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觀察力強的孩子聰明更勝一籌!

2021-03-02 超級育兒師

是指人通過眼、耳、鼻、舌、身感知客觀事物的能力。觀察,是人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活動,不是盲目的、隨意的。人學習知識的過程,從觀察開始。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發展他的智力,不提高他的觀察力是不行的。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曾經明確指出,學生學習成績落後的原因縱然是複雜的,但普遍的特點之一是觀察力差。 提高孩子的觀察力,既是教師的任務,也是父母的任務。父母應該怎樣做呢?

1.缺乏穩定性:幼兒一般很少會自覺地為某一目的而進行觀察,常容易受到身邊事物的突出外部特徵及當時的個性情緒、興趣所支配,並且常會在過程中忘記觀察下去或頻繁更換觀察對象。

建議: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出一些具體的觀察目標,任務描述得越具體,孩子觀察的目的越明確,觀察的效果就越好。

星媽—曦曦媽:

觀察力我首先覺得不要打擾孩子,不管現在急於讓孩子做什麼,都不要打擾他們的專注力,一個好的專注力是觀察的基礎。其次觀察應該是融合在生活中,而不是在特定時間特定環境。帶寶寶出門,就可以告訴她一起找找春天的痕跡,一些小小的任務並且有父母的參與會是特別好的培養。最後我個人覺得大人不要怕麻煩,多和孩子講是什麼事物,讓他們去摸去試,只有這樣感官上的接觸多了,隨著積累他們會有很多驚喜帶給我們。我們家的小傢伙在兩歲多一點的時候告訴我水母像媽媽的面膜,是不是很精彩,而且出乎我們意料?

2.持續時間短:一般來說,3歲左右的幼兒持續觀察圖片的時間大約只有5-6分鐘,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會有所延長,6歲時大約能達到12分鐘。對於他們不感興趣的對象,觀察時間會更短,有時不到一兩分鐘。

建議:家長儘可能選擇能引起他們足夠興趣的,或者在某一方面有顯著特點的觀察對象。

星媽—陸心怡媽媽

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學習觀察。比如春暖花開時,可帶孩子到公園或田野裡,觀察樹木花草的變化,引導孩子去「尋找」春天的到來,夏天,可讓孩子去觀察花草的姿態、顏色,秋天,領著孩子觀察花草葉子變黃結籽的變化,去動物園看動物等等。記得寶寶2歲時,有一次在動物園裡看大象,剛好大象在拉尿尿,她就把這一幕記到腦裡了,當在電視上看到有大象的節目出現,她很自然地說「大象拉尿尿」。

3.缺乏系統性和概括性: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3歲幼兒在觀察圖形時,其眼球運動的軌跡是雜亂的,4-5歲幼兒的眼動軌跡越來越符合圖形的輪廓,也就是說,幼兒在觀察物體時尚缺乏系統性;同時,幼兒觀察時往往也發現不了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和本質特徵,缺乏概括性。

建議:家長可以教給孩子一些有效觀察的方法,引導孩子遵循一定的規律和線索,更有效地觀察事物。比如在尋找兩幅圖畫的不同點時,可以引導孩子遵循一定的方位順序來觀察並做適當標記,而不要毫無順序地胡亂比較。

星媽—Kevin媽咪:

要讓孩子把觀察力和計測力、觀察力和想像力、觀察力和造型力結合起來,以促進觀察力的發展。例如,你可以種一株牽牛花,讓孩子看著花的發芽、長大,在小竹竿上做些尺度的標誌,插在花盆裡,盤牽牛花每天的生長,讓孩子繪出圖表,做下記錄。也可以用石塊、樹枝、泥、貝殼等讓孩子製造些自己想做的東西,發揮孩子自己的想像能力和造型能力,使孩子的觀察逐漸教銳起來。

教孩子回憶口述觀察到的事物現象。一般來說,只看看、說說,與用筆記錄下來,效果是不大一樣的。不過,這時孩子不會識多少宇,你可以讓他對你說,讓他回憶觀察到的情形,你幫他記錄下來,這也是很有意義的。

與此同時,注意讓孩子各方面知識都得到發展。見多識廣,孩子的視野開闊了,對同一種現象,就能說出許多許多來。知識的融會貫通,能互相促進、提高。

星媽—可可媽媽:

比如說帶孩子出去玩,可以由近至遠,由簡單到複雜,局部到整體,不同角度去觀察不同的事物。讓孩子口敘述看見的事物,這樣還可以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家長可以在一旁提醒孩子怎樣分辨出不同點,共同點,關注細節,區別假象,排除錯覺。讓孩子回憶,記錄看見的有趣的事物,最重要是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第一步:從保護感覺器官開始

