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過期蜂蜜用作原料?400億市值同仁堂面臨信用危機

2020-12-19 金融界

來源:財華網

事件

A股市值達400億的老字號品牌——「同仁堂」(600085-CN)面臨始料未及的信用危機。

12月15日,江蘇廣電總臺的一檔節目「南京零距離」,曝光了北京同仁堂蜂蜜生產商將過期和臨期蜂蜜回收事件。

根據南京零距離報導,此次被調查的企業為鹽城金峰食品有限公司。同仁堂的下屬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蜂業」)持有這家公司的股份比例為51.29%。

12月12日,記者在一家封閉車間內,發現在作業的員工將已經過期和即將過期的蜂蜜,集中回收,將回收好的過期蜂蜜,運往生產廠家原料庫。之後,作業員工將車間內撕毀的標籤裝置蛇皮麻袋。標籤註明的保質期限為18個月,名稱均為北京同仁堂蜂蜜。

不過在此期間,記者發現有的生產日期為2016年11月,有的則為2017年12月,有的蜂蜜即將過期,有的則已經過期。

事件一出,市值達到400多億的同仁堂,還是沒能夠經得住考驗,造成股價大幅下跌。

2. 產品監管隱患

據了解,同仁堂蜂蜜採用OEM模式簡稱(代加工),在這種模式下,品牌方需要加強監管。產品在委託方手中一旦不能全程監督,就會造成產品產品的安全漏洞。

公開資料顯示,僅去年一年,因各種質量問題,同仁堂旗下企業10次被曝光,其中,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上「黑榜」次數高達7次。

為了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繼續保持領先,老字號品牌開始實行「圈地運動」,擴張產品鏈條,下屬、合資、控股等子公司創建的五花八門,而下遊生產商、代工企業更是種類繁多。

隨著企業擴張,相應的監管力度不完善同樣在拖延著企業發展力。不僅不能夠滿足企業盈利,反倒在消耗著企業的名譽,丟掉品質。

同仁堂類似事件並非是第一次發生;早在2016年,同仁堂品牌一款麥盧卡蜂蜜曾被第三方檢測機構測出糖漿,疑似造假。據了解當時的那款蜂蜜同樣不是同仁堂體系自產,來自紐西蘭合作方。

相同事件接連發生,同仁堂到底怎麼了?就此問題,香港財華社記者詢問了同仁堂方面,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同仁堂回復。

3.蜂蜜事件牽連上市公司同仁堂

在事情發生後,上市主體公司同仁堂仍不忘維穩股價,其發布公告稱,今年前9個月,子公司同仁堂蜂業營業收入為1.97億元,淨利潤為-87.3萬元,營業收入佔同仁堂同期營業收入的1.88%。本次事件對公司收入利潤等財務方面影響甚微。

主營業務

2017年同仁堂年報並沒有顯示蜂業相關業務;而同仁堂的主營業務分別為醫藥工業,醫藥商業兩大類。其中醫藥工業主要是通過經銷商渠道銷售市場;部分通過子公司,在同仁堂零售的藥店進行銷售。

2017年年底,雖說在全國同仁堂有700家門店,不過兩類主營業務並未對公司利潤做貢獻。

毛利潤下滑同時,醫藥工業毛利率同比減少0.36個百分點,醫藥商業毛利率同比減少0.04個百分點。

雖說此次事件不會對同仁堂財務造成影響,那麼多年的老招牌是否能夠禁得起這樣的考驗?

影響:

12月17日,受「蜂蜜」事件影響,同仁堂(600085-CN)開盤大跌4.33%,至28.71元,市值一度蒸發16.59億元,收盤跌2.33%至29.31元。此次事件一出,讓廣大消費者大失所望。之所以信任同仁堂,與多年的品質有著直接關係。

北京同仁堂的大門口有一幅對聯:「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正是遵循這一古訓,同仁堂才成為了百年老店。

