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份好的工作是很多高考學子在大學報考中所考慮的問題,隨著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加,近年來的高考志願填報中,很多考生和家長在選擇中,往往將就業前景納入統籌,不再單一的「最大化」利用分數。
誠然,讀大學在現實意義的層面上,意味著需要面臨就業和工作,而大學的好壞則是很重要的一塊敲門磚。
01
今天同各位分享著名的科技公司華為的「重點招聘」名單,在這份名單中,67所大學名列其中,期中大多數是985、211雙一流院校,也有部分雙非大學,然而又4所211大學被明確列入了「慎招」的拒絕名單中,值得留意。
在這份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華為在全國各地共分為10個區域就業招聘,而所有的大學中,又分為主要招聘院校和「慎招」大學。而根據近年來華為的錄取情況來看,「慎招」名單中的大學畢業生幾乎沒有進入華為的。
02
在985高校中,我們所熟知的清北復浙交、C9高校等均全員上榜,其中第一列大學共計23所,大部分是工科和綜合院校。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北京郵電、北京交大、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這三所高校均為211大學,高考錄取分數相對大部分985也不是很高,而畢業生卻是和其他985高校平起平坐的,不得不引起高考學子們的重視,可以說是「最大化」地利用了高考分數。
第二列高校主要集中在老牌985綜合院校中,如南開、蘭大、山大、武大、湖大、川大、廈大、中山等,這些學校學科綜合實力較強,但在工科上普遍不是很突出。
與此同時,還有不少「雙非」大學值得留意,如杭電、西安郵電大學,這兩所高校在很多省份的錄取分並不是很高,很多高考理科生甚至是踩線提檔,即使是熱門王牌專業,高考分數線也不是很高,能夠和眾多985、211並列一堂很不容易。
03
最後一列,是華為明確表示「慎招」的大學,共有16所大學,其中4所211大學「躺槍」,分別是南昌大學、蘇州大學、長安大學和太原理工。
這四所211被拒絕的主要原因,想必應該是學科特長不對口,加上地域性更加明顯,比如長安大學的優勢在於公路、橋梁,太原理工長於冶金、礦產相關專業,在信息科技上則顯得不足。
總而言之,華為作為國內知名企業,其用人導向也給高考學子們一定的參考價值。「七分靠成績,三分靠志願」,對高考志願的填報心領神會,才能步步為贏。給廣大學子們推薦一套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涵蓋了高考填報中很多遇到的問題,填報的技巧、方法,值得高考生和家長們鑽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