大腦所獲得的信息,有80%-90%是通過視覺、聽覺輸入大腦的。因此,訓練孩子的觀察力,要從保護感覺器官開始,尤其以眼睛的保護最為重要。如果任由寶寶在電視機前一連呆上幾個小時,對眼睛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步:感覺訓練全方位展開

視覺

1.帶寶寶到大自然中多看美麗的風景;

2.把房間布置得色彩柔和而又漂亮。

3.讓寶寶多聽些動人的音樂;

4.每天父母和寶寶對話多一些。

星媽—康媽:

我發現我家兒子很愛觀察外邊的東西,並且每次都會把出去觀察到的東西,轉化成他自己見過的東西告訴我,比如:有一次外出看到在一個大煙叢裡冒出好多的煙,他跟我說那形狀像甜筒冰激凌一樣,還有就是坐過一次飛機以後他回到家就會用積木搭建一個飛機的小造型,諸如些類的我認為應該慢慢培養,當孩子很高興的做好一做事情後,既使他做的再不好,我們也要先給予肯定和鼓勵,然後再說出我們自己的想法。還有就是孩子有特別專注的作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去打擾他。

觸覺

1.給寶寶洗澡時,用不同柔軟度的刷子摩擦寶寶的身體。

2.把寶寶包在床單裡做大搖船的遊戲,會使寶寶的平衡能力、方位和距離知覺能力得到培養。

第三步:提醒和肯定寶寶的觀察

寶寶最初的觀察活動,是無意識的。如果這時能得到你的肯定,他的觀察行為就會得到強化。比如:你帶寶寶到街心花園玩耍,寶寶在草地上發現許多好玩的東西,他的眼前有:綠綠的草、幾朵小花、一小堆土、一群螞蟻,還有一個滿臉皺紋的老大媽。這個時候,寶寶可能會興奮地扭來扭去,歡快地叫起來!你就可以問他:寶寶,你在看小螞蟻嗎?小螞蟻好可愛啊!對小螞蟻的強化,就有可能使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螞蟻上更多的時間,增加注意的深度,觀察得更認真、更細緻。

星媽—丫丫媽媽:

我家孩子比較小,我平時觀察她特別願意研究身邊的事務,而且還特別願意鑽研。所以我在平時就特別注意潛移默化的培養,覺得孩子天生應該就有點小小的逆反心理,應該怎樣我不用語言去說,而去多在她面前操作幾遍,不能泯滅孩子的天性。加上一歲左右的孩子願意去模仿,別看她小她也願意聽到表揚的語言。而且遇到問題可以激發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比如今天中午我回家,孩子姥姥說多了項新技能。她踮腳想爬上床去取玩具但是不夠高上不去動作也不太會。她就自己想著了先把一個小臉盆翻過來她坐在上面玩,姥姥沒有阻止,不一會她踩到盆底往床上面爬,幾下就上去把玩具取下來了,然後下來看看姥姥的臉色,姥姥沒有表情。她把玩具放下把小臉盆翻回來放回原處,這回姥姥給了個肯定的手勢和語言,她就開始自己手舞足蹈了。

第四步:引導寶寶進行有序觀察

當你和寶寶在看一本大開本的圖畫書時,寶寶看到鮮豔的圖片很開心,但他往往一眼看過去就著急地想翻到第二面看有什麼更新鮮的。這個時候,需要媽媽細心地指引他注意:畫書上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大的是什麼?小的是什麼?藏在房子後露出一條尾巴的是什麼?引導寶寶注意到局部和整體。

第五步:培養寶寶多感官化觀察

買菜回來,你不妨拿出一棵小菜給寶寶玩耍,讓他仔細摸一模、看一看、嘗一嘗、嗅一嗅、舉一舉、折一折。其實,寶寶天生就是個能運用各種感官去探索新事物的小天才。

第六步:給寶寶一份意外的驚喜

只要父母肯動腦筋,就給寶寶的觀察增加神奇的樂趣!小寶寶都喜歡玩躲貓貓的遊戲。每當爸爸媽媽從一塊毛毯後面探出頭來說"喵!"寶寶總是開心地大叫。所以,在引導寶寶觀察時,給寶寶一份意外的驚喜是增強寶寶觀察力的好方法。寶寶觀察色塊時,當他發現一隻藏在色彩中的小狗輪廓,他會從中體會到發現的快樂,從而能夠長時間津津有味地進行觀察活動。但是,父母切記:不要給寶寶"觀察的成果"以外的獎勵,那樣反而會影響寶寶喜歡觀察這一愛好的培養。

