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9月18日訊 (YMG記者鄒春霞攝影報導)記者昨天從煙臺開發區規劃分局獲悉,日前,《煙臺開發區基礎設施規劃》出爐,其中,道路規劃中提出,未來,煙臺開發區道路重要節點規劃建設13座立交橋。
拉薩大街、繞城高速、疏港東路升級為「快速路」
「目前,整個煙臺開發區的道路網骨架已經基本建立,已建設的道路共141條,道路總長度約為270公裡。」談起如何打造道路快速能力,煙臺開發區規劃分局工作人員介紹說,在煙臺市總規修編中,確定了長江路和北京路為生活性快速路方案,並確定了拉薩大街、臺北路為生產性快速路的方案。
記者從快速路規劃近期方案中看到,規劃將調整臺北路-拉薩大街的交通組織方式,與繞城高速-疏港東路組成以臺北路-拉薩大街為主,以繞城高速-疏港東路、疏港西路為輔的煙臺開發區內部的「三快」的快速路形式。除目前北京路(206國道)-瀋海高速(同三高速)、衡山路-瀋海高速(同三高速)和繞城高速-榮烏高速及北京路(206國道)-疏港東路這幾處已建、在建的立交設施外,將來,規劃在重要節點設置13處形式不同的立交。
根據方案,今後臺北路-拉薩大街的交通組織方式採取互通式立交、分離式立交、右進右出等形式;西寧路、太原路、湘潭路與臺北路、拉薩大街相交採用互通式立交;長江路、揚州大街、青島大街、石家莊路與臺北路、拉薩大街相交採用分離式立交;鄭州路、天水路、福州路、秦山路、武漢大街與臺北路、拉薩大街相交採用平交形式;其他道路與臺北路、拉薩大街相交採用右進右出的形式。
大季家規劃建設火車客運站
一個區域的交通組織是否暢通,空港、海港以及鐵路的交通節點布局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記者從新規劃方案中看到,將來,將增加多條道路和預留立交橋,分流重點區域的交通流量。
空港:根據目前的規劃,潮水機場有一條機場路上連煙臺開發區西寧路,下連榮烏高速。在此次規劃中,未來煙臺開發區將增加天水路在潮水機場處與機場路相連,提高機場進出交通的集散水平;規劃太原路、鄭州路與機場發展區域相連。
海港:煙臺港西港區交通主要以「三主一輔」來解決,「三主」為:疏港東路、疏港中路(太原路)、疏港西路(西寧路),「一輔」為:開封路。
鐵路:德龍煙鐵路未來接通黃驊,形成環渤海灣的黃煙鐵路。線路沿現有的繞城高速外圍布置,在夾河與龍煙鐵路接軌。大季家規劃建設煙臺火車客運站和貨運站各一處。
特色景觀路可騎車賞山、海、河美景
今後,煙臺開發區還將沿海、沿山和沿河規劃多條特色景觀道路,這些特色景觀道路注重旅遊、休閒功能,儘量減弱其道路交通功能,並採用適合的道路斷面形式,為景觀塑造、休閒功能留出空間。
濱海景觀路:延伸海濱路至大連大街,濱海側結合綠化帶設置連續的自行車道,降低該路的交通功能及車行速度,體現其濱海休閒交通特徵。
濱河景觀路:沿黃金河、白銀河等河堤設置支路全部承擔景觀休閒功能,不承擔交通功能作用;提升上海大街、杭州大街、柳林河西路、夾河路、嘉陵江路、天水路、烏魯木齊路的濱河景觀特色,濱河一側設置自行車道。
環山景觀路:提升揚州西大街、三亞路、大理路、昆明路、桂林路、 南寧路的環山景觀特色,環山一側亦設置自行車道。
拉薩大街今後成景觀廊道
道路網絡建設是近期煙臺開發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記者從方案中看到,近期道路建設的重點將圈定改善片區間的溝通、加強內部道路建設、構建幹線網絡骨架。記者也為市民打探到近期道路重點建設項目:
衡山路斷面改造:結合衡山路兩側地塊改造,適度調整衡山路的道路斷面形式,增加道路兩側綠化帶,形成連續的綠化與商業界面。
疏港高速和疏港西路:推進疏港高速的建設,形成港區快速疏解通道,同時在現狀已建成疏港西路的基礎上,繼續向西延伸連接煙臺市綜合物流園區。
拉薩大街、臺北路:近期內加快拉薩大街、臺北路的建設,打造煙臺開發區的外圍貨運交通走廊,疏解北京路和長江路的交通壓力,拉薩大街兩側預留50 米寬道路綠化帶,作為未來連接機場路的景觀廊道。
八角中心大街:在現狀八角中心大街基礎上,拓寬道路斷面,並向東延伸至人工島中心路,形成八角副中心的迎賓景觀大道。
古現中心大街:結合古現文化街區的建設,改造現有古現大街並向東延伸至牟子國古墓保護區,打造八角文化街區的中軸線。
八角副中心城市支路:結合八角副中心建設,完善副中心區域內城市次幹道和支路網的建設,按照城市中心生活區的道路斷面標準建設,聚集城市生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