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名師解讀2018年高考各科考試大綱

2020-12-13 齊魯網

齊魯網12月15日訊 今天,教育部發布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以下是名校名師對2018年高考各科考試大綱的解讀,希望對高考生們有所幫助。

適應新變化 高考更從容

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三語文備課組長 曹文輝

從《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來看,相較去年考綱無論是考核目標與要求,還是考試範圍與要求等方面,都沒怎麼變化,所以可以認為明年全國卷語文命題將整體保持穩定,個別地方可能微調。比如:在能力層次要求上,(2017年考試大綱)C. 分析綜合: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合,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要求能夠篩選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歸納整合相關現象和問題。 (2018年考試大綱)C. 分析綜合: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合,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要求能夠篩選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關現象和問題,並予以歸納整合。將歸納整合,提出來,有強化的作用,根據往年經驗在考題的要求中可能會突出這一點。在論述類文本閱讀和邏輯推斷題中可能表現的更突出。

但是對於山東考生來說,一切都是新的,就考試範圍看,根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規定的必修課程中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目標的「語文1」至「語文5」五個模塊,選修課程中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五個系列,組成考試內容。考試內容分為閱讀和表達兩個部分。閱讀部分包括現代文閱讀和古詩文閱讀,表達部分包括語言文字應用和寫作。考試的各部分內容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在參照往年全國卷的基礎上,可以看到,全國卷考查的範圍更廣更深,對能力的要求更大,試卷的容量也更大。所以在熟悉往年全國卷的基礎上還應該做好迎接變化的挑戰。

針對新考綱和全國卷,山東考生接下來具體應該了解全國卷的不同要求。做好準備。

1.適當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速度。全國卷閱讀量增大,論述類、文學類、實用文、古詩文……可謂量大卷滿。對山東的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方法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學生應該在普通提高閱讀速度和處理信息的速度的基礎上,根據材料的特點,採取不同的閱讀方法,高效處理文章信息。所以考生一定要在平時鍛鍊閱讀方法,做到「速度」和「信息量」的最大化平衡 。

2.試卷選考模塊、試卷樣式不同。全國考試大綱取消選考模塊,將「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均作為必考內容。這也就意味著學生在「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不能有偏向,兩種文體都需要熟悉,兩種文體的題目都需要能夠對付,考生不能再像往常一樣專攻一種,不及其餘。為了考試的穩定性,明年小說和非連續性文本繼續考察的可能向很大,但是 「文學類」文本中的散文、記敘文等文體和「實用類文本」中的傳記、新聞通訊、人物訪談、科普文等文體,保險起見都需要進行練習。另外就題型來說,可能會根據能力層級有所微調,增加評價類和應用類題目。比如:論述類文本新增「分析文本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考點。而且試卷主觀題和客觀題可能交叉出現,分值不一。即使是客觀題也會出現多選和單選混雜,這都要求山東考生高度注意,平時要做好適應性訓練。

3.熟悉文化常識。在「古詩文閱讀」部分增加「了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內容。2018年考試中,古代文化常識的內容將更加突出。有可能還會增加題目。文化常識龐雜,考生應該根據古詩文的文體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積累。除了熟悉課本和練習中的文化常識外,王力先生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可以推薦給各位作為參考材料。

所以接下來,根據新的考試大綱我們建議:

閱讀模塊主抓知識與方法的梳理,抓好知識的靈活遷移與運用。

讀懂文本是關鍵,先沉下心來,讀進文章,裸讀很重要,能夠找到關鍵語句,讀懂讀透,再去做題就簡單了。要有文本意識。

再是審題意識,它是一種能主動、全面地攫取試題所包含的提示性信息的心理傾向。高考閱讀試題的題幹,如簡答題的題幹,一般包含著命題角度、閱讀範圍、答題方式三方面的提示性信息。為此,重視審題訓練,增強學生的審題意識,使之養成主動、全面審題的習慣,實在是十分必要的。

