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能長久被欺騙,正像民眾不能長久被欺騙一樣。——華崗(中)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812字,閱讀約2分鐘
眾所周知,改朝換代不是一件易事,前朝皇帝退位只是其中一個環節,最為重要的,則是皇宮內部的「大換血」。何謂「大換血」?但凡身上流有皇室血脈的人,都必須清理乾淨,輕則逐出宮牆,重則滿門處死。不過,末代皇帝溥儀退位之後,14萬滿清後裔卻悄然消失,他們如今身在何方?。
據《八旗滿族族譜》記載,瓜爾佳、牛胡魯、赫舍利等八大姓,是清代八大姓中最顯赫的姓氏,它們的消失,其實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起初,滿語沒有自己的語言,努爾哈赤曼人創造的滿語大多是借用它的蒙古語,往往不被滿族人所接受。清朝入關後,少數滿族人偷偷改姓為簡單的漢姓,間接推動了改姓。
辛亥革命後,為了生存,滿清後裔掀起了廣泛而激烈的改姓潮。溥儀曾在《我的前半生》中提到,滿姓在晚清迅速消失,長期打著小康旗號的百姓失去了謀生手段。為此,落入民間的旗人怕丟面子,紛紛改姓"漢姓",不敢承認自己的旗人身份。雍正皇帝的直系子孫啟功先生(著名書法家)曾明確表示不再封愛新覺羅,也不再提往事。
有趣的是,很多清朝後裔為了省事,直接將原姓的第一個字取為漢姓,如富察、佟家、馬家、索綽羅、赫舍利、那拉等。其中,中國著名歌手那英是滿族八大姓——那拉氏的後裔,她與皇太后,也有著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此外,一些滿清後裔根據漢語含義,將姓氏改為漢姓。比如,牛葫蘆在漢語中譯為"狼",他們就取其諧音,改為"郎"姓;尼瑪哈的中文意思是"魚",滿族人直接改姓"魚"。但仍有極少數人直接拋開滿族姓氏,以名字的第一個字為姓,如上文提到的啟功先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個滿族姓氏,也有可能被改為不同的漢族姓氏。居住在北京的愛新覺羅後裔大多改姓金、羅。住在瀋陽的人改姓趙、德,少數改姓海。此外,屠、鮑、胡、阿、席、卜等姓氏都是漢族原有姓氏中所沒有的,如果身邊有這些姓氏的人,可以斷定他們八成是滿清後裔。
這裡是《弱不禁風》,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家的任務在於區別真實的和虛假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夠接受的。——歌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