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選床各種觀點很多,但最重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要夠重夠穩。剛畢業的時候沒錢,就買了鐵質床架,便宜是當時唯一的標準,剩下的全靠自己組裝。果然一年後就不得不換掉,實在不行,太輕,容易晃,晚上吱嘎吱嘎特別煩, 每天睡眠質量都難以保證。
後來就買了自以為是的實木床,終於比較穩固,沒有晃了。這張床睡了好幾年後,有天床下忽然「咚」了一聲,(我發誓當時真的啥都沒幹),被嚇了一跳,檢查了一下才發現是床下結構柱的部分斷了,直徑6公分的圓柱就這樣斷了!還好,店家有良心,免費替換了新的柱子。問了下修理師傅,說是這根柱子中間有節,節的部分這幾年受了溼氣,承重力變差,就斷了。
所以買床的時候,千萬不要只聽銷售宣傳。關於騙人的銷售話術以下是目前常見的銷售陷阱,最常被人捉包的,就是柚木店的連鎖店家,還有定製家具的店家,甚至很多都是知名品牌。「我們公司的床都是實木做的」。最常聽到的謊言就是這句。但實際上目前大 部分 的實木床,只有結構是實木,結構 指的是 床的框架與床腳,多半實木床的床頭板也是實木,但在沒有承重的側板及底板的部分,都是用貼皮密度板做的。
那如何判別實木與密度板?在家具市場,常見市場銷售人員把貼皮板講成實木,到底貼皮與實木家具有什麼差呢?是不是實木一定好,貼皮一定不好?也不能這樣講,要看我們怎麼定義「好」,怎樣叫好,基本上,在一定做工品質的前提下,我個人認為兩者都好,適才適所也適合預算,就是好的。
首先講一下實木與貼皮的物理上差異首先,木頭等級有差。例如樺木貼皮,裡面是柳桉木,雜木木心板。貼皮通常是外頭貼好一點的木種,但裡面是較差木種做的木心板或木夾板或纖維板或刨花板,都不是一整塊實木,成本低很多,但結構力承重力都比實木差。不過是不是貼皮就不好?也沒有,以上貼皮家具只要結構處的支撐力足夠,桌面或無需支撐力的地方(像床側板)就用貼皮的,反而優點多,能讓我們買到外觀好看、相對便宜也好用的木製家具。只是質感還是有差,整塊實木的木紋都是獨一無二的,但貼皮則不一定。貼皮也有很多種材質,塑膠貼皮是印刷的,圖案會重複;但是不是實木就一定最好?也不是,因為實木太容易變形,國內很難找到控制好含水率就出廠的大片實木桌,若上漆也沒處理好,就易變形。以全球的角度來看,各地溼度不同,含水率標準也不同,實木家具在歐洲做好送到亞洲的話,變形率也很高。因此歐洲非常知名的品牌,也出貼皮家具,但當然人家一張20來萬的餐桌,貼皮水準當然不同,實木製還對花,這木紋還特意挑選全直紋。
所以綜合以上幾點,材質是實木,不見得比貼皮製工好用,要看用什麼實木木種,也要看用哪種貼皮材質。我對選家具的原則是這樣的:在自己的預算與需求中,找到最好的。
部分圖文源自網絡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