三是「原文意識」,它指的是凡解題必定仔細推敲上下文,在原文中尋找答案。可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架空講析和只重答案的弊端,致使學生缺乏必備的原文意識,這是要引以為戒的。例如論述類文本閱讀, 整體讀懂文本、讀懂每層次的意思;比對選項和原文,既咬文嚼字,又不拘泥,重在領會意思,「還是這個意思嗎?」適當歸納錯誤類型 更重要的,是在誤選項上下功夫,優化思維,由「判正為誤」 到「知正之所以正」 。

閱讀鑑賞評價,採取開放性評價……再結合人物生平,做到歷史、文學性評價,最好選取歷年高考題加以訓練規範。

作文審題、合情合理地看待材料和問題,有層次有深度的看問題,不鑽牛角尖。看到不好的不能只是一味的批判,看的好現象也不能一味褒揚,要有理性思辨。

加強課外閱讀,積累寫作素材,提升人文素養,這對強化作文訓練十分有效。我們研究近幾年的作文試題,便可發現高考作文命題具有試題的開放性,更加關注生活,提倡張揚個性,強調理性思辨,追求真知灼見,因此平時的作文教學要加強審題訓練,要堅持培養學生閱讀書報、積累材料的良好習慣,如指導學生閱讀精美散文、《讀者》雜誌、書屋、南方周末、人民網、新浪時評等,並堅持寫作訓練。做到「有練必評、有評必改、有改必有提升」,切實抓好作文的升格訓練,尤其要求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熱點的人和事,增加材料的積累。

基礎知識的夯實,知識框架的形成,閱讀和答題習慣的養成,寫作素材的積累,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發散性思維的養成,培養人文情懷和家國意識(著眼於時代所缺失的,社會所需要的,人類發展之必然),語文不再是獨抒性靈的表達,還要強化文以載道的普世價值的弘揚。

針對新題型要整理修正:針對新題型一定會進行適量試題的輸出練習,對出錯的重難點試題一定要整理在錯題本上,如果是知識點的缺失,就再強調一遍知識點,如果是解題步驟的遺漏,那麼就再強化一遍解題的步驟。

書面表達的提升:書面表達是語文考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想的和說的不一樣,說的和寫出來的又不一樣,所以務必不要在分析語文主觀題的時候只想想或者只是說說而不真正的動筆,書面表達的最高要求是「言簡意賅」,就是語言精練還得意思完備。那麼語言精練就需要同學們長期紮實的筆頭訓練,不是答的多就得分多,按照之前整理的知識點筆記,按照解題步驟精細化作答就可以啦。最後再特別提醒一下,字的好壞在語文試卷中挺重要的,屬於書面表達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字寫得不好的同學最起碼要寫的清楚明白。

數學考試大綱的解讀

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三數學備課組長 張永花

今年山東省高考數學將採用全國卷,與往年的山東卷在某些方面有些不同。

從試卷結構上,全國卷分為必考和選考兩部分,必考部分包括12個選擇題,4個填空題和5個解答題;選考部分包括選修系列4的「坐標系與參數方程」「不等式選講」各1個解答題,考生從2題中任選1題作答,若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給分.

從內容上來看,全國課標卷對在最後一道選做題中增加了選修系列4的一些內容,分別是:選修4-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選修4-5:不等式選講,從其中2道題中選作1道.

從試捲風格上來看,數學全國卷不僅考查學生的基本知識,更考查基本思想和基本技能,其中與山東卷最根本的區別就是更加強調「能力立意」,文、理科數學均以知識為載體,從問題入手,把握學科的整體意義,用統一的數學觀點組織材料,側重體現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尤其是綜合和靈活的應用,以來檢測 考生將知識遷移到不同中去的能力。

全國課標卷和山東卷比較起來,主體內容沒有大的變化,在備考過程中建議首先重視基礎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點,複習時要在深刻理解和靈活應用上下功夫,以達到在綜合題目中能迅速準確的認識,判斷和應用的目的。