企業在追求發展與盈利的同時,放鬆對產品的監管,只會導致誤入歧途;一家百年老店「品質」、「信用」都是關鍵。放棄任何一點都會導致企業失衡。

不忘初心難,方得始終更加難。同仁堂能否領悟,敬請期待。

作者:趙丹

編輯:夏雨辰

相關焦點

  • 同仁堂信譽危機:合作方被曝回收過期蜂蜜,大興食藥展開調查
    」事件昨日(16日),媒體曝光了同仁堂蜂蜜生產商江蘇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將回收的過期蜂蜜倒入「原料庫」。事件回顧回收過期蜂蜜撕標籤「倒蜜」後送入原料庫12月15日晚,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零距離》節目播出了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委託生產商——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回收過期蜂蜜
  • 生產商「回收過期蜂蜜再賣」,坑慘346年的百年老店,誰是誰非?
    同仁堂方面對此迅速做出回應,表示願意接受相關部門的調查。這家百年老店,從康熙年間的一家小藥房,到供奉御藥,再到如今的大集團,經歷346年,一直延續著祖訓「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同仁堂,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曝光產品質量問題,實在令人對其品質堪憂。食品企業最重要的就是食品安全問題,如今,作為蜂蜜大品牌的同仁堂,竟然被爆出回收大量的過期蜂蜜,實在令人感慨萬千。
  • 同仁堂被曝回收過期蜂蜜!百年老店也造假了?
    ­  12月15日晚,江蘇廣電總臺城市頻道「南京零距離」欄目在新浪微博發布視頻,曝光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產商將大量過期、臨期的蜂蜜回收。企業宣稱是「退給蜂農養蜜蜂」,但視頻曝出,回收後的蜂蜜被倒入大桶,送入原料庫。此外,同仁堂蜂蜜還存在更改生產日期的問題。
  • 300多年老店北京同仁堂蜂蜜生產商被曝回收過期蜂蜜
    近日,江蘇電視臺的一則報導將北京同仁堂引入輿論漩渦。報導稱北京同仁堂蜂蜜生產商回收大量過期、臨近過期的蜂蜜,宣稱「退給蜂農養蜜蜂」。而記者發現,回收蜂蜜被倒入大桶,送入原料庫。當地市場監管局表示,已發現該企業多次類似操作,還有篡改蜂蜜生產日期的行為。
  • 同仁堂為生產商回收過期蜂蜜道歉 網友:千萬別自砸招牌
    同仁堂現「蜂蜜門」,生產商回收過期蜂蜜12月15日,江蘇廣電城市頻道的「南京零距離」節目曝光了同仁堂子公司委託生產企業回收過期蜂蜜的違規行為。該節目經知情人士爆料發現,位於鹽城大豐的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城金峰」),將已經過期的或臨近過期的蜂蜜倒入大桶內。工作人員表示,這些「倒蜜」將被退給蜂農餵蜜蜂,但實際上這些回收蜂蜜被送進了工廠的原料庫。從現場未被撕掉標籤的包裝來看,這批蜂蜜來自於北京同仁堂。
  • 廠商回收過期蜂蜜,同仁堂你可長點心吧!
    然而,就是這樣的百年老店,其生廠商近日被爆出將大量過期、臨期的同仁堂蜂蜜回收等問題。12月15日晚,江蘇廣電總臺城市頻道「南京零距離」欄目在新浪微博發布視頻,曝光了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違規生產食品蜂蜜。在視頻中,多名工人將大量的過期,或者臨近過期的蜂蜜,倒進「倒蜜」大桶裡回收。
  • 同仁堂回收過期蜂蜜究竟是真是假?蜂蜜到底有沒有保質期呢?
    就在前兩天,一則關於「蜂蜜」的報導頓時把大家嚇了一跳,某電視欄目報導北京同仁堂的委託生產商將大量過期、臨近過期的蜂蜜回收回來,記者還發現這些蜂蜜被倒入大桶並且送入原料庫。此則新聞一出,關於「電視臺曝光,同仁堂涉嫌回收過期蜂蜜」一類的信息頓時鋪滿網絡。
  • 律師說:同仁堂生產商回收過期蜂蜜怎麼處理
    一、事案件回顧近日,據知情人士透露,知名品牌北京同仁堂生產商回收大量過期蜂蜜、臨近過期的蜂蜜,之後這些回收的蜂蜜被送入原料庫,但是否投入市場目前還不得而知。隨後,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公開發表致歉聲明,承認了被報導的情況屬實,存在監管不力的情況,但被回收的蜂蜜未流向市場,會在監管部門的監督下依法處理。
  • 北京同仁堂回應生產商回收過期蜂蜜:已開展調查
    (原標題:北京同仁堂回應生產商回收過期蜂蜜:已開展調查)
  • 北京同仁堂回收過期蜂蜜?吃蜂蜜,這7件關乎生命的事情不能不知
    就在前兩天,一則關於「蜂蜜」的報導頓時把大家嚇了一跳,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事件的主角是「北京同仁堂+蜂蜜」;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零距離》欄目報導北京同仁堂的委託生產商將大量過期、臨近過期的蜂蜜回收回來,並且記者發現這些蜂蜜被倒入大桶並且送入原料庫。此則新聞一出,關於「電視臺曝光,同仁堂居然涉嫌回收過期蜂蜜」一類的信息頓時鋪滿網絡;對於此事,該如何看待?
  • 同仁堂股價下跌 因其被曝大量回收過期蜂蜜
    同仁堂開盤下跌4.33%,隨後小幅震蕩,截止發稿,公司股價報29.13元,下跌2.93%。此前公司被曝大量回收過期蜂蜜進入原料庫,監管部門對其開展調查。12月15日,媒體曝光了同仁堂蜂蜜生產商江蘇鹽城金蜂回收過期使用蜂蜜。
  • 究竟財經眼丨同仁堂陷過期蜂蜜回收風波,2019年減稅降費或破1.5萬億
