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關注作者羊王文章,從不同的角度報導三農。如果想了解更多農村生活,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有種野生「酸棗」,很多人卻不愛吃,殊不知它的樹枝特別昂貴
在農村,由於自然環境保護的比較好,所以非常適合動植物繁衍,這些動植物也是大自然所賦予人們的珍貴財富,尤其一些植被都具有很高的經濟和食用價值,以前,農民朋友在野外經常可以見到一些野生珍貴植被,但因為數量多,很多人對於它的具體價值也毫不知情,而隨著農民認知度不斷提高,很多植被的價值也慢慢被發掘出來,就比方說「拉拉秧」,這種植物在農村非常多,農民看到特別憎恨,但是它卻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時令深秋,而今天筆者要給大家說的是一種野果,往往也容易被人忽視,這種野果叫做「酸棗」,一般只生長在山上,尤其一些灌木叢中,不容易被人發現,酸棗一般在我國的山東、河北、江蘇、湖北、山西等地都比較多見,它不像我們見到普通棗樹那麼高,一般這種野生的酸棗樹非常矮,常見的只有1米多左右,超過2米以上的比較少見,但是它的整體都比較纖細,全身多刺。
酸棗這種果實也是一種水果,一般在9月底和10月初開始成熟,開始是綠色的,並沒有什麼味道,而隨著成熟期的到來這種水果就開始變紅,但是這時候非常酸,直到熟透之後表皮還是比較酸的,只有裡面熟透的果實是甜甜的,但是果實太小,比我們常見的冬棗還要小兩倍,有的甚至比豆粒大點,以前在山上看到之後很多人也會專門採摘,只不過當成一種零食,但是味道太酸很多人不愛吃,一旦過了成熟期之後,它就會自動脫落,所以只能在快到成熟期的時候採摘再處理。
現在也有很多人工種植酸棗的地方,像山東、河北都比較多,但是人工培育的酸棗比野生要大,很多原本的維生素也比較低。酸棗的經濟價值也是比較高,可以用來製作果酒,對身體非常好,這種野生酸棗因為常在荒無人煙的地方生長,所以很少受到汙染,是一種天然的健康果實。
很多人雖然不愛吃,但酸棗也有一定價值,不過它的真正的價值是樹枝,我們統稱為「酸棗枝」,這種樹枝剛才筆者也說道是非常纖細的,而它的樹枝比較堅韌,一般很難折斷,韌性比較好,在古時候,就有人拿酸棗枝做一些物件,比如串珠,上面有非常華麗的木紋,經濟價值非常高,而現在很多人看重這種樹枝的價值是因為,有的人把它做成筷子、勺子等,另外以前古人也有打耳洞的習俗,當時有些人就拿這種樹枝做成耳釘非常好看。不過這些價值都遠不足做成鳥籠的擔子,以前喜歡玩鳥的人應該都知道,這種酸棗枝比較纖細又比較輕快,很多人就專門找一些樹齡比較長的酸棗枝,用砂紙打磨之後再塗抹上木料油,就比較光滑,因為這種鳥籠擔子比較少,所以價格也比較高。
現在這種酸棗樹越來越少了,一方面人類居住的生活區逐漸擴大,另外很多酸棗樹對於農民來說價值並不高,有些人承包山頭之後就將其砍伐掉。其實在南方地區也有酸棗,但是和我們北方的酸棗並不是同一個品種,南方的酸棗果實比較大,和棗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北方這種酸棗不管是果實還是樹木與普通棗都是一樣的,只不過一個大一個小而已。
對於這些農村酸棗,大家以前有沒有吃過呢?你知道它的樹枝還有什麼價值嗎?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