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9年權威機構「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發布的《2019年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學科排名表示,南京師範大學排名為B+,可見學術實力不容小覷,發展勢頭迅猛,南師大還入選了雙一流大學的名單,未來的發展前景非常可觀!
一、關於南師大你想知道的那些事
01 學校簡介
南京師範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學校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範學堂,該學堂是中國高等師範教育的發祥地之一。1984年改辦成南京師範大學。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動力高等專科學校併入。2015年成為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高校。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目前,學校正在著力建設「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擁有仙林、隨園、紫金三個校區,隨園校區有著「東方最美麗的校園」之美譽。南京師範大學充分發揮學科建設的龍頭作用,目前擁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地理學)、國家重點學科6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14個,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13個,馬克思主義學院入選全國第三批重點馬院。
在新的發展時期,南京師範大學將全面深化綜合改革,深入推進內涵式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穩步提高辦學質量和協同創新能力,統籌協調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三條路徑,科學實施創新驅動、開放融合、高原造峰、特色發展四大戰略,奮力建設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大學,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02 學院簡介
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教育起步於1964年,迄今已經50餘年。1964年6月,教育部批覆江蘇省委宣傳部,同意在南京師範學院增設新聞專業,當年招生30名。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南京師範學院招收新聞學專業學生40人,接受省委宣傳部直接領導,新華日報社和學校聯辦共管,理論課程由學校承擔,班主任、實踐課程均由新華日報社負責委派。
學院專業設置齊全,學科層次完整。學院下設新聞系、廣播電視系、廣告系、網絡與新媒體系、影視攝影系等5個系,面向省內外招收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網絡與新媒體、廣播電視編導等專業的本科生,其中新聞學專業為國家首批特色專業和江蘇省特色專業,新聞傳播學專業類為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專業。
學院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藝術學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新聞與傳播碩士、廣播電視(藝術碩士)2個專業學位點。自2001年以來,新聞學科連續獲得「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江蘇省重點學科;2016年,新聞傳播學科被遴選為「十三五」江蘇省唯一的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重點學科;2018年,新聞傳播學入選江蘇省第三期高校優勢學科。
03 學院聯繫方式
學院聯繫電話:025-83598863 學院聯繫人:劉老師
04 老師介紹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65人,其中專任教師45人,教授(研究員)14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27人。
05 學費標準
新聞傳播學學碩專業學費標準為8000元/年,三年制。
新聞與傳播專業專碩學費標準為10000元/年,兩年制。
二、南師大考研難不難
2019考研,南京師範大學學碩統招人數為21人,報錄比在1:25左右。
專碩每年統招不到30人,報錄比大約在1:23左右。
所以說,作為江蘇地區比較好的211院校,南師大考研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的,但也是很值得小夥伴們去挑戰的!
1、參考書目
2、分數線
南京師範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複試分數線
2019年學碩複試分數線為374,專碩複試分數線為369
2018年學碩複試分數線為358,專碩複試分數線為351
3、複試辦法
(以下為2020年複試辦法)
按照當前疫情防控要求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工作部署,南京師範大學在確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學性的基礎上,改為網絡複試的方式,於5月下旬啟動,具體措施請參考官網信息。
三、如何著手南師大考研?
以下為官網給出的參考書目,這也一定是大家的必讀書目了!在這些書目的基礎上,同學們一定要加強對時事熱點的追蹤和學習,加強論文期刊的閱讀,補充書本以外的知識,這樣才能更熟練的答題和運用!
