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6 0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愛你,我美麗的中國」「讓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線」「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
4月29日,一場洋溢著青春風採的五四青春詩會在校史館「記憶教室」舉行,青年師生在詩情畫意中共同紀念五四運動101周年。校黨委書記呂帆、校長李校堃、校黨委副書記呂一軍出席活動,與學校各條戰線的優秀青年師生代表一起,共話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全校青年師生通過網絡直播觀看了這場別開生面的詩會,在一首首關於青春、關於青年的經典詩歌中感受新時代青年的家國情深和高遠志向。
第一臨床醫學院(信息與工程學院)本科生黃君婷講述了與團隊助推「器官捐獻加入電子社保卡」在溫州落地,獲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原衛生部部長黃潔夫回信鼓勵,省委書記車俊指示的志願服務故事。她朗讀了《理想》一詩作為他們用青春實踐努力拓展生命寬度的真實寫照,號召青年人在青春逐夢道路上永不停歇。藥學院博士陳珺分享了自己實驗接連遭遇挫折時不言敗,用青春特有的「倔脾氣」不懈堅持付出,最終苦盡甘來,收穫3篇SCI論文和2個專利,正如《青春萬歲》中所吶喊的那樣:「多沉重的擔子,我不會發軟;多嚴峻的戰鬥,我不會丟臉。」附屬第二醫院、育英兒童醫院脊柱外科醫師朱思品作為學校最年輕的碩士生導師,坦言自己的青春也曾迷茫,但相信「只要你想做,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遲。」朱思品在找到「讓癱瘓病人站起來」這個人生目標後,開始了在實驗室裡挑燈夜戰、每天只睡三四小時、攀登脊髓損傷修復的科研高峰之旅。朱思品鼓勵同學們讓青春心跳和《美麗中國》同頻共振,不懼風雨、勇挑重擔,與祖國同奮進、共成長。
br/>
br/>白衣濟蒼生,大醫顯精誠。「我年輕,我先上!我叫得力,抗疫也一定給力!」帶著這個誓言般的請戰申請,附屬第一醫院RICU護士謝得力踏上了支援武漢的徵程。他和大家分享了援鄂期間與死神賽跑的戰疫瞬間和他在武漢光榮入黨的感人故事,並用一首《生命生命》致敬生命的不屈不撓和醫者的仁心大愛。附屬眼視光醫院副主任醫師孫莉是第16批中國援中非醫療隊唯一的眼科醫生。她孤身前往遙遠的非洲,在那裡開了「一個人的眼科醫院」,給非洲的患者帶去光明和希望。跟隨她溫柔的朗讀,大家和孫莉一起《走向遠方》,眼中裝著醫者使命和擔當,感受「不畏艱險、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醫者精神。
詩會現場揭曉2019年度「美麗醫大人」特別獎獲得者。附屬第一醫院抗擊疫情青年突擊隊,附屬第二醫院甌江口院區青年突擊隊——甌江口院區臨時團總支,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第二臨床醫學院金盧沈同學分獲美麗「美麗醫大人」集體和個人。
呂帆代表學校黨委向全校青年朋友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美好的祝願。呂帆說,溫醫大師生青春的故事、青春的覺悟、青春的美、青春的夢想非常令人感動,大家共同戰鬥在生命科學領域,用蓬勃的青春力量彰顯了共同的職業意義。她寄語廣大青年學生要保持青春特有的活力,成為守護「健康中國」的中堅力量,用青春實踐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刻畫屬於自己的青年肖像。呂帆用細膩溫柔的聲音把對青年的囑託融入《日內瓦宣言》,希望大家傳承踐行好五四精神,銘記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恪守「健康所系 性命相託」的醫者誓約,為推進全省「重要窗口」建設和學校「雙一流」建設不懈奮鬥。
李校堃點讚青年師生富有朝氣、活力、夢想的青春奮鬥狀態:「你們在青春逐夢道路上勇敢嘗試、無畏創造,讓青春在愛國奮鬥中綻放,書寫了無愧於時代的華彩篇章」。現場,他深情朗誦了高爾基的詩歌《海燕》,鼓舞廣大青年師生如海燕一樣,在青春成長的道路上無懼暴風雨、迎難而上,勇敢地振翅高飛。
錯過直播的同學
可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回放哦
推薦閱讀
溫州醫科大學
文字 | 盧飛 黃招煒 朱夢芃
來源 | 校團委
責編 | 鍾澤雨
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提供原創圖文、音視頻素材或線索
原標題:《「五四青春詩會」頌出新時代溫醫大青年的使命擔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