    12月17日《究竟財經眼》主要內容如下:1、陷過期蜂蜜回收風波,同仁堂及兩家港股兄弟公司齊收跌「回收過期蜂蜜事件」持續發酵,同仁堂今日收盤跌2.33%,在港交所上市的同仁堂系個股也齊收跌。12月15日,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產商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被曝涉嫌違規生產食品蜂蜜,將大量過期、臨期的蜂蜜回收送入原料庫,並存在更改生產日期的問題。12月16日,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緊急發布致歉聲明稱,公司存在監管不力和嚴重失察的責任。上市公司同仁堂發布公告稱,同仁堂蜂業在委託生產過程中存在監管不力和失察的責任。
  • 過期蜂蜜倒入大桶回收,記者實地調查北京同仁堂,現場令人咂舌!
    最近發生一件事情,據知情人舉報,知名品牌同仁堂的蜂蜜生產企業回收大量過期蜂蜜以及快要過期的蜂蜜,而這些蜂蜜的去向非常可疑,記者立即進入調查,現場一幕幕令記者感到吃驚!小編將這件事情進行了梳理,情況如下:1、知名品牌同仁堂的蜂蜜生產企業回收大量過期蜂蜜以及快要過期的蜂蜜,而這些蜂蜜的去向非常可疑,記者立即進入調查。
  • 北京同仁堂蜂蜜生產商被曝回收過期蜂蜜!剛剛,回應來了
    12月15日,據@南京零距離 官方微博,知情人爆料,知名品牌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產企業將大量過期、臨近過期的蜂蜜回收回來,企業宣稱「退給蜂農養蜜蜂」。然而記者發現,回收蜂蜜被倒入大桶,送入原料庫。執法人員稱,此為召回產品應懸掛不合格品標識,企業的操作存在很嚴重的問題。
  • 同仁堂「過期蜂蜜事件」追蹤:「委託商」曾因生產不符合標準食品被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12月17日,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發布說明公告,回應疑似回收過期蜂蜜充當原料一事。公告稱,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在委託生產商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過程中現場監管不到位,存在對清理出的蜂蜜未明確標識問題。
  • 「過期蜂蜜」被查:商家的過期食品該如何處理?
    昨日,媒體曝光了同仁堂蜂蜜生產商江蘇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將回收的過期蜂蜜倒入「原料庫」。對此,同仁堂昨天早晨發布聲明稱相關產品已全部封存。   事件回顧   回收過期蜂蜜撕標籤  「倒蜜」後送入原料庫   12月15日晚,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零距離》節目播出了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委託生產商——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回收過期蜂蜜
  • 觸目驚心,同仁堂被曝光,蜂蜜你還敢喝嗎
    12月15日,江蘇電視臺曝光,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將大量過期、臨近過期的蜂蜜回收送入原料庫,被發現後卻宣稱「退給蜂農養蜜蜂」。而這家企業正是同仁堂蜂業的受託加工生產單位。16日,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在官方微信上發布致歉聲明。
  • 被曝回收過期蜂蜜,屢陷質量風波的349年老字號,究竟怎麼了?
    更何況,這種惡劣行徑,竟然牽涉到了百年老店——同仁堂!這兩天媒體曝光同仁堂蜂蜜生產商江蘇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回收大量過期、臨近過期的蜂蜜,將過期蜂蜜倒入「原料庫」。但其工作人員卻稱,這些「倒蜜」將退給蜂農餵蜜蜂。而且有關部門已經發現鹽城金蜂多次類似操作,該公司還曾出現隨意篡改同仁堂蜂蜜生產日期的行為。這兩個公司是什麼關係呢?
  • 同仁堂蜂蜜事件擊穿品牌責任底線
    12月15日晚,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零距離》欄目播出了關於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違規生產食品蜂蜜的相關報導,為此,北京同仁堂發表相關聲明表示,相關產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場。(12月16日 澎湃新聞)有暗訪的視頻、有從業者的爆料、有地方監管的定論,不管北京同仁堂蜂業的致歉有幾多「真誠」,鹽城金蜂在生產同仁堂蜂蜜中的種種失範違規之舉板上釘釘。企業宣稱「退給蜂農養蜜蜂」;記者調查卻發現,回收蜂蜜被倒入大桶後送入原料庫;當事企業卻回應,「相關產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場」——真相如何,亟待解密。
  • 北京食藥監部門:對北京同仁堂蜂業展開調查
    昨日,媒體曝光了同仁堂蜂蜜生產商江蘇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將回收的過期蜂蜜倒入「原料庫」。對此,同仁堂昨天早晨發布聲明稱相關產品已全部封存。事件回顧回收過期蜂蜜撕標籤「倒蜜」後送入原料庫12月15日晚,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零距離》節目播出了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委託生產商——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回收過期蜂蜜,撕標籤,「倒蜜」後送入原料庫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