第七步:讓我們一起觀察吧

爸爸媽媽如果和寶寶一起觀察,那是再好不過的事了。但是寶寶眼睛移動的速度、注意的轉移、注意的寬度是不如爸爸媽媽的,如果爸爸媽媽捷足先登,一下子就把東西看好看準了,然後開始指導,這不但會影響寶寶觀察的興致,也剝奪了寶寶觀察的權利。如果你要做寶寶觀察的夥伴,最重要的是:留一點時間和空間給寶寶,面對觀察對象,讓寶寶仔細地看一看,從中得到快樂。

星媽—兜兜媽:

良好的觀察力是孩子學習、工作、解決日常問題的基礎。在學習活動中,有70%的信息都通過視覺獲得。如果孩子視覺能力發育不足或不平衡,在學習中就出現各種困難,如寫字出格、偏旁部首顛倒、分辨物體異同困難、從背景中找出指定圖形困難、字母及數字混淆等。 因此,家長要特別注意。

視覺精度訓練

視覺精度是指在視野範圍內看到並且有意地、準確地區分物體的能力。對於小學生來說,主要表現為不費力地看。

1.視覺探索訓練:

家長可以將孩子喜歡的一些食物、玩具放在離孩子一定距離的地方,讓孩子看這些東西,並按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的順序說出這些東西的名稱。如果孩子說對了,家長可以獎勵孩子一點兒小禮品。

2.視覺描述訓練:

家長可以讓孩子看窗外的景物,然後描述他所看到的景象。還可以把一些物體放在離孩子不同遠近的地方,然後家長描述一件物品,例如有一樣圓圓的、綠色的東西,請孩子指出來。逐步提高難度,可以讓孩子看圖畫書,然後根據書裡的圖畫講述故事。

3.視覺理解訓練:

家長事先想好一種動物如大象或一種活動(如洗碗,然後不說話,只用動作表現出來,讓孩子猜家長表演的是什麼。如果孩子猜對了,雙方交換,由孩子來表演,家長來猜。

視覺協調和追蹤訓練

視覺協調和追蹤能力是指以協調的眼動跟隨和追蹤物體的能力。要求孩子在頭不動的情況下,眼睛可注視一個活動的物體。協調的眼動對閱讀活動十分重要。孩子必須正確地掌握用眼睛掃讀文字的方法,才能提高閱讀效率,增強閱讀水平。

1.一般協調訓練:

讓孩子安靜地坐好,家長拿一隻球在孩子面前的地上滾動,要求孩子頭不動,只依靠眼球的轉動來追蹤球,同時嘴裡數數,數到球停下來為止。家長也可以將球做前後左右等不同方向的滾動。

2.方向訓練:

讓孩子坐好,家長將一支鉛筆放在孩子鼻子前面約1米遠的地方。先將鉛筆沿水平方向移動,從左到右,再從右到左,注意孩子追視時頭不能動,如果孩子頭動了,就在孩子頭髮上掛上一張窄長紙條。待孩子能水平追視後,再進行垂直追視,也是先將鉛筆放在孩子鼻子前1米遠處,再上下移動。接著進行斜線移動、旋轉移動。孩子每動一次就掛一張紙條。這樣遊戲會變得十分有趣。當然,家長也可以與孩子交換角色來玩,在玩中不僅鍛鍊孩子的觀察力,又可以密切關注

寶寶聰明可愛,自然是每位爸爸媽媽的希望。但是你知道嗎,聰明寶寶是可以後天培養的,如果你在寶寶的日常飲食、運動和教育上早做規劃、多加注意,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培養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