01 參考書目
學碩初試參考書目
【613 新聞傳播史論】:
《新聞理論教程》,駱正林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傳播學教程》(第二版),郭慶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中國新聞史》,方曉紅著,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或《中國新聞史》,方曉紅著,北京 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外國新聞傳播史》,鄭超然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811 新聞傳播實務】:
《中國新聞採訪寫作教程》或《中國新聞採訪寫作學》,劉海貴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新聞採訪學新論》,羅以澄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當代新聞評論教程》(第5版),丁法章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新聞評論教程》(第二版),馬少華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學碩複試參考書目
【F014 新聞傳播學綜合】:考核內容包括:新聞傳播學研究方法、新聞傳播學前沿。
1.參考新聞傳播研究方法類書籍;2.《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新聞大學》、《現代傳播》四種學術期刊。
專碩初試參考書目
專碩複試參考書目
02 歷年真題
(以下為2020年真題回憶版)
【專碩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334)】
(一)簡答(2×10)
1. 新聞語言的基本要求 2. 新聞作品中背景材料的作用
(二) 論述(2×20)
1. 人工智慧時代對新聞記者的倫理衝擊和解決對策。
2.社交媒體時代,受眾成為生產者和消費者,請說明這種變化對傳統媒體新聞業的影響。
(三)消息寫作(40分)400字消息,素材:進博會相關
(四)材料題(50分)素材:學生參加比賽泛濫,培訓班比賽流水作業,花錢比賽拿沒用的獎。1. 微評,150字(10分)2. 評論,600字(40分)
【專碩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440)】
(一) 名詞解釋(6*5分)
1.黃色新聞 2.蘇報案 3. 客裡空 4. 露布 5. 經驗學派 6. 地球村
(二) 簡答題(5*12分)
1. 毛澤東《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的基本觀點是什麼?
2. 簡述傳媒的社會責任理論。
3. 簡述廉價報紙產生的歷史背景及其特點。
4.簡述「第三人效果」產生的制約因素。
5.李普曼在《公共輿論》中提到,我們需要在現實環境中生活,但是有「不得不在駕馭它之前使用比較簡單的方法來對它進行重構」請你談談對這段話的理解。
(三)論述(2*30分)
1.論述「韜奮精神」的內涵及現實意義。
2.江歌被劉鑫的前男友陳世峰殺害,此案由新聞媒體首先引入國內公眾視野,後江母在微博的發聲成為講述的主要方向,並曝光劉的個人信息,在微博收集籤名推動陳的死刑。劉也開始在微博回應此事,並多次撰寫長文敘述事件經過,公眾關注度逐漸提高,請從社交媒體語境下多元傳播主體的話語實踐及其對新聞生產的影響這一角度展開評述。
【學碩新聞傳播史論(613)】
(一) 名詞解釋(5*6分)
1.聖約翰報學系 2.圖片報 3.阿歇特報團 4.反轉新聞 5.監督權
(二)簡答(4*10分)
1.評述民國民營廣播電臺的「商業本質」。
2.簡述狄楚青主持《時報》業務改革的主要成果及意義。
3.簡述《論自由》的主要觀點。
4. 簡述李普曼對新聞傳播學的貢獻。
(三)論述(2*20分)
1.試分析輿論宣傳、輿論引導、輿論導向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2.1941年5月,《大公報》被美國密蘇裡新聞學院授予「榮譽獎章」。張季鸞在 5月15日社評中寫道「中國報」有一點與各國不同。就是各國的報是作為一種大的實業經營,而中國報原則上是文人論政的機關,不是實業機關。這一點,可以說是中國落後,但也可以說是特長。民國以來中國報也有商業化的趨向,但程度還很淺。以本報為例,假若本報尚有渺小的價值,就在於雖按著商業經營,而仍能保持文人論政的本來面目」。試評述張季鸞得出「中國報原則上是文人論政的機關,而不是實業機關」的主要依據及主要目的,試分析該論斷是否符合史實。
(四) 綜合題(2*20分)
1. 中國新聞史上有不少新聞提出了記者素養的論述,試談談這些論述與「四力」的聯繫。(20分)
2. 請談談全媒體時代如何提升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素養。(20分)
【學碩新聞傳播實務(811)】
(一) 簡答(3*10分)
1. 採訪中的非語言符號有哪些?
2. 請簡述國外報紙言論版的構成要素。
3.採寫批評報導時,應注意哪些方法和策略?
(二)論述題(2*15分)
1.在新聞採編實踐中,一旦確定好報導選題,記者應如何駕馭思維。
2.結合新聞傳播實踐,談一談在網絡時代如何提升新聞評論的文採。
(三) 採訪計劃(20分)
請根據下列材料,擬訂一份在省級黨報微信公眾號推送中使用的稿件的採訪計劃。
(四) 實務題(2*35分)
1. 利用下面的所給材料,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消息。消息標題使用雙行題,消息結構使用倒金字塔式結構。
2.根據下面所給的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新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