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總結人類有五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並在他的哲學體系中,對五種感覺進行了高低等級的排序,與我們的感官位置相對應。
到中世紀,基督教徒傳道,聽覺備受推崇。有首這樣的讚美詩:眼見手摸口嘗,引我入迷途。獨有耳能聽正道,我乃成信徒。
更有意思的是,科學家研究這五種感覺時,除聽覺之外,研究歷史大致與亞里斯多德的五感排序一致。19世紀研究視覺的科學家,還獲得了1967年的諾貝爾生理學獎。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了解五感可能從感統訓練而來。其實,幼兒時期的五感,對他們的藝術啟蒙非常重要。
通過讓孩子們對聲音、氣味、光線、觸感等的體驗,讓孩子們直接接觸自然,表達自我,激發出多樣化的潛力。
歐洲童書大師埃爾維·杜萊,就將我們熟悉的五感及第六感都繪製到了他的童書《五種感覺》中。
說到杜萊,眾多給孩子推薦的書單中定能看到《點點點》這本書。杜萊作為一直擁有童心的作家,深諳孩子們的心理,將孩子們眼中的世界,通過繪畫傳達給孩子們。
在《藝術遊戲力》這本書中, 韓國媽媽辛有美和法國媽媽西多妮·本茨共同認為孩子通過繪畫和手工等遊戲感受這個世界,表達自我及情緒。
童書大師正是遵循這樣的原則,他通過繪畫開啟孩子們想像力的大門,並且他的書都是動態的,是動起來的故事書。
1994年,埃爾維·杜萊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至今已出版超過75種國際知名童書,代表作有《點點點》,以及「杜萊百變創意玩具書」系列之《哈!不要搞錯》《杜嚕嘟嘟》等。
因其作品的獨特性,他先後獲得世界多項童書大獎,包括
這些作品和獎項皆奠定了杜萊歐洲童書大師的地位。
杜萊是廣告創意人出身,愛馬仕的掌門人讓-路易斯·杜馬斯曾經讓杜萊給愛馬仕的產品目錄設計一些紋路和圖案,並且兩種風格完全相反。
杜萊的設計沒有在這次廣告設計中得到認同,但是,他卻在童書中運用了這種風格。
後來,杜萊在作品《五種感覺》裡面集中運用了他的所有風格。
他的每一幅圖畫都完美呈現了童書大師一貫的藝術風格,色彩鮮明、富有視覺張力、稚拙卻富有想像空間。
所有的圖形和圖像,都希望召喚出他們腦海中最直覺最本真的想法,因為這些點和線,在成人固化的思維裡,僅僅是點和線,但在小嬰兒的腦海裡,可能是一朵雲,也可能是媽媽的臉。
也在這樣的翻閱裡,小嬰兒在這些漸次複雜的圖像裡,慢慢地理解著世界。
很多家長說讀不懂杜萊的書,杜萊曾聲明過:「閱讀杜萊,並沒有什麼規則。請遵循著自己的本能,盡情的遊戲吧!」
杜萊的書會讓讀者動起來,他的這本《五種感覺》,會真的讓你感受到五種感覺。孩子們看到的世界,跟我們的不一樣。
視覺
看這個調皮的眼保健操,是不是就像我們自己的寶寶?看看左邊,看看右邊,又成了鬥雞眼。照著書裡做的時候,他們總會笑得前仰後合。
聽覺
課件休息的時候,是不是挺吵的?有玩遊戲的,有聊天的,還有跑跑跳跳的。這本書中有個沙沙紙,你一抖動,就發出聲音了。
嗅覺
我現在跟一歲多的兒子說去茉莉花那裡看看開花沒,開的花香不香,他就會跑到茉莉花那裡嗅嗅,還會聳聳鼻子,發出聞的聲音。書裡的味道有很多,有花的味道,有香水的味道等等。
觸覺
用手感受摸的感覺,摸摸大象,摸摸跳動的脈搏,閉上眼睛感受一下那裡的盲文。有些危險的東西不能摸,比如剪刀、刀子、菸蒂等。
味覺
說到這裡,他們肯定最喜歡了,最喜歡吃甜,不喜歡吃辣。
杜萊的書,很少有複雜的畫面,都是點線面,但是孩子們卻喜歡得不得了,他的書會讓孩子們動起來,將平面的書讀成三維的書。
小孩子們從8個月就有長期記憶,在給他們挑選書籍時,要能夠刺激他們的視覺和聽覺,有吸引力的彩色圖畫和好玩的聲音,對他們審美、閱讀有很大幫助。
他的書中關於感覺的描述,連感覺是什麼都沒描述,但是他所有的畫面裡就已經包含了這些。
比如介紹觸覺時,有一頁是兩個模糊的身影擁抱在一起,孩子們可能看不懂文字,但是他們能夠知道他們擁抱了,因為愛而擁抱。
書中的土豆都是有顏色的,花的香味、紅酒的香味,都包含在那些簡單的線條裡。
創意無處不在,他說過:世界上的孩子們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只有大人。他在書裡給孩子的是自由、遊戲和交流。
他書裡的秋天是有顏色、有味道的,是楓葉的顏色,是楓葉的味道,也可以是成熟的果實的味道。
他的創意都來源於生活,來源於身邊,就在你我周圍,有這些點線面呈現給孩子們。
杜萊是畫技很差的人,但他卻是最懂孩子的人。《五種感覺》集合了他特別多的創意,一本書帶給孩子們不一樣的世界。
杜萊讓孩子們在玩耍中進行創作,找到屬於自己的表達,發現自我和自己真正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