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剖腹產術?
最近這幾年,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夫婦選擇剖腹產。在這些年輕夫婦看來,剖腹產遠比順產更合適,因為剖腹產可以打麻藥直接生產,不用忍痛順產。可實際上,剖腹產並不是最好的生產方法,接下來我們就去認識一下剖腹產術。
剖腹產術為經腹切開子宮壁直接取出胎兒的手術,目前手術的應用範圍很廣,但能否恰如其分的掌握好手術的適應症還比較困難。
如必須剖腹產而來作手術,則可造成產婦或胎兒死亡:如果不該手術而做了手術,會給產婦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因此把握好手術的適應症是非常重要的。
臨床上經過初步檢查,估計該產婦有剖腹產的可能時,還應首先給予試產的機會,注意觀察產程,爭取從陰道順利分娩的機會,一旦試產失敗馬上進行剖腹產手術,所以不同情況要區別對待,剖腹產的種類有:
一. 子宮體部切開術
子宮下段剖腹產術和腹膜外剖腹產術三種,目前以子宮下段剖腹產術為多。
剖腹產的適應症:
二.孕婦方面
(1) 由於骨盆問題,使足月胎兒不能從陰道分娩如骨盆顯著狹小或畸形;相對性頭盆不稱者,經嚴密觀察試產失敗時應作剖腹產。
(2) 子宮先兆破裂者在產程過程中出現血尿,或病理收縮環繼續發展達臍以上有先兆子宮破裂的徵象。
(3) 軟產道異常有疤痕組織或盆腔腫瘤阻碼先露下降者或宮頸水腫堅硬不易擴張者。
(4) 原發性子宮收縮乏力,使產程延長,伴有產婦衰竭或胎兒情況不好,給氧及藥物處理後胎心仍不見好轉。
(5) 或暫時好轉,以後又再次出現胎心變化,並預測短時間內不能用其他方法續動分娩者。
(6) 胎位異常如欖位、愈後位不能經開道分娩者。
(7) 嚴重的產前出血,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
(8) 有前次剖腹產史者,手術指徵是絕對指徵,或上次剖腹產手術是相對指徵,而術後發熱傷口感染癒合差,雖然肌層、漿膜層和黏膜層已癒合,但肌層顯著變薄,在分娩過程中可能發生破裂時。
(9) 引產失敗面需在短時間內結束分娩者。回高齡初產婦(35歲以上)適應症可適當放寬。如合併臀位,多年不育、先兆子痛等。
三.胎兒方面
①胎兒窘迫,或孕母有嚴重胎盤功能減退時
②臍帶脫乘,胎心音好估計短時間內不能自陰道分娩者,國以往有難產史又無胎兒存活者,高齡初產婦,由於盼子心切,可適當放寬手術指徵。
四.產後怎樣保護體形?
在生活中,人們不難發現,不少原來天真活潑、身材苗條的女青年,經過妊娠分娩,體形變得非常肥胖,不但失去了往日的風前,而且顯得笨拙。
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因素是,因為妊娠、分娩,引起下丘腦的功能紊亂,從而導致脂肪代謝的平衡失調而發生生育性肥胖。正是因為這樣,明顯地縮短了我國婦女的「青春期」。
五.那麼產後怎樣保護體形呢?
(1)產後補養要適量我國有集中於產後進補的風俗,每8魚葷不斷,過多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膳食,於是就像填鴨一樣,很快就吃胖了。
實際上產後是不需要這麼大補的,因為生育餵乳是動物的本能,人類也不例外。
妊娠期間體內已積聚2~3公斤的脂肪,這是為產後哺乳勞累所準備的至於對乳汁的影響,一般只要能保證一定量的營養就可以了,所以產後不需要大補,這是保證分娩後正常體形的重要措施。
(2)產後要早期起床活動一般正常分娩的產婦,產後24小時可適當下床活動,在室內作緩慢走動,兩周後即可做一般的家務勞動。
因為活動可以促進對新陳代謝的調節,還可消耗體內過多的脂肪和糖份,因此也就能夠防止產後發生肥胖。
(3)產後進行健美鍛鍊產後健關做煉應當在早期進行,這比中,後期更有意義。
產後一周即可在床上做仰臥位的腹肌鍛鍊,方法是:
仰臥雙腿併攏,雙臂自然放在身體兩側,慢慢舉起雙腿使其與身體垂直,手臂不動,再慢慢放回原來位置每日早晚各做12次。
產後兩周可做直立的腹肌鍛鍊:
直立,雙足併攏雙臂高舉與身體成一直線然後上身向前下方慢慢彎曲,直到雙手接觸地面或足尖,雙膝不要彎曲,再慢慢恢復到原來位置,每日早晚各做6~12次,這種產後操可以幫助恢復產婦的體形。應當注意的是,產後早期運動時間不可過長,運動量不可過大。
經過一段時間後,活動量可適當加大。這要根據各人的體質而定,此時可採取一些室外活動方式,適當延長仰臥起坐等運動的時間與運動量,以增加熱量的消耗,促進血液循環,可以有效地預防因生育而帶來的產後肥胖,還可以帶來良好的情緒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
(4)自己哺乳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營養食品有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
更主要的是,通過哺乳可以消耗妊娠期體內所積聚的2~3千克脂肪,減少皮下脂肪貯存,有效地防止肥胖。
以上兩點需要各位夫婦一定牢記,無論是產前還是產後,這兩點都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