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合肥版」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
改革方案出臺出爐
今年秋季學期開始
全省高一新生們除了全部啟用新教材
還將開始各學科的「修學分」計劃
最低修滿144學分才能高中畢業
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合肥市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工作方案(試行)》發布,我市將積極探索市域推進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有效工作機制,引導普通高中高質量、多樣化、有特色發展,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我市努力實現「五示範一高地」的目標提供教育支撐。
01 普通高中將實施新課程新教材
為對接教育部、省教育廳的
「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改革,
這學期開始,
全市高一新生們全部換上了新教材。
但課要怎麼上?
老師應該怎麼教?
學生該如何學?
9月15日,市教育局發布的《合肥市實施普通高中
新課程新教材工作方案(試行)》中,
就相關問題給出了具體的「答案」。
新版教材外觀。
市教育局表示,我市將積極探索市域推進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有效工作機制。《方案(試行)》中不僅編制學校課程建設規劃和學科課程實施計劃,確保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在學校紮實落地;還將進一步加強普通高中課程建設,提高學校課程領導力,加快課程資源開發的利用。
同時,市教育局也將深入開展新課程新教材培訓,加強教研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教研專業支撐作用,組織開展新課程新教材實施重點難點問題研究,探索學科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實施中的有效途徑,開發選課走班信息管理系統,規範選課走班運行機制,完善管理體系、評價體系,探索選課走班背景下的班級自主、合作管理有效途徑,完善學生發展指導制度。
02 學校可開展「長短課時」相結合的探索
高中實行新課程後,學期、課時有沒有變化?
記者了解到,在學制和課時上,普通高中學制為三年。每學年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社會實踐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節假日等)11周。每周35課時,每課時按45分鐘計。在保證科目教學時間總量不變的前提下,學校可根據教學實際需要,調整課堂教學時長,開展長短課時相結合的實踐探索。
其中每學年分兩學期,每學期是否分學段安排課程,由學校根據各學科課程標準結合實際需求自主確定。學生通過18課時的科目內容學習可獲得1學分,科目教學時間安排一般為18課時的倍數。
03 高中課程分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
「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其中必修、選擇性必修為國家課程,選修為校本課程。」根據《方案(試行)》要求,其中必修課程由國家根據學生全面發展需要設置,所有學生必須全部修習。
選擇性必修課程,則由國家根據學生個性發展和升學考試需要設置。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學生,必須在本類課程規定範圍內選擇相關科目修習;其他學生結合興趣愛好,也必須選擇部分科目內容修習,以滿足畢業學分的要求。
選修課程,是由學校根據學生多樣化需求,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學科課程標準的建議以及學校辦學特色等開發設置,學生自主選擇修習。
04 高中生語文、數學必修8分
和以往高中課程最大的不同,新課程中要求了高中生也必須和大學生一樣開始「修學分」。
按照《方案(試行)》,全市普通高中開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科目和綜合實踐活動、勞動等國家課程以及校本課程。如語文、數學的必修學分為8分;英語、思想政治為6分;歷史、地理為六分等。
按照要求,所有學校必須開齊開足國家新課程方案中規定的學分下限需要的課程,鼓勵有條件的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供更多的選擇性必修和選修課程,滿足學生特長發展和學校特色發展的需求。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勞動等課程,保障實驗教學內容和課時,不得隨意增減各科目學時總量。
「結合我市實際,必修課程統一安排,選擇性必修課程由學生根據高校專業科目指引、興趣愛好和畢業學分要求自主選擇,選修課程由學生自主選擇、學校結合實際安排。」在科目安排上,試行《方案》也給出具體要求。
05 最低修滿144學分才能高中畢業
根據要求,學生完成相應課程規定課時的學習並考試(考核)合格,即可獲得相應學分。
據悉,普通高中學生畢業學分最低要求為144學分。
其中必修課程88學分;
選擇性必修課程不少於42學分(其中參加高考的學生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以及選擇作為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的科目應修滿上限學分;對於不選考的科目,鼓勵學生結合興趣愛好選修部分模塊);
選修課程不少於14學分。
綜合實踐活動共8學分,包括研究性學習、黨團活動、軍訓、社會考察等,研究性學習6學分(完成2個課題研究或項目設計,以開展跨學科研究為主)。勞動共6學分,其中志願服務2學分,在課外時間進行,三年不少於40小時;其餘4學分內容與通用技術的選擇性必修內容以及校本課程內容統籌。
選修課程不少於14學分。其中,在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基礎上設計的學科拓展、提高類課程之外的課程不少於8學分。
各校要建立學分認定和管理制度。學分認定應綜合考慮學生實際修習的課時、學習表現,並考試(考核)合格。
來源:合肥日報
編輯:薛戎 核稿:胡成村 陳忠
既然看了,就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