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碼三途徑可跨區域互通互認 「國際版」應運而生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復工利好!「健康碼」三途徑可跨區域互通互認,「國際版」應運而生

毛群安介紹,推動健康通行碼的技術互通。國務院電子政務辦和國家衛生健康委提供了各地跨省份互認共享的三種路徑,請各個省結合本地的實際來選擇實施。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各地推進全面復工復產,為了促進人員有序流動,由地方創造推行的健康碼或者健康證明有望實現全國互通互認。

3月20日下午,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介紹,目前全國低風險縣域已佔98%,各個省份正在按照統一的數據格式標準和內容要求,加快向全國一體化平臺匯聚本地區防疫健康信息目錄。截至目前,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的健康通行碼可以實現一碼通行。

較早推行健康碼模式的地區是浙江。2月11日,杭州率先實施市民和擬進入杭州人員的「綠碼、紅碼、黃碼」三色動態管理,並與釘釘企業復工申請平臺打通。這開創了地方政府運用大數據精準防控的模式,大量返崗復工人員在支付寶內申領健康碼。

浙江健康碼推出是因應大量企業復工的迫切需要,需要人員流入。而在內陸省份,尤其是勞務輸出大省,大量勞動力滯留,需要將這部分人輸出,因此,也開始推行辦理健康證明的舉措。

2月14日,四川上線全省外出務工人員健康證明網上服務平臺,對符合條件的外出務工人員免費進行醫療檢測,然後出具健康證,並實現網上查詢,務工地有關方面及企業共享互認。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郭曉鳴向第一財經表示,健康證為農民工外出減少了障礙,藉助政府的信譽,使用工單位和當地部門不用隔離再識別,對勞動力供需雙方都有利。他估計,一季度至少60萬農民工難以返城就業。

實際上,四川健康證明的推出是針對各地實施嚴格管控措施,外出務工渠道不暢等難題的應急之舉,最初目的就是先進行省內返崗,推進農民工跨縣域、跨市州流動,既緩解就業壓力,也解決省內重大項目建設用工。

東部沿海地區和內陸省份其實有共同需求。在這一背景下,四川省率先與浙江省、廣東省建立了健康檢測互認工作機制,雙向認可健康證明材料。截至3月13日,四川省已與廣東、浙江、重慶、雲南、江蘇、海南、貴州、福建、上海、山東10省市籤署了《推動務工人安全有序返崗合作備忘錄》,達成相互認可雙方出具的健康申報證明(健康碼)的協議。

在河南等勞務輸出大省,健康認證也得到積極推進。3月20日,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三十六場新聞發布上,河南省衛健委副主任張若石介紹,近日河南省先後與廣東、浙江、山東、福建四省建立健康認證省際通用互認機制。在省內各地對持有上述省份「健康碼」、健康通行卡的人員,參照河南省健康認證規則執行。

3月20日,毛群安在上述發布會上表示,按照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我們根據疫情形勢不同階段的需要,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開展疫情防控風險數據服務,通過健康通行碼實施精準管理,促進人員有序流動和復工復產。

實際上,在這一過程中,形成了以支付寶平臺創設的「健康碼」和以騰訊微信平臺打造的全國「防疫信息碼」。前者截至2月底已經落地全國超過200城市,後者則是聯合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形成健康認證的「國家版」。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提出,所轄縣區均為低風險的省份要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低風險地區之間的人員和貨物流動,必要的健康證明要做到全國互認。

毛群安介紹,推動健康通行碼的技術互通。國務院電子政務辦和國家衛生健康委提供了各地跨省份互認共享的三種路徑,請各個省結合本地的實際來選擇實施:

第一種,在不改變地方現有的健康通行碼的情況下,通過跨地區防疫健康信息的數據共享,能夠在本地的健康通行碼中增加跨地區的互認功能。

第二種,在各地健康通行碼與全國一體化平臺的防疫信息碼對接,以全國一體化平臺上的防疫信息碼為中介進行轉換,從而實現跨地區的健康通行碼互認。

第三種,對那些沒有建立本地健康通行碼的地區,可以直接採用全國一體化平臺上的防疫信息碼。同時,結合本地的防疫健康相關信息,實現跨地區的互通互認。「目前,各省已經完成了技術對接和應用改造。」毛群安說。

毛群安表示,健康通行碼互認的難點主要是各地疫情防控形勢和政策的不同,目前全國低風險縣域已佔98%,各省份正在按照統一的數據格式標準和內容要求,加快向全國一體化平臺匯聚本地區防疫健康信息的目錄。各地依託全國一體化平臺,正在深入推廣健康通行碼互信互認應用,作為在交通卡口、居住小區、工廠廠區以及一些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的通行憑證。截至目前,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的健康通行碼可以實現一碼通行。

3月18日,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印發通知,明確對來自與四川省籤署健康申報證明(健康碼)互認協議的廣東、浙江、重慶、雲南、江蘇、海南、貴州、福建、上海、山東10省市人員,持有當地「健康碼」或國家「防疫信息碼」,或紙質健康證明的,均予以認可。

