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這幾種「怪異」行為,當心!很可能是腦癱

2020-10-03 兒科醫生李樹珍

隨著時代的發展,醫療設備越來越先進,能治好的疾病越來越多,人均壽命越來越長,但無法忽視的問題是,一些小兒疾病的患病率卻越來越高。自閉症孩子的數量急速上升,小兒腦癱患病率急劇攀升等等,寶寶的健康問題成為每個家庭的重中之重。

孩子是父母愛情的象徵,是爸爸媽媽的心頭肉。家裡有腦癱的寶寶會,帶給整個家庭來巨大的痛苦和負擔,同時寶寶自己也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和壓力。因此,孕媽早預防、寶寶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極其關鍵!

但是在患兒還很小的時候,各種症狀並不明顯,家長稍微粗心一點,可能就會忽略寶寶的某些「異常」行為。


那麼,寶寶哪些「怪異」行為是在給寶媽們暗示呢?


首先,新生兒腦癱的前提是患兒大腦要有損傷,頭顱磁共振片有腦損傷的病變。如果寶寶因小兒腦組織缺血、缺氧、受傷或中毒等各種原因而造成的腦損傷,並出現以下怪異症狀,家長就要警惕了!


1、寶寶四肢頻繁出現怪異姿勢,例如剪刀步、手握拳、拇指內收、尖足等;

2、發育明顯遲緩,運動發育落後,如三個月還不能抬頭,六個月還不能翻身,八個月還不會坐穩等。

3、早期寶寶不會自發吸吮媽媽的乳頭,吃奶,喝水吃東西等等都有困難;


4、寶寶易驚、啼哭不止,易激惹、易驚嚇,睡眠異常;

5、寶寶存在肌張力和反射異常;

6、不會對外界的情況做出回應、表情呆滯,反應遲鈍、很難逗笑,就算笑了時間也不會太久、不能追聲、對親人無依戀;

7、身體兩極化,要麼太軟要麼太硬。


如果家長發現寶寶有以上的這些症狀,千萬趕快帶孩子去醫院做相關的諮詢治療,把握黃金的治療時間!


那麼,小兒腦癱能不能完全被治癒?


腦癱患兒一定是寶寶的大腦存在損傷,而腦神經損傷不可逆、不可能再生,也不能被修復,所以腦癱是不可完全治癒的。但是,這並不是說腦癱的治療就毫無意義。腦癱患兒早發現早幹預,可以幫助患兒改善運動和姿勢上的異常,以避免或減輕殘疾的發生。


「孩子越小,越容易實現腦功能重組。」在孩子出生後6個月內治療,效果最好,有的孩子的智力甚至可以達到正常兒童的水平。早期腦損傷後,異常姿勢尚未固定,糾正起來也比較容易,及時幹預可完全恢復。因此,家長要多觀察,如果寶寶出現這幾種「怪異」行為,及時去做檢查!