其次,加強各部分知識的縱向聯繫和橫向聯繫,從本質上抓住這些聯繫,注重知識網絡的交匯處題目的訓練。

再次,加強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加大解決應用問題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還有,加強演練,提高實戰能力,合理分配時間,規範作答,以積極心態備考,以平和的心態考試。

找準方向,抓落實;科學訓練,提能力

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三英語備課組長 朱崇軍

一、瞄準方向,不跑偏

1、牢牢抓住 「穩中有變,重在穩」 的特點

縱觀近幾年全國卷英語試題,皆基於英語學科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及核心價值命制,突出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選材難度水平呈階梯分布,題目類型多樣且難易搭配合理,考查要點覆蓋面廣,但難度基本保持一致,試題不偏不倚,不奇不怪,考查英語核心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平時一些模稜兩可或較難的語言現象不要糾結,堅決拋棄,如behavior是可數還是不可數名詞; 是in a condition還是in condition等。 一些偏難、偏怪、生詞量較大、話題太偏離學生太遠的閱讀訓練都不是正確的訓練路子。

2、把 「寶」 牢牢押在核心話題和核心素養上

關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話題;關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話題;了解科學知識,養成科學精神和人懷關懷的話題都是英語全國卷考查的核心話題。

所選閱讀和寫作話題將基於英語學科的「載體功能」進行命題,體現英語的能力載體功能、思維載體功能、文化載體功能、視野載體功能,以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社會正能量為命題總立意,立體浸透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二、打牢基礎,抓落實

語法和詞彙是英語學科核心基礎知識,但決不是孤立的,所以在基礎知識的把握上要以普遍聯繫的方式去學習和鞏固,不可孤立在詞彙和語法上下太大功夫。

1、詞彙分級,以篇章為載體,「多輪迴」 復現

(1)核心詞彙,全方位掌握

在全國高考試卷的篇章和寫作中常考到的詞彙為1000個左右,大都是大家熟悉甚至在初中就學過的詞彙,對於這些詞彙要求聽說讀寫譯都得會,掌握其搭配、結構、習慣表達,如對於admit這個詞彙,可以通過下幾個句子訓練的形式全面掌握:(1)Jenny admitted__________(hurt) Philip, but she meant no harm. (2) Only ticket-holders will_________(admit) into the stadium. (3) Drake was admitted into Cambridge University in his teens. (4) The hall can admit/seat/hold/contain over 500 people.

(2)閱讀詞彙,「多輪迴」 復現

常考1000詞彙以外的2000多詞彙可視作閱讀詞彙,做到在語境中認識即可,大可不必會寫,可以通過「多輪迴」方式鞏固,即每次記憶量要大,比如每天100個,結合聯想、順口溜、圖片等智慧方法,強化記憶,然後幾天後再輪迴複習,以增加復現次數,強化記憶效果。

(3)閱讀篇章,提高語境識別詞彙的能力

平時在訓練的過程中,會讀到很多閱讀理解、完形填空的篇章,在這些文章中對自己不熟悉的詞彙有意識地進行歸納、梳理和總結,甚至用小本子記錄下來,最後標明出處,帶上完整的句子,時常查看,提高語境識別詞彙的能力。

2、核心語法,構建網絡,不糾纏「偏難怪」

詞法、句法、章法是語法的靈魂,對於這三個要素要形成體系,不要支離破碎地學習,儘量掌握核心內容,不要把重心放在「偏難怪」且有爭議的語法現象上。可以製作一個語法知識本,以梳理核心語法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進而提升藉助語法進行閱讀和寫作的能力。

如牢記常見的不可數名詞,如advice, equipment, evidence, fun, furniture, information, luck, news, luggage/baggage, progress等

牢記核心的詞形變化,如warm—warmth, argue—argument, strong—strength, just—justice, unjust—injustice, explain—explanation等。

