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畫家王玲玲在書畫交流現場
王玲玲,畫家,生於1972年,籍貫山東濰坊,現居香港。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從事新聞工作數年,曾任電視臺、新華社等廣播電視主持、記者、供稿部副主任等職位,獲獎無數,得到新聞界好評。
王玲玲愛好廣泛,自幼喜歡繪畫,現為香港美術家協會會員、香港書畫筆藝會會員、香港國際藝術家聯會會員。擅長寫意花鳥畫,其作品多次在國內外發表和展出,並被社會眾多收藏家、機構和企業所收藏。作品《銀樹換金裝》2016年被香港美術家協會選送參加「香港回歸十九周年」紀念展於全國政協禮堂展出。
王玲玲定居香港後,繼續追求藝術夢想,現為嶺南派第四代傳人。她憑藉自己的藝術天資,對繪畫有個人獨特的理解和感受;她善於博取眾長,用筆大膽,筆下既有女性的柔美,又有男性的雄奇剛陽;她既可做到精工細刻入微,更可潑墨如脫韁野馬,飛濺之水,隨性靈動;她遵循嶺南派的寫實和色彩豔麗的要意,更主張有感而發,借物傳情,追求意境的個性張揚;她既講究構圖的合理,又不失變化萬千;她將水墨和色彩相融合,能達致物、墨於靈性的完美結合。觀其畫,筆筆挺秀蒼勁,理具而氣生,神備而韻足,而且畫作中精湛的深入與秀美的筆墨,著實令人感動。其作品超越了傳統的寫意畫,而延伸出一種難以言表的圓潤與厚重,色彩豐富和優美線條的躍動更是超乎於一切的想像……
王玲玲為了創出自己的新路,她懷抱自然,以萬物生靈為伴,通過大量觀察、寫生、臨摹,尋找自然中的藝術靈魂和它展演的規律,從中探索中國畫更深的奧妙和神奇的用筆技巧。
王玲玲在學畫的歷程中,不僅僅是對繪畫極有天賦,更重要的是她非常刻苦用功;她在日常生活中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傾注在繪畫創作上,正是憑藉著這種堅毅刻苦的執著精神,使她能在短短的時間裡創作出大量的優秀作品。
她筆下的黃梅淡雅脫俗,清香溢人;紅梅嬌豔似火,灑脫不拘謹,樹幹採用墨破色的筆法,化墨於水,融水於墨。皺、擦、點、染同時運用,柔不纖弱,剛不生硬,恰到好處,遠觀統一協調,近看變化萬千。
她筆下的菊:錯落有致,亂中有序,布局合理,虛實互補,墨色互動,「清雅與厚重同在,色彩與墨韻共存」。筆下的鳥栩栩如生,意境優美。牡丹時而運用撞水撞粉畫法,時而運用留飛白的技法,融合以工兼寫的手法,用色大膽,既嬌豔又淡雅。觀其筆下的荷:風姿綽約,獨具匠心,宛如少女的嬌美,又似少婦的嫵媚,香遠溢清,出汙泥而不染,把荷的聖潔高雅體現的淋漓盡致。
她的作品所具有的美是源於她的靈性與自然的合一。她遵循藝無止境的信條,她把自己的人生交給了繪畫藝術這個大舞臺,把自己當作一位舞者, 在「舞魂弄墨」的表演中展現出她人生的精彩和快樂。
媒體和眾多藝術界人士評價:「王玲玲,是繪畫藝術舞臺上一位靈動的舞者……,在中國畫壇上她將是一顆冉冉升起的耀眼的、璀璨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