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新機槍使用的6.7mm彈藥 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2020-12-18 hawk26講武堂

近日,俄羅斯公布了其正在研製的OTs-124機槍,該機槍發射的是6.7×51mm彈藥。

有朋友在後臺留言希望本人說說這種新型彈藥的事,其實本人在去年12月4日《想法對方法錯:再論美軍「臨時戰鬥勤務步槍」》 一文中闡述過類似的問題。既然又有朋友來問,那麼與時俱進再來說說這個彈藥方面的問題吧。

該槍的彈藥是全新型號,其彈殼就是沿用的7.62×51mm北約彈藥,通過縮小口徑,安裝了一枚6.7mm彈丸。這種手法其實美國早就用了,就是現在正在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參加小口徑狙擊步槍彈藥選型的6.5克裡德莫爾彈藥(6.5 creedmoor)。

很多人感覺這簡直就是「毛將不毛」的鐵證啊,其實,這真的不怪毛子。誰讓人家的中口徑彈藥是目前全球獨一份的帶底緣彈藥7.62×54mmR?帶底緣彈藥對於自動武器設計師來說,簡直就是自虐神器,不僅槍機橫向尺寸非常大,就算使用彈鏈也要改成雙程進彈模式,非常難辦。因此用北約現成的中口徑彈殼也不是啥奇怪的事,這是設計樣槍,以後還能改,而且俄羅斯特種部隊還在用同樣口徑的HK417步槍。

要說步槍彈藥的一些問題,其實最好的例子就是美國步槍彈藥的發展過程,簡直就是一個鮮活的教科書。1906年,斯普林費爾德兵工廠(春田兵工廠)為美軍研製的.30-06彈藥成為制式裝備,其口徑為7.62×63mm。

美軍二戰中幾乎所有7.62mm步槍、機槍都發射這種口徑的彈藥,最著名的例子就是M1加蘭德步槍。該彈目前仍是非常出色的比賽彈藥,發射150格令(10克)彈丸時,動能為3820焦。

二戰結束後,各國都認為這種全威力的中口徑彈藥存在威力和後座力過大的問題,很難滿足單兵全自動武器的需要。於是1950年美軍選用了.308溫徹斯特彈藥作為.30-06的替代者,經過改進就是著名的7.62×51mm彈藥。這也是目前北約標準的中口徑彈藥,發射146格令(9.46克)彈丸時,動能為3352焦。

儘管7.62×51mm的彈殼比.30-06短了一大截,但因為化學工業的進步,更先進的發射藥還是讓這種彈藥有非常強勁的能量。這也造成了發射該彈的M14步槍很難進行可控的全自動射擊。

在越南戰場,當美軍遭遇發射中間威力M43彈藥的AK-47步槍之後,開始意識到之前的決定有多麼愚蠢。於是在一大堆民用彈藥中,選擇了.223雷明頓作為新型步槍彈藥,這就是後來的5.56×45mm彈藥。從兩者對比上看,美軍當時的決定實在是大膽得離譜。

而M16系列步槍用實際行動證明這種彈藥非常不錯,能與蘇聯7.62×39mm中間威力彈分庭抗禮。在發射45格令(2.9克)彈丸時,動能為1317焦。

然而,隨著戰場環境的變化,以及單兵防護水平的提高,5.56×45mm彈藥殺傷效果出現了問題。首先美軍在阿富汗戰場發現,雙方交火距離非常遠,超出了M16步槍的有效射程。其實這個問題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時就出現了,當時蘇軍採用的辦法是裝備SVD狙擊步槍作為班組支援火力。

美軍開始也採用了這個辦法,為班組增加了M14EBR步槍,希望增加中遠距離的壓制效果。但是效果卻不理想,要知道當時蘇軍面對的阿富汗遊擊隊裝備相對簡陋,而美軍面對的塔利班可不是當年那群遊擊隊能夠相比的。

另外,防彈裝備的普及,也讓5.56×45mm彈藥「有心殺敵無力打孔」。要知道,子彈的殺傷原理就是彈丸向目標傳遞自身的能量,如果連人員的邊兒都挨不著,怎麼能有殺傷效果?