三、科學訓練,提能力

1、模擬訓練

每次訓練,無論專項還是綜合模擬訓練,都要 「真練」(限時、投入、核對、總結),堅決杜絕 「假練」(不限時,做後只對答案不總結)。訓練後要認真核對答案,並認真梳理總結自己的做題情況,每考一次試之後要進行全面總結,包括經驗和教訓總結,也要對篇章中出現的重難點詞彙、句式、話題等進行詳細梳理,三分測試,七分總結,提高快慢關鍵在於總結是否充分。

2、用好真題

真題是模擬題無法比擬的,在命題思維、命題方式和選材具有極強的規律性,做好近幾年高考全國卷真題,總結做題規律和方法,尋找命題思維,有利於更好地把握考試方向,少走彎路。高考前至少要做3-5遍高考真題,要對每一套真題的內容熟諳於心,有的篇目甚至要背下來,反覆琢磨,找到高考「味道」。

3、動耳動口

很多高三的孩子只動眼和手,只顧做題,而缺少了動耳動口,所謂動耳就是要多聽,多聽英語材料,時間不允許的話,多聽、會聽高考真題聽力,對於應試聽力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

另外,動口朗讀也非常關鍵。做過的模擬試題或高考真題中的語篇做完後,要大聲朗讀出來,並仔細體味其語篇內涵。完形填空做完題後,要將正確的答案復原後進行大聲朗讀,這對完形填空的語篇構建能力很有幫助。聽力做完後,要大聲朗讀聽力原文,甚至要模仿錄音。聽和說的訓練在高考備考中切不可小視其潛在的巨大「威力」。

4、規範書寫

書寫是面子,一定要留好面子。整份試卷中的書寫主要集中在語篇填空、短文改錯和寫作上,書寫一定要清晰,不要勾、塗、抹、劃,當然,寫的字要儘量美觀、大方。英語的書寫30分鐘就能見成效,2天就能成習慣,凡寫字「不雅」的同學,可以讓老師或寫字好的同學幫助訓練,相信會為你的試卷「錦上添花」的。

明確考綱指向 把握備考趨向

——2018年《全國高考統一考試大綱》歷史學科解讀

山東省實驗中學歷史教研組長 魏 明

■明確考綱指向

對照2017年全國高考考試大綱(歷史),2018年考試大綱沒有任何修改和變化。新考試大綱仍然分「Ⅰ.考核目標與要求」、「Ⅱ.考試範圍與要求」兩大部分,在考綱的考試內容依據、命題要求依據以及考核目標與要求的表述、考試內容(必修、選考)範圍上都與去年保持一致。這說明在2017年全國高考考試大綱(歷史)全面修訂的基礎上,2018年全國高考考試大綱(歷史)保持了相對的穩定性;同時指明2018年全國高考考試(歷史)試題要繼續落實考試大綱理念,持續穩妥地推進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相信2018年全國高考考試歷史學科定會繼續貫徹「一點四面」(一點:在高考中要體現立德樹人,四面:在高考中要體現核心價值、傳統文化、依法治國、創新精神)考查原則,堅持從有利於高校人才選拔出發,通過優化歷史試題素材選取和情境設置,加強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歷史學科素養和學習潛力的考查,強化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

■把握備考趨向

1.考試大綱強調考查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歷史高考大綱強調通史體系。複習備考要按照從古代、近代、現代的通史思路對教材內容加以必要整合,強調知識的內在關係,強化歷史線索和階段特徵,構架較為完整、系統的歷史知識結構。複習備考要注意選修內容,因為選修內容是必修內容的有益補充,加入選修內容後的必修內容才會使通史複習更為完整。歷史學科主幹知識的落實要強化對學科基本概念、技能和思維方法的理解和內化。