相關焦點

  • 觀察力強的孩子才「聰明」,做到這3點,從生活中拉開孩子的差距
    大多數家長普遍都會認為,智商高的孩子才是聰明的,的確「智商」和聰明似乎是對等的,智商高的孩子聰明,這個毋庸置疑。但是今天要給大家普及的是,一個比智商還要重要的能力,就是「觀察力」。觀察絕不只是用眼看這麼簡單,今天和大家聊聊關於觀察力那點事。
  • 觀察力強孩子才是「真聰明」!8個小遊戲,幫助孩子提升觀察力
    這種時候孩子的觀察力就尤為重要孩子能觀察到什麼,他就能學到什麼,理解到什麼。中國有個傳統,叫做:抓周,就是在滿周歲的那一裡孩子一堆東西,讓孩子選擇一個抓,藉此圖個吉利。這就跟孩子的觀察力有關係了,目之所及,琳琅滿目,孩子就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或者是好奇的,這既是觀察力的作用。
  • 觀察力強孩子才是「真聰明」!8個小遊戲,幫助孩子提升觀察力
    這種時候孩子的觀察力就尤為重要孩子能觀察到什麼,他就能學到什麼,理解到什麼。中國有個傳統,叫做:抓周,就是在滿周歲的那一裡孩子一堆東西,讓孩子選擇一個抓,藉此圖個吉利。這就跟孩子的觀察力有關係了,目之所及,琳琅滿目,孩子就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或者是好奇的,這既是觀察力的作用。
  • 具有觀察力的孩子,到底有多聰明?
    華生問福爾摩斯是怎麼知道的,福爾摩斯說:「是觀察到的。」這就是為什麼,見過蘋果落地的人不少,但只有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水開後壺蓋會跳動這個現象,所有燒過水的人都看到過,但只有瓦特發明了蒸汽機……搞清楚了這點,我們就知道了,要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就是讓孩子學會「帶著腦子去看」。
  • 觀察力強的孩子更聰明?這幾種方法你也能學會~
    殊不知這正是培養孩子觀察力的好時機。觀察力是促進孩子智力發育的基石,是他們獲取身邊事物信息、豐富表象、發現事物之間聯繫的基礎,對於想像力和邏輯思維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舉個例子,有的孩子對數字「6」和「9」、拼音「b」和「p」等總是傻傻分不清,進入小學後,常被家長抱怨 「很聰明,就是太粗心」,因為孩子總是把72看成27;× 號看成 + 號;把1000看成100等。這些情況你可以說孩子「粗心」,但更關鍵的其實是孩子對於細節的觀察力不夠,從而影響孩子在學習上的進步。
  • 孩子的觀察力如何?這幾張圖給你答案,做好這三點提高孩子觀察力
    孩子從外界接受信息,看是主要的方式,看是我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但如何看得仔細,準確,快速,則是觀察力的強弱有關,孩子觀察能力的強弱與孩子的學習成績密切相關,觀察力其實也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孩子的臺山觀察能力強,那麼,不管是寫作,還是說話都會顯得具體,細緻,生動,給人的感受自然就深刻,也才能讓人有怕感動,除了文科之外,孩子在理化學習上也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因為,理化學習上涉及到種種實驗,試驗,都要孩子去用心觀察,發現各種反應過程,思考其中所得到的結果,所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非常重要。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呢?
  • 觀察力強的孩子,到底有多聰明?《小熊散步》【晚安故事】
    添加蜜桃姐姐私號:mitao585說出你想聽的故事吧davy1225(商務合作添加)蜜桃姐姐說 觀察力是促進孩子智力發育的基石,對於想像力和邏輯思維的發展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 孩子神經大條,觀察力不足,巧用4個妙招,或能提升孩子觀察力
    一些孩子總是遲鈍,對於美麗事物的感知能力不強,只對遊戲的虛擬世界有興趣,對自然的美麗,對鮮花,對流水這樣實際生活的美卻是視而不見。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但是一旦出去玩,小麗帶兒子看名勝古蹟,或者是秀麗山水的時候,兒子仍然毫無感覺,只知道趕緊看完了回家打遊戲。不僅如此,兒子的語文老師來反應兒子的觀察力不夠,對語言的感知能力不好,作文寫風景都很糟糕。美術老師來和小麗說兒子毫無繪畫的天賦,對色彩的搭配和協調的能力都很差。音樂老師也說兒子的音律和跟著節奏的能力不行。
  • 培養孩子觀察力的幾個方法
    培養孩子觀察力的幾個方法   觀察力是在綜合了視覺能力、聽覺能力、觸覺和嗅覺能力、方位和距離知覺能力、圖形辨別能力、認識時間能力等多種能力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
  • 想要孩子擁有超強記憶力和觀察力,家長必須要知道這些培養方法
    原文標題:如何培養孩子的記憶、觀察力,這位外婆的方法,值得廣大家長借鑑觀察力,記憶力直接影響孩子學習,如何提升?如何培養孩子的記憶、觀察力?這位外婆的方法,值得廣大家長借鑑比如下面這位奶奶的育娃方式就值得學習,她就是李欣蔓的外婆。雖然現在很多的例子說明老人帶孩子不是很好,但是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好例子,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外婆培養的聰明小孫女。
  • 孩子很聰明,就是有些粗心怎麼辦?觀察力是關鍵,越早培養越好