美軍首先想到的就是裝備發射7.62×51mm彈藥的新型步槍,這就是FN SCAR-H步槍進入美軍特種部隊的原因。不過這樣一個步兵班組裝備兩種口徑的步槍(5.56×45mm和7.62×51mm)真的好嗎?一種能夠全自動射擊,卻打不穿敵人的防彈衣,另一種只能夠近距離打穿防彈衣,卻不能全自動射擊,實在非常搞笑。

很多人將其稱之為尋找「理想口徑」,殊不知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麼「理想口徑」,所謂的「理想」不過是滿足當下使用的需要。隨著需求的變化,以前的理想彈藥也會變得不理想,就好比5.56×45mm彈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輕武器彈藥的研製工作同樣要與時俱進,否則就會落伍。既然無法擊穿裝甲,那麼就是彈丸結構不行,換穿甲彈頭。於是美軍搞了ERP彈藥(增強性能彈藥),通過全新的彈丸結構來提升穿甲效果。

另一種思路則更加徹底,發射藥能量保持不變,以較輕的彈丸獲取較小的截面積,從而提升穿甲效果。這個方法在火炮上見得比較多,就是次口徑穿甲彈。在子彈上的表現就是6.5克裡德莫爾,這是該彈與7.62×51mm彈藥(.308溫徹斯特)的對比。

這是6.5克裡德莫爾彈藥與7.62×51mm彈藥的數據對比,號稱小口徑彈藥的6.5克裡德莫爾的彈殼底部直徑與後者完全相同。

通俗的說就是,6.5克裡德莫爾彈藥其實就是把7.62×51mm彈藥的彈殼進行再加工,將口徑縮小到6.5mm。通過幾乎相同的發射藥(兩者的動能分別為3290焦和3352焦),來推動一枚更輕、截面積更小的彈丸(8克),從而提升彈道性能和穿甲能力。對比一下5.56×45mm最新的M855A1穿甲彈數據(彈丸重4克,動能1843焦),完全被6.5克裡德莫爾碾壓。

從.30-06到7.62×51mm,再到5.56×45mm、6.5克裡德莫爾,美軍步槍彈藥的發展就是從大威力到中間威力,再回歸大威力的過程。起初是因為威力過剩無法全自動射擊,而後來是因為威力太小無法擊穿防彈衣。