2.考試大綱強化考查學科素養和學習潛力。複習備考要通過優化歷史試題素材選取和情境設置,強化從歷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和思維方法的培養。把高考歷史考試大綱要求的「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四個方面十二個層次的能力考核目標與要求真正貫穿於備考複習當中。複習備考一定要細化能力目標,從2017年高考全國歷史卷考查來看,2018年學科複習備考更要注重「辨別歷史事實與歷史敘述、理解歷史敘述與歷史結論、說明歷史現象與歷史觀點」的訓練與提升。

3.考試大綱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前提,這就要求複習備考無論到哪一階段都要緊緊圍繞「問題意識」這一核心,特別注重「發現問題」能力訓練與培養。要突出問題意識,強化「唯物史觀」在歷史認識方面的指導作用,注意把問題意識與理論指導相結合。

另外,近年來歷史學科開始注重「創新精神」的考查。近幾年全國卷歷史試題通過創新設計,增強情境的探究性和設問的開放性,允許考生對同一問題或現象從多角度思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就需要在複習備考中特別注重「發現歷史問題、論證歷史問題、獨立提出觀點」能力素養的培養。

把脈考綱 精準備考

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三地理備課組長 郭文莉

《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新鮮出爐,《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範性文件和標準,是考試評價、複習備考的依據。與2017年相比,地理學科2018年的考試大綱說明從能力要求、考試範圍、試卷結構等方面來看均無任何變化。預計 2018 年高考地理試題難度、知識點布局、命題特點等會延續往年的風格,重點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掌握情況,突出對地理學科素養的考查。研究近幾年全國卷試題可以發現其具有以下突出特點:

1、小切口、大縱深——考查對細節知識、原理的理解

2、創設新情境——考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圖文信息、運用 信息解答問題的能力——貫穿全卷 4、要求答題規範,注意地理術語地運用

5、地理素養、地理思維考查貫穿始終

地理學科是文科學生感覺難度比較大的科目。一方面自然地理部分知識思維難度大需要學生思維清晰,而人文地理與現實生活聯繫密切需要學生具備生活常識、了解時事熱點;另一方面知識點細小、瑣碎,系統性差,不便掌握。

地理全國卷的突出特點是「小切口、大縱深」,出題往往圍繞一個具體的知識點,層層深入,考查學生對知識掌握是否準確,是否能靈活運用所學原理、理論解決實際問題。這是學生感覺高考難度大的原因。

針對地理學科特點、高考考試動向,我們給出的備考建議如下:

1、系統地進行兩輪複習——重視一輪複習的系統性、以及基礎知識落實;

二輪專題複習,注意知識的提升、融會貫通。

2、抓主幹知識、核心理論——體會知識的內在聯繫、理解規律理論的精髓。注意自然地理的五大規律(地球運動、大氣運動、水運動、地質作用、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人文地理的區位理論(人口、城市、農業、工業、交通運輸)。

3、關注每個知識細節——精講精練,真正弄懂弄通細小知識點。

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三政治備課組長 李青青

政治:★堅持「十九大」精神引領 穩定靈活高效備考

從《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思想政治)》來看,今年的政治命題將保持基本穩定。從能力要求、考試內容、考試結構到賦分比例,均沒有明顯變化。

政治學科與地理、歷史學科組成文科綜合科目,總的考試時間為150分鐘,其中政治答題時間一般為50分鐘左右,分值為100分。其中第Ⅰ卷為客觀題,12個選擇題(均為單選),共48分;第Ⅱ卷為主觀題,共52分。

在備考過程中,給考生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緊跟「十九大」,深刻領會會議精神。

政治學科的時代特徵鮮明,要求學生對於十九大會議主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等重要、核心內容,必須做到熟知、領會。具體到每一模塊來說,《經濟生活》需重點關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相關內容的新拓展,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鄉村振興戰略、對外開放新格局等;《政治生活》要重點關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黨的領導和執政方式的完善」和「政黨制度」等相關內容的新表述;《文化生活》需重點關注「文化強國與文化自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相關內容的新提法。