    這樣的情況還不少見,許多家長都會頭疼地說一句:孩子很聰明,就是有點粗心了。實際上,沒有孩子的粗心大意。 幼兒期對細節和細節特別敏感。 通常,成人的粗心行為會破壞孩子的觀察能力,使孩子變得越來越粗心。義大利幼兒教育專家蒙特梭利提出:孩子1-6歲階段,是細節敏感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捕捉細節的高手,孩子無時無刻不在以一種敏銳的方式觀察周圍的環境。它是培養孩子觀察力、專注力的大好時機,是孩子注意力發展的開始。在這個階段,孩子們對小東西很感興趣。
  • 觀察力有多重要?學會這幾點,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善於觀察,似乎是成功的必然條件,對於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長都會在智商,情商方面進行著重培養。但實際上那些聰明的孩子往往都是善於觀察,與我們平常認為的大有不同。培養興趣興趣是做成任何事的關鍵,只有孩子產生了興趣,才會驅使他進行觀察,而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給孩子「拋磚引玉」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來做引導。你知道為什麼樹葉會變黃嗎?
  • 提高孩子的觀察力,用這3個方法,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孩子的觀察力,是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主要是視覺系統和大腦之間的連鎖反應。不同的孩子,觀察同一件事情,他們得到的觀點和看法都是不一致的,觀察力強的孩子,他們能夠看到更多細節,從而智商會比較高。生活中,孩子所處的環境就是鍛鍊孩子觀察力最好的場景。他們在一次又一次自我探索的過程中,不斷地去探尋周圍的事物,然後通過感覺系統和大腦進行二次消化,最終轉化為自己認為的有用信息。
  • 什麼是觀察力?觀察力重要嗎?如何訓練觀察力,你都學會了嗎?
    什麼是「觀察力」?這個名稱可能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如果說您看到葉子掉落了,會不會知道是秋天到了;葉子發芽了會不會知道是春天到了?雖然這是從小教育裡就具備的常識,但是常識跟您是否有目的去觀察周遭植物的變化是不同的情形,只有當您身處一個環境時,能注意到身邊樹木是有落葉或是發新芽時,才表示您具有辨析事物和資訊的能力,尤其是辨別事物和資訊細微差別的能力,這才是所謂的觀察力。觀察力是指有目的、有計劃地辨析事物和資訊的能力。觀察力重要嗎?
  • 觀察力是思維能力的源頭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生重要時刻都有能力來做出決定。為此,要培養除具有判斷力、決斷力並靈活應對事物的孩子,即所謂的「聰明的孩子」。 那麼,如何改善孩子頭腦呢?據說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培養觀察力。觀察是思考的起點,對於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很重要。可以說這是在社會生存的基本能力。
  • 李玫瑾:想知道孩子是否聰明,不用等長大,看手就能知道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聰明。自從孩子出生後,許多父母還會逐漸變得迷信起來,只要有可能提高孩子的智商,讓他們變得更聰明的辦法,他們就會嘗試,也不知道這是否有效。其實,孩子智商的高低可以從他們的手上看出來,不用到他們長大。
  • 8歲男孩觀察兔子出一本書,觀察力強的孩子真的很優秀
    觀察力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擁有觀察力的孩子在學習上一般都比較優秀。有一個8歲的男孩因為敏銳的觀察力帶著他的兔子竟然上了熱搜,而且他對兔子的研究成果自己還親自編寫了中英文繪本《兔子英雄記》,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觀察力強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
  • 聰明孩子愛玩的5種益智遊戲,個個經典,你家孩子會玩幾個
    相信有人如果誇自己家孩子聰明,家長內心都是十分高興!畢竟可以驕傲地接一句:「這孩子隨我」!但影響智力的因素真的僅僅是先天遺傳決定嗎?自然不是,不然愛因斯坦為什麼能擁有巨大成就,而愛因斯坦的父母卻沒有被奉為天才!由此可見,後天的因素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 如何提高孩子的觀察力?與說教、題海戰術比起來,更提倡這種方法
    很多人會把成功歸為天分,其實不然,很多科學家、研究人員,他們之所以能在各自領域有所建樹,更多的是因為他們擁有非同尋常的觀察力,牛頓觀察樹上掉下來的蘋果,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瓦特觀察燒沸的水會把壺蓋頂開,發明了蒸汽機。而我們卻對這些司空見慣的事物,不以為然。是我們不夠聰明嗎?不是,只是比較而言,我們缺少他們那樣的觀察力。
  • 觀察力強=更聰明!堅持這麼做,你家孩子也可以變學霸
    觀察力是好成績的前提,觀察力好的孩子不僅學習更高效,未來在人際交往讓孩子在家也可以提高觀察力除了觀察和探索大自然,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培養孩子的觀察習慣、提高觀察力。多特推出「每日家長」——每日思維 系列,很多題目都有針對性地訓練孩子的觀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