不過,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好轉之際,海外疫情卻開始爆發,境外輸入病例漸有增多之勢。在國內各地健康碼互認的同時,健康碼國際版也應運而生。

3月16日,在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第三十六場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表示,浙江將健康碼作為分類精控的利器,針對返浙華人華僑、留學生及其他外籍人士實際情況,推出健康碼國際版,將實行橙、黃、綠三色分類。

3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主持召開委黨組(擴大)會議。會議指出,要嚴密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強化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甘肅等重點省份和口岸城市的防控工作,推進境外人員入境「防疫健康碼」。

相關焦點

  • 多部門聯合發文:各地要落實「健康碼」全國互認 低風險地區一般不...
    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出行掃碼」已經成為大家生活中習慣動作。但是對於頻繁出差的人來說,跨地區的交流還是因為頻繁登記不同地區的健康碼增加不少麻煩,此前,老年人等群體遭遇「健康碼」出行難的問題更是引發持續關注。
  • 國家衛健委推行「一碼通」,健康碼未來不止於「通行」
    其次,三色碼的生成主要依據三個維度的數據:一是空間維度,即根據全國疫情風險程度,按照精確到鄉鎮(街道)的空間數據;二是時間維度,即某人去過疫區的次數及停留的時間長短;三是人際關係維度,即與重點人員的接觸狀態,然後量化賦分。數據依託於國家和各部門、各區域匯聚的數據,經過防控規則和數據建模,分析評估後,測算出三種風險狀態。
  • 目前多省出臺「健康碼」並完成多省互通互認,健康碼到底是個啥?
    對此,支付寶和微信積極響應,都推出了健康碼,用於檢驗持碼人員的大致身體健康狀況。那麼什麼是健康碼?健康碼本質上,還是我們平時使用的二維碼,但它現在具備了一種電子通行證的功能。以支付寶健康碼為例,在支付寶搜索「健康碼」然後支付寶默認個人基礎信息,我們只需要自主提交當前城市、是否接觸過新冠或疑似患者、當前健康狀況等信息,再勾選個電子承諾,最後提交就可以了,就可以獲得一張屬於自己的「健康碼」。支付寶健康碼,是人們務工、出行、上學說必備的一種電子通行證。在很多地方,現在不詢問你來自哪裡,而是要你拿出健康碼。
  • @京津冀往返人員,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支撐健康碼互認
    京津冀區域產業和人員聯繫緊密,在國內疫情防控向好的態勢下,往返通行及商務出行需求較大。為加快推動復工復產,北京市發布《關於做好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的通告》。依託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北京健康寶」在原有功能基礎上拓展完成了京津冀往返通行及商務出行等功能,實行京津冀區域健康狀態互認。
  • 春運期間推動健康碼全國一碼通行 網友:不要一個地方一個碼
    面對去年年初的新冠疫情,全國各省市均設立本地健康碼,在各地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據不完全統計,早期全國各地推出的健康碼多達近百種,但由於標準不統一、數據不共享、缺乏互認機制,給人員跨地區流動帶來了不便。央視網記者搜索各省市健康碼,發現絕大部分省份目前都已實現健康碼「全省通行」。
  • 一碼通行!春運期間健康碼全國互認
    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在2021年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春運期間,要落實好防疫健康碼統一政策、統一標準、全國互認、一碼通行。各地要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平臺,落實健康碼互認機制和規則,明確跨地區流動人員健康碼信息在各地區可信可用,切實保障群眾必要的出行需求。 連維良特別強調,全國互認、一碼通行是普遍性的原則要求,「碼」上加「碼」是個例、是特殊,確有原因暫不能與其他地區互認的,要先報告。
  • 長三角示範區探索職教一體化:學分互認 畢業互通
    陳建忠表示,希望通過建立跨行政區域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聯動機制,合力打造高質量的區域職業教育協作典範,努力實現教育資源、產業資源和企業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優勢相融,為示範區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記者了解到,《方案》主要從近期、中期、遠期三個時間段進行了規劃。
  • 香港版健康碼一等再等!中港司機可優先申請!
    香港政府籌備推出粵港澳三地互認「健康碼」一直只聞樓梯聲,遲遲未正式推出。頻繁往來粵港兩地的港人,等待政府推出「港版健康碼」能在出入境時豁免14天強制檢疫,但因新冠肺炎疫情反覆浮現,計劃一拖再拖,等到脖子都長了。
  • 衛健委:實現健康碼一碼通行 方便出行跨省流動
    逐步實現在線健康諮詢、複診、審方、用藥指導、心理與健康狀況評估、接種預約以及電子處方流轉、藥品配送、跟蹤隨訪、家庭心電監測、社區預約轉診等內容。醫聯體、醫共體等要強化醫療健康服務一體化,以信息通支撐服務通,引導患者有序便捷就醫。 3.推動區域信息共享互認。
  • 「粵康碼」與「澳門健康碼」互認啦!
    「粵康碼」與「澳門健康碼」互認啦!出入境人員具體怎麼操作?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粵澳兩地健康碼互認】· 「粵康碼」與「澳門健康碼」互認:減輕對澳門入境防疫的壓力,方便跨境人員在目的地活動。· 流程簡單:為符合對方綠碼條件的人員提供轉碼;包含核酸檢測結果陰性的日期,免除紙本憑證。
  • 衛健委鼓勵健康碼全國「一碼通行」,未來有望取代就診卡