二、靈活備考,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一。

(一)知識理解靈活透徹,避免出現死記硬背的誤區。備考過程中,應在對每一知識深刻理解的基礎上,注意構建知識體系,尋找前後聯繫,並能結合時政熱點進行知識整合與深化。

(二)題型把握靈活有度,避免出現「千篇一律」的誤區。全國卷的考試雖然靈活,但絕對是有規律可尋、有方法可依的。平時應善於總結共性,學會舉一反三。當然,也要避免僵化思維,比如2017年的政治主觀題就改變了以往的模式,出現了三個大題,將經濟與政治分開、文化與哲學組題的情況。

三、夯實基礎,答題做到準確與高效相結合。

文綜考試時間較為緊張,要求學生能合理分配答題時間之外,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要更加熟練精準,答題時的知識輸出也需更有針對性。

那麼作為現在處於一輪複習的學生來說,夯實基礎必定是現階段的首要任務,希望學生能將基礎知識的疑難問題各個擊破,從而為二輪、三輪的專題複習打好基礎。

2018年高考全國考試大綱解析與對策

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三化學備課組長 韓正翔

一、2018考試大綱解析

2018大綱相對於2017年大綱無明顯變化,這也符合我們的預期,因為2017相對於2016年考試大綱已經加大幅度調整,今年大綱保持穩定,在情理之中。 結合近幾年考試大綱調整情況,關注主幹知識的同時,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1.對化學實驗與實驗探究能力要求提高: 實驗裝置的選用 、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預測或描述實驗現象

2. 在「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部分,適當關注以下幾個部分教學:

電子式、配製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和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活化能及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催化劑選擇性、各種化學平衡常數進行判斷和計算並學會從化學平衡角度理解和解釋有關反應現象

3.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部分,適當關注常見金屬、非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製備方法

4.有機化學部分:根據信息設計有機化合物的合成路線

增加「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術領域的應用以及在發展經濟、提高生活質量方面中的貢獻。

二、對策

複習中除抓好主幹知識的複習外、關注考察一下幾個細節:

1.注意較重點知識的考查頻率:全國卷出題特點就是關注題目對能力的考察,思維深度、難度較大,但不過分強調知識記憶、知識覆蓋面;所以一套卷子不會覆蓋所有的重點或主幹知識,但是多年題目統計是有些規律的,重要的知識內容不會遺漏的,不要以為多年不考就放鬆警惕,如:電子式、定量實驗(結晶水含量的測定、溶液配製、中和滴定、反應熱測定)、活化能、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等等。

2.關注一些經驗規律的局限性、認識的誤區、高中知識的自然增長點:如原電池設計原理、溫度對速率的影響、催化劑的選擇性、平衡移動的外部特徵、速率方程、從水解平衡常數角度認識水解、新信息

3.關注經典題型:經典題型不會每年都用、但不是不用,如阿伏伽德羅常數、離子共存、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無機框圖題等

4.關注人教版、魯科版教材的差異,複習取最好併集,關注教材的各種板塊:如思考與交流、學與問、科學探究、實驗,與教材具有同等命題效力

5.注意對工業流程題的訓練

6.關注初中化學學習內容:溶液配製、過濾操作、CO2、H2製備

7.注意訓練學生在陌生背景中,應用已有經驗處理問題的能力

2018高考《考試大綱》解讀

山東省實驗中學生物教研組長 宋菁

一、2018年考試大綱解讀

與2017年比,2018年的考試大綱生物部分在「考試目標與要求」、「考試範圍與要求」兩方面沒有任何變化,體現了考綱制定的穩定性。考綱是命題的依據,預計 2018 年全國卷生物試題在知識廣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會繼續充分體現考試目標和要求,重點考查考生對生物學核心知識、生物學實踐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況,引導高中教學全面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方向。

二、備考建議

1.對照考綱,全面複習。對考綱列出的知識內容及要求掌握的程度考生必須心中有數,複習才有針對性。知識體系和知識網絡的建立非常有必要,這也是進入高等院校繼續學習必備的能力。畫概念圖是很好的建立網絡的方法,將錯題整理到概念圖的相應概念處,會在最後一輪複習前清晰得看到自己薄弱的知識點,以便最後利用有限的時間查缺補漏。

