洞悉天地,大有個性。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裡。 歘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裡。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
關於此瀑,我覺得古人描詠廬山飛瀑的詩篇完全可以挪用至此,已是淋漓盡致。完全不用我再浪費筆墨。如非有不同,廬山瀑布僅一注擎天,而這裡卻是由近及遠三中流砥柱通天徹地,氣勢萬千。
激回澗底散冰花,噴上松梢飄雪樓,
縱觀馬嶺河大峽谷,山河浩浩蕩蕩,交織成群的瀑布氣勢磅磷,尖峭的錐峰密集叢生,萬峰簇擁。與其說是父神一怒,不如說是上帝的一個神來之筆。至少在我心中臺灣最有名的太魯閣比起馬嶺河大峽谷來說簡直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