    國家將適時啟動相關試點,積極推動在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等有條件的區域,率先開展區域一體化信息聯通、互認共享服務。居民電子健康碼有望取代就診卡國家衛健委要求強化醫療健康行業內「一碼通用」。此外,要實現健康碼「一碼通行」。各地要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落實健康碼信息互認機制和規則,明確跨地區流動人員健康碼信息在各地區可信可用,切實方便人員出行和跨省流動,實現防疫健康碼統一政策、統一標準、全國互認、一碼通行。在低風險地區,除特殊場所和特殊人員外,一般不應查驗健康碼。
  • ...政務服務平臺為您跨省出行保駕護航,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健康碼...
    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國務院辦公廳會同各地區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有關方面,快速推動各省(區、市)全面建立了「健康碼」信息跨省互認機制,升級了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防疫健康信息碼」,關聯全國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防疫「健康碼」信息,實現了信息共享和互通互認,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健康碼」可「一碼通行」。
  • 使用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健康碼」 可實現「一碼通行」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目前,全國大部分省份已建設了本地「健康碼」,在各地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於標準不統一、數據不共享、缺乏互認機制,也給人員跨地區流動帶來了不便,成為制約復工復產的重要因素。為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助力各地區復工復產,需要加快推動各地區「健康碼」在全國範圍內「一碼通行」。
  • 銀聯和微信掃碼互通搶先機?網聯已在寧波開幹了!
    怎麼理解掃碼互通 ?真正的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是什麼樣的?不同手機APP和商戶條碼可以跨機構互掃。「跨機構」決定了它要有銀行、支付機構、銀聯、網聯多方參與,還要有一套通行的編碼規則和技術標準。這個標準可以是人民銀行直接制定,也可以由銀聯和(或)網聯主導。
  • 「全國通行」春運統一健康碼申請入口
    從「全省通行」到「全國通行」為推動各地健康碼互通互認,2020年2月29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推出「防疫健康信息碼」。 (「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微信小程序)目前,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提供了跨省份互認共享的三種實現方式:第一種是在不改變地方現有健康碼的情況下,通過跨地區防疫健康信息數據共享,在本地健康碼中增加跨地區互認功能
  • 健康碼領取!全國防疫健康碼申請入口-微信
    統一標準、全國互認、一碼通行。各地要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平臺,落實健康碼互認機制和規則,明確跨地區流動人員健康碼信息在各地區可信可用,切實保障群眾必要的出行需求。   用戶可以進行現金提現。如果銀行卡的上方出現【分付】。會顯得更有魅力。1、芙蓉王真假查詢對於吸菸初學者或是初次購買芙蓉王香菸的朋友來說。越吃越瘦。雲煙1953等等。舌紅少津等症。一生福運連連。一般人還真不會燙。
  • 百度APP領取「健康碼」 讓你異地出行不再「碼」上加「碼」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在 2021 年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春運期間要落實好防疫健康碼統一政策。隨著全國各地加快推進健康碼互通互認,未來異地出行將有望不再需要申請當地健康碼,只需使用一個健康碼即可實現一碼通行、全國互認。對此,民眾可以通過在百度 APP 中搜索「健康碼」,進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智能小程序一鍵領取,實現「一碼走天下」。
  • @元陽人,您的健康碼來啦!「雲南健康碼」操作流程如下...
    各鄉鎮指揮部,縣委和縣級國家機關各部委辦局,各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根據國務院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依託全國一體 化政務服務平臺加快推進「健康通行碼」跨地區互通互認的通 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107號)和《關於在全省使用「雲南健康碼」掃碼登記的通知
  • 國家衛健委等多部門聯合發文 落實「健康碼」全國互認、一碼通行
    國家衛健委等多部門聯合發文 落實「健康碼」全國互認、一碼通行 2020-12-12 13: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衛健委要求健康碼全國一碼通行,破除多碼並存互不通用信息壁壘
    各地要加快實現電子健康檔案與電子病歷、公共衛生服務信息的對接聯動,在保障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基礎上,推進電子健康檔案在線查詢和規範使用,明確開放內容、統一開放路徑,逐步實現居民本人或授權便捷調閱個人電子健康檔案,更好地記錄和管理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國家將適時啟動相關試點,積極推動在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等有條件的區域,率先開展區域一體化信息聯通、互認共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