2.充分重視教材,深化對知識的理解。練習固然重要,但教材才是考生掌握概念、原理、過程、規律的根本。在沒有充分理解原理的情況下去刷題,是捨本逐末的行為。從「問題探究」到「資料分析」、「思考與討論」,從「相關信息」到「科學前沿」,從「本節聚焦」到「本章小結」,每個細節都體現了生物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教材對知識的內容、知識的來源、知識的應用等的表述科學而準確,能用教材語言描述的應儘量用科學規範的教材語言描述。

3.既要充分練習,也要反思總結。一定要做往屆全國卷的真題,風格與山東卷有所不同。選擇題往往只考查相關的一個知識點,綜合性不強。非選擇題問題少,但主觀性強。全捲圖表題3-4個,不會太多。試題用的語言往往是教授的語言,專業術語往往也是將來做科研的術語,考生必須能從中獲取與解決問題相關的信息,有些知識往往需要現學現用。複習時必須加強主觀表述題的訓練,對生物學原理的解釋、對實驗的分析和設計等, 以不斷提高理性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

4.重難點知識專項訓練。建議對生物膜系統、光合和呼吸、細胞分裂、遺傳規律、變異與人類健康和生物育種、動物生命活動調節等必修的重點知識進行專題複習、專項強化訓練。選修一的難度低於選修三,選修一的微生物分離和培養、選修三的基因工程往往都是考查重點。

