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朋友小娜和老公發生了矛盾。起因是女兒睡覺必須要有安撫奶嘴才行,沒有安撫奶嘴女兒就會哭鬧不止。
小娜覺得女兒長期使用安撫奶嘴會對牙齒不好,而丈夫覺得與其強硬戒掉惹女兒哭鬧不止,不如順其自然,女兒長大了自然不會需要了。
為此倆夫妻沒少爭論。能不能用安撫奶嘴這件事是挺「招黑的」。
早前,貝克漢姆的女兒小七已經四歲,被英國每日郵報拍到出街時竟然嘴上還戴著安撫奶嘴!頓時引起輿論的一片指責。
之後小貝在INS上這樣回應:為人父母都知道,孩子不舒服或者發燒的時候,你會盡最大努力去安撫他們,多數時候會用奶嘴。這才堵住了媒體的悠悠之口。
安撫奶嘴是個讓媽媽們又愛又恨的小東西:對付寶寶哭鬧,簡單、容易、起效快,可謂是日常帶寶寶的必備神器。
但另一方面,寶寶對安撫奶嘴「上癮」帶來的尷尬,據說還會影響寶寶正常口腔發育的傳言,也讓媽媽很頭疼。要不要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呢?媽媽們還是在權衡了利弊之後,再決定要不要用吧。
一、安撫奶嘴的優點
01、哄娃神器
喜歡安撫奶嘴的寶寶,哭鬧的時候,一塞奶嘴,立馬安靜下來,可以說是哄娃神器。奶嘴可能會幫助寶寶入睡。如果寶寶安頓下來有困難,安撫奶嘴可能會有所幫助。
02、滿足額外的吮吸需求
除了進食之外,小月齡寶寶都有額外的吮吸需求,有些媽媽也因此誤以為寶寶餓了, 一味地餵奶。
安撫奶嘴可以非常有效地幫助媽媽解脫出來並避免了過度餵養的潛在風險,同時又滿足了孩子的需求。
03、確認寶寶是否真的餓了
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可以先奉上安撫奶嘴,如果能夠平靜下來,可能他還不餓,只是想吮吸。如果依舊哭鬧,可以再考慮是不是餓了。
04、減少蛀牙的機會
對於已經長牙了的寶寶,奶睡相當於吃了飯不刷牙直接睡覺,不利於牙齒健康。
使用安撫奶嘴來安撫寶寶入睡,就可以避免讓寶寶喝著奶入睡(也就是奶睡),從而減少蛀牙的機會。
二、安撫奶嘴的缺點
01、會影響牙齒咬合
頭兩年使用是不會導致牙齒問題的,但是如果使用時間太長的話(超過2年)。
會影響寶寶上下頜骨的發育,有可能使寶寶形成高顎弓,導致上下牙齒咬合不正,形成不美觀的嘴唇外觀。
02、上癮難戒
上癮了之後,戒除確實比較難。吮吸是寶寶與生俱來的非條件反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消失。會對安撫奶嘴上癮的娃,可能是因為媽媽的關心和陪伴不夠。
安撫奶嘴是為了滿足孩子的吮吸需求,並不是讓你拿來省事的。新生兒需要媽媽的關注,媽媽的安撫,需要與媽媽建立親密關係,從而建立安全感。
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要親親他,抱抱他,哄哄他,不要一味地塞安撫奶嘴。想利用安撫奶嘴來培養孩子自主入睡的話,要分清楚,寶寶是「安慰」還是「依賴」。
如果咬著奶嘴睡覺,入睡之後奶嘴吐出來後,能繼續安睡,不會醒來哭著找奶嘴,那他只是把奶嘴當作一種「安慰」。
如果睡到一半,奶嘴掉出來就立馬醒過來,那就是「依賴」了。這種情況不適合使用奶嘴來哄睡。
三、對於安撫奶嘴使用時間的建議是
6個月以內盡情用,6個月以上少用,1歲開始準備戒除,2歲以後不再使用。
四、如何正確使用安撫奶嘴
01、什麼時候開始使用安撫奶嘴
對於安撫奶嘴最早什麼時候開始使用,國內外的專家們意見並沒有統一,包括出生即可以、十五天後可以、一個月後可以都有。
主要是擔心過早使用會讓孩子產生乳頭混淆,妨礙吮吸母乳,所以媽媽們可以酌情根據孩子的情況來定奪。
02、合理的使用時間和場合
如果寶寶很好安撫,對吮吸沒有過多要求,那就沒必要刻意使用安撫奶嘴。反之,如果寶寶需要安撫奶嘴,在使用中也要注意時間和場合。
比如:飢餓時不用、不完全依賴奶嘴的寶寶不用、寶寶沒有特別需求時不主動提供。1歲左右要戒斷,以防影響專注度和牙齒發育。
因此,在使用安撫奶嘴哄睡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入睡後就要取出奶嘴,不要養成含著奶嘴睡覺的習慣。其次,中途的睡覺、安撫,儘量避免使用安撫奶嘴,改用其他安撫方式。
03、放置位置要注意
永遠不要將奶嘴系在嬰兒床上,或者孩子的脖子和手上,這非常危險,有可能對寶寶造成嚴重傷害甚至死亡。
總而言之,安撫奶嘴的最大作用就是滿足寶寶非營養性吮吸,安撫寶寶情緒。
用或不用要看寶寶是否需要,家長不可因種種傳言就過於抗拒,也不可為了省事兒就讓寶寶過度使用,形成依賴!因此家長要合理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
各位寶爸寶媽們記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