相關焦點

  • 寶寶出現這些怪異症狀,小心是腦癱作怪!
    腦癱對孩子的危害巨大,給患兒造成諸多不便,使活動受到限制,需長期、終身康復治療。社會上對腦癱患者的歧視和偏見,使患兒緊張、焦慮、恐懼,擔心被人譏笑,感到處處低人一等。而且治療小兒腦癱要達到最好的效果,早期發現至關重要,腦癱孩子的最佳幹預時機是出生後6個月內,這一時期腦的可塑性大,代償能力高,恢復能力強。新生兒腦癱表現都有哪些呢?
  • 寶寶表現出這3種行為,可能是「腦癱」前兆,寶媽要引起重視
    腦癱是很多家庭的噩夢,但是腦癱並不是不可治,如果家人能在早期發現,並及時醫治的話,腦癱患者是有很大的可能恢復的,其實很多孩子在早期已經表現出腦癱的跡象,但是媽媽往往以為寶寶可能是累了或者精神不好而忽略,從而延誤最佳的治療時間。
  • 6個月寶寶被診斷為腦癱,和奶奶的這一動作有關,家人別不當心
    有了寶寶後,父母會發現老人們「隔輩親」的現象很嚴重,對小寶寶格外喜歡,一會抱,一會哄,恨不得寸步不離。雖然老人這種做法是愛孩子的表現,但有些不當行為很可能會產生悲劇。這也給家長們提了一個醒,平常逗孩子一定要多加注意,別不當心,想當然地按自己的方式和孩子玩樂。小兒腦癱的發病率並不低,導致孩子患這種病的原因有很多,但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希望大家可以在生活中多加注意。
  • 寶寶不會翻身是腦癱嗎?什麼是小兒腦癱?
    小東東3個月了,還不會翻身,急壞媽媽了,上網查了很多資料,有的說孩子不會翻身當心是腦癱!有的說晚點翻身也不一定是腦癱!真是眾說紛紜,到底寶寶不會翻身是腦癱嗎?正解:寶寶不會翻身是不是腦癱需判斷寶寶的年齡段,寶寶正常的翻身時間是三個月,若寶寶翻身在三四個月,只是稍有遲緩,不一定是腦癱;若寶寶一歲後不會翻身,或持續引發坐立、抬頭、爬等行動遲緩或障礙,則患有腦癱的可能性較大。
  • 寶寶總握拳很有可能是腦癱?家長如何判斷?
    每個孩子都是爸媽的寶貝,爸爸媽媽都會對自己寶寶的各種行為非常上心,寶寶但凡出現什麼「異常」行為,爸爸媽媽們都很擔心,寶寶這樣正不正常?會不會有什麼問題?有很多的家長反映,寶寶總是喜歡握拳,時不時握拳,這種行為正常嗎?兒科醫生為您解答!
  • 新生兒腦癱表現都有哪些呢?蔣貴明主任:寶寶這些症狀要小心
    而且治療小兒腦癱要達到最好的效果,早期發現至關重要,腦癱孩子的最佳幹預時機是出生後6個月內,這一時期腦的可塑性大,代償能力高,恢復能力強。 要注意的是判斷寶寶腦癱的前提是大腦要有損傷,頭顱磁共振片有腦損傷的病變。若寶寶因小兒腦組織缺血、缺氧、受傷或中毒等各種原因而造成的腦損傷,並出現以下怪異症狀,就要警惕腦癱。
  • 寶寶很「軟」可能是腦癱?不要再一味給寶寶補鈣了
    很多的家長覺得寶寶身體軟軟的,一定是因為孩子缺鈣了,然後開始盲目的給孩子補鈣。吃這個吃那個但是卻沒有效果,還因此延誤了寶寶早期幹預的時期。寶寶出現這幾種「軟」很可能是腦癱的表現?對於腦癱寶寶來說,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是關鍵!那麼,寶寶缺鈣有哪些表現?1、不易入睡,睡覺不實。夜驚、夜啼是寶寶缺鈣的表現之一。通常新生兒缺鈣就會常常在夜間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 寶寶「腦癱」早期有哪些症狀?過4個月後,家長要注意這些表現
    對於四個月以內的寶寶緊握雙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但是一旦超過了四個月,孩子的小手依然如此,那麼家長就需要注意了,孩子存在腦癱的可能性很大,就需要帶孩子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那麼這裡來給家長普及一下孩子腦癱早期會有哪些症狀呢?
  • 寶寶愛吐舌頭 可能是給寶媽傳遞信號 也可能是腦癱的症狀!
    點擊查看 一、新生兒經常吐舌頭可能是下面這幾種原因:口是新生兒探索世界的工具,由於寶寶出生之後神經系統快速的發育所以寶寶的口周神經比手的神經發育更早。因此寶寶就會經常吐舌頭,這其實也是寶寶正常地感知這個世界。1.伸舌頭會降低口腔內溫度,並減少口水,由於嬰兒體溫過高或口水過多,會讓人有一種舒服感。2.但是吐舌頭只是有些寶寶的一種習慣,父母這時就需要幫助矯正嗜好。3.也可能是口腔過於乾燥,寶寶體內水分偏低,讓寶寶不舒服,於是就會頻繁地吐舌頭。
  • 寶寶愛皺眉頭是腦癱嗎