相關焦點

  • 2017年高考考試大綱修訂!除英語外各科內容都有修改…
    10月9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下發《關於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的通知》,參加全國統考的高考科目,除英語外各科內容都有修改。根據《通知》內容,明年高考大綱主要做了3方面修訂,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核內容、完善考核目標和調整考試內容。
  • 2018年高考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發布(語文)+名師解讀
    齊魯網12月15日訊 今天,教育部發布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
  • 解讀2018高考大綱:語文小題數量 英語詞彙基礎是關鍵
    生活報3月23日訊 2018年高考《考試大綱》已於近日出爐。日前,生活報特邀哈師大附中名師針對《考試大綱》,為考生們進行了解讀。2018年是新課程改革、高考改革的重要拐點,今年的高考很可能起到某種「橋梁」作用。那麼,語文、數學、英語三大學科,今年會有哪些特點和變化?
  • 名師解讀高考大綱:英語難度增加 生物舉一反三
    教育部考試中心編寫的《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已新鮮出爐。本報昨(19)日邀請成都七中、實驗外國語學校(西區)、成都外國語學校等學校高三名師進行解讀,方便考生根據大綱最新變化備考。高三名師提醒,新大綱將是四川省高考命題的依據。根據新大綱的要求各科對知識點的要求有所變化,考生在複習緊扣大綱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基礎知識的梳理。
  • 解讀2018高考大綱:語文試題題幹、分數分配或有變化
    原標題:解讀2018高考大綱:語文小題數量 英語詞彙基礎是關鍵 2018年高考《考試大綱》已於近日出爐。日前,生活報特邀哈師大附中名師針對《考試大綱》,為考生們進行了解讀。2018年是新課程改革、高考改革的重要拐點,今年的高考很可能起到某種「橋梁」作用。
  • 今年高考題有何特點?湖南名校名師解讀各科試卷
    今年高考題有何特點? 難不難? 聽聽名師點評 湖南名校名師解讀各科試卷 為今後備考支招 記者 徐行 攝 6月8日下午,高考結束後,三湘都市報記者第一時間邀請了我省多所名校的名師點評今年各科考試試卷。一張試卷、一道試題可能反映出了整個高考命題的趨勢變化,也將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指引方向。這份點評和解讀來之不易,因為所有名師都是在拿到試卷後自己先認真做完一遍,結合答題感受和教學經驗來完成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們給今年高考試卷打多少分?
  • 權威發布丨2018年高考考試大綱(思想政治)+名師解讀
    齊魯網12月15日訊 今天,教育部發布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
  • 權威發布丨2018年高考考試大綱(化學)+名師解讀
    齊魯網12月15日訊 今天,教育部發布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範性文件和標準,修訂和頒布年度考試大綱是一項例行工作。公布如下:總 綱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
  • 2018年高考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公布+名師解讀(英語)
    齊魯網12月15日訊 今天,教育部發布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
  • 2019高考考試大綱正式公布 各科考試大綱一覽
    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正式公布。《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範性文件和標準,是考試評價、複習備考的依據。
  • 2018年高考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名師解讀(文科數學)
    齊魯網12月15日訊 今天,教育部發布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
  • 2020年成人高考各科考試大綱分析
    2020年成人高考各科考試大綱分析高起點語文大綱解析:語文科複習考試的範圍包括語言知識及運用、現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和鑑賞、寫作四個方面,考試以測試閱讀和寫作能力為重點。高起點英語大綱解析:考試範圍包括語音、詞彙、語法、日常交際用語、閱讀和寫作等方面,其中語音知識為選擇題,約佔5%,要求考生辨別劃線部分的讀音;詞彙與語法知識為選擇題,佔15%;完形填空為選擇題,佔20%,要求考生綜合運用詞彙、語法知識加以判斷;閱讀理解為選擇題,佔30%;補全對話10%,書面表達20%,要求考生用英語寫一篇100個單詞左右的短文
  • 中國大學MOOC網易名師團 權威解讀2018考研大綱
    中國大學MOOC網易名師團 權威解讀2018考研大綱 9 月 15 日當天,中國大學MOOC聯合高浩峰、夏徛榮、高遠、孔昱力四位考研教材主編,在考研大綱發布當天( 9 月 15
  • 解讀高考大綱變化 英語增加填空並非變難
    2005年高考大綱作出調整  高考大綱調整英語新增填空題附:考試大綱   2005年高考《大綱》有變化專家即時為你解讀   核心提示   語文:取消了星號內容(即不考內容),考查範圍有所擴大   數學
  • 2019高考考試大綱公布 今年各科考試有哪些要求?
    近日,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正式公布,最新《考試大綱》有哪些內容?今年各科考試有哪些要求?快來看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範性文件和標準,是考試評價、複習備考的依據。《考試大綱》明確了高考的性質和功能,規定了考試內容與形式,對實施高考內容改革、規範高考命題具有重要意義。各科考試大綱都有哪些內容?
  • 2018年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考研大綱解析
    2018年考試大綱重磅來襲,為了保證各位考生能夠正確解讀
  • 2018年高考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公布+名師解讀(理科數學)
    齊魯網12月15日訊 今天,教育部發布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
  • 2019高考考試大綱正式公布 @高考生,快來看看
    據中國教育考試網消息,31日,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正式公布,最新《考試大綱》有哪些內容?今年各科考試有哪些要求?快來看看!資料圖:2018年江西某考場首場考試結束後,考生有序走出考場。中新社記者 劉佔昆 攝《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範性文件和標準,是考試評價、複習備考的依據。
  • 廣東:2010年高考考試大綱名師解讀(數學)
    名師解讀2010廣東考試說明 :數學  《試題調研》特約名師:廣州廣雅中學 楊志明  一、 對比《考試說明》,把握冷、熱點  1.冷點:課時比例超過分值比例較大的知識點有導數及其應用、
  • 黑龍江2013年高考說明:英語深入了解西方文化
    近日,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新課標版)新鮮出爐。《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主要依據,從試卷結構、考試內容及要求等方面,具體規範了高考試題的要求。今年高考與2012年相比是否有變化?今年高考的命題有哪些特點?2月28日,記者對哈師大附中高三語文、英語、歷史、政治、地理等九大學科把關教師進行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