    寶寶喜歡皺眉頭,並不一定就是腦癱,我們知道寶寶年齡比較小,這時候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有的時候會出現不自覺的一些行為,隨著寶寶年齡逐漸的增加,神經系統發育不斷的完善,這樣的一些表現會逐漸的改善,當然,如果還有一些其他的症狀表現,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要警惕腦癱這種疾病。
  • 小兒腦癱跟缺鈣有關嗎?怎樣判斷我家寶寶是否是腦癱呢?
    因此家裡人都沒有放在心上,但吃了很多的補鈣藥後,症狀沒緩解反而更嚴重了,才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這才來醫院治療。其實,約有70%的腦癱患兒會被家長誤認為「缺鈣」,這極大的延誤了患兒治療的最佳時機,很多患兒因此而遺憾終生。所以,早期識別缺鈣和腦癱是很有必要的,這兩者在本質上是不同的。小兒腦癱跟缺鈣有關嗎?
  • 寶寶「翻身」早 可能是腦癱
    □記者 蔡君彥  通訊員 廉萬營    寶寶剛滿月就會「翻身」了,徐女士驚喜之餘有點疑惑:不是說「三翻六坐八爬」嗎?到醫院檢查後,才知道寶寶患了腦癱,「翻身」是由於背部肌張力高感覺疼痛,哭鬧時扭動身體導致的。
  • 三個月左右的寶寶有哪些異常的表現可能是腦癱?
    三個月左右的嬰兒如果有腦癱的現象很有可能影響以後的智力發育、身體體徵的發育。比如語言障礙、體重或者身體協調能力的不和諧等。所以,家長是能從這些特徵來判斷寶寶是否腦癱的。那麼,三個月寶寶腦癱症狀有哪些呢?
  • 寶寶出生查出腦癱,或和孕期這4種行為有關,媽媽可長點心吧!
    胎兒發生腦癱,是有一些誘因的,如孕婦在孕三個月時,發生感冒,或先兆流產病史,這樣就有患腦癱的可能,而如果出生時有窒息缺氧史、黃疸、早產低體重等,發生腦癱的機率也更大。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寶寶出生查出腦癱,或和孕期這4種行為有關,媽媽可長點心吧!
  • 寶寶肌張力高是腦癱嗎?父母們注意了!這篇文章教你分辨
    當寶寶們出現什麼異常情況,家長們腦海中仿佛已經拉響了警報,生怕寶寶出現了問題得不到及時治療。其實這是很好的,有疾病的話能夠早發現早治療。但是也容易造成過度擔心的情況,有的家長發現自家寶寶肌肉僵硬,活動度受限,出現肌張力過高,聽說這是腦癱的表現,馬上坐立不安,四處求醫腦癱怎麼治。其實寶寶肌張力過高並不一定是腦癱,讓我們一起往下看吧。一、肌張力過高是腦癱嗎?
  • 關於寶寶的「怪異」行為,99%的寶媽表示遇到過
    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弄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於此,小谷媽媽真心表示贊同!當媽後,日常膽戰心驚,寶寶的任何一絲絲異動都可能讓我們手忙腳亂,著實是讓人煎熬!「怪異」行為,如睡覺時突然抖動,手腳亂晃,尤其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尤為明顯,這是為什麼呢?
  • 寶寶出生就有腦癱,很大機率跟孕期4種行為有關,孕媽不要大意了
    寶寶出生就有腦癱,很大機率跟孕期4種行為有關,孕媽不要大意了! 在妊娠期的時候,女性如果受到了外傷的話,也會增加胎兒患上腦癱的機率。另外,在妊娠期受到外傷,還會導致孕婦的胎盤血流量減少,形成胎盤血栓,導致胎膜早破的出現。有的時候,一些很不起眼的外傷,也會引起胎兒患上腦癱。
  • 85%腦癱患兒或同時患有癲癇!寶寶凸顯4個行為異常,警惕腦癱前兆
    腦癱是指寶寶出生之前、出生的過程中或者是出生後一個月內,各種各樣的致病因素導致的、不是進行性的以及永久性的腦損傷症候群。它是中樞神經性的運動及姿勢不正常為主要症狀,並且經常伴有精神發育的遲滯、語言及視覺、行為和感知出現異常等等的障礙。小兒時期最為常見的中樞神經傷殘就是腦癱,腦癱患者也是兒科康復中的主要對象。
  • 寶寶總握拳是腦癱徵兆?超過這個時間段的話,確實要當心了!
    可對於新手媽媽來說,育兒的路上「坎坷叢生」,連一個「新生兒握拳」的事都藏著大學問,有的媽媽害怕寶寶手勢不正確,害怕會引起孩子腦癱或其他病症,擔心的不得了。今天我們就聊聊這件事,希望能幫助到各位媽媽。01寶寶常攥拳,會不會是腦癱?
  • 新生寶寶有這3種情況,可能是「腦癱」前兆,媽媽們別忽視
    現在很多寶媽都會對寶寶照顧的特別的細心,也特別害怕有一丁點兒做錯了,就會對孩子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即便是這樣的細心照料,但還是出現了這些疾病。但其實這種典型的「新生兒腦癱」在發作前是有預兆的,如果新生寶寶有這3種情況,可能就是「腦癱」前兆,媽媽們可別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