儘管很多人抱怨6.5克裡德莫爾彈藥雖然性能出色,但後座力實在太大,但通過科學的設計,相信會有能夠滿足單兵需要的步槍和機槍。

回到開頭,俄羅斯研製中的OTs-124機槍不過是在發射一個「毛版克裡德莫爾彈藥」,其設計思想與美國的6.5克裡德莫爾彈藥相同。這樣的中口徑彈殼與小口徑彈丸結合的「混血彈藥」從表現上看非常搶眼,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絕地求生全軍出擊5.56mm彈藥介紹,5.56mm彈藥使用技巧
    絕地求生全軍出擊中子彈類型在遊戲當中是十分多的,不同的子彈也搭配不同種類的槍枝,而子彈是絕地求生大逃殺所有槍械的基礎,今天愛推遊戲網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下5.56mm彈藥以及5.56mm彈藥使用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咱先從彈藥說起
    之所以將其命名為XR-68,X為試驗型,R為步槍,68為口徑6.8mm。這就是XR-68使用的6.8舍伍德(Sherwood)彈藥,應該就是之前透露的XM11686.8mmGP,6.8×51mm。從照片上看,外形非常接近特種作戰部隊工業會議(SOFIC2019)上,西格紹爾公司展示的6.8mm混合結構彈藥。
  • 《逃離塔科夫》中的5種7.62x39mm步槍彈你認得全嗎?
    《逃離塔科夫》這個遊戲最大的魅力就是玩家可為自己的槍械搭配不同的配件和子彈,搭配的彈種不同,遊戲中的射擊精度、後坐力、穿甲能力、殺傷效能也不同,比起過去的射擊遊戲威力跟槍走,什麼槍就什麼威力的設定更有可玩性,也更考驗玩家的槍械彈藥知識。
  • 美國420發,俄羅斯500發,我國呢?
    而彈藥對子彈的意義,就如同人對食物的需求一樣迫切且不可或缺,戰前做好充足的彈藥儲備和補給工作,是保證士兵在戰場上能進行持續戰鬥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保障戰爭勝利的一個基礎條件,否則作戰能力再強大的士兵也難以大顯身手,更別提能將一場戰爭力挽狂瀾。
  • 國際聯軍在敘使用白磷?美軍方:彈藥符合國際標準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14日報導,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表示,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軍不會公開其在敘利亞所使用的彈藥,但這些彈藥都符合國際標準。    報導稱,五角大樓發言人表示,聯軍不會就其在軍事行動中使用的具體武器和彈藥類型作出評論。
  • 振國神器:PLZ-05式155mm自行加榴炮( 1 / 30 )
    和西方國家的52倍口徑155mm火炮相比,國產52倍火炮最大射程平均提高了近10km,幾乎相當於長身管155火炮興起時相對老式155火炮的技術優勢05式火炮的炮塔尾部中央是一個可拆卸的梯子,後面那個方型小門就是彈藥輸送車的補彈口。05式火炮配套的彈藥輸送車能夠向自動輸彈機直接補充彈藥,使火炮具備核生化等複雜戰場條件下的持續作戰能力[2] 。
  • 俄「陰間武器」KS-23霰彈槍為何使用報廢航炮炮管當槍管?
    但有這麼一種槍,它能發射霰彈,但使用23mm口徑線膛槍管,甚至槍管就是拿報廢的23mm航炮炮管鋸短後改裝的,這種粗暴狂野的槍械就是蘇聯/俄羅斯KS-23(KC-23)霰彈槍。在《逃離塔科夫》的新補丁中,這支槍被添加進遊戲,因其威力強大,還能發射亮瞎對手的閃光震撼彈,被玩家稱為「陰間武器」。
  • 口徑33.7mm,開一槍射手被甩飛,推薦兩人共同使用
    在槍炮領域,20mm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口徑低於20mm的武器屬於槍械範疇,比如HK416步槍(5.56mm)、M82A1巴雷特狙擊步槍(12.7mm);而口徑等於或大於20mm,那就可以稱為炮了,比如M61火神炮、AM-23航空機炮等等。
  • 單兵自衛武器彈藥爭鋒,三款手槍彈優選,五種步槍彈穿甲更優
    這裡先暫時不說步槍彈那而是說說響應北約AC225文件設計的彈藥,這類彈藥目前有三款,按研發時間由前到後排列分別是5.7x28mmFN、4.6x30mmH&K以及6.5x25mmCBJ:5.7x28mmFN彈是目前市面上有一定佔有率的一款彈藥,這款彈藥開發的最初原因是F.N.H.響應北約AC225
  • 「看槍分辨法」面臨失效 俄羅斯特種部隊使用AS-15步槍進行訓練
    這是一組俄羅斯國家安全局(FSB)所屬特種部隊訓練的照片。FSB下屬最著名的特種部隊就是「阿爾法」,但並不知道這支部隊的身份。使用的是AR-15系列步槍,只不過這是俄羅斯民企ORSIS的AS-15。串聯使用了紅點瞄準鏡和倍率鏡,護木前端安裝了雷射指示器,而摺疊準星安裝到了紅點瞄準鏡之前,顯得很特別。護木下方安裝了戰術燈,槍口裝置類似FNSCAR的樣式,槍託則是Magpul產品。副武器應該是ORSIS製造的格洛克手槍,俄羅斯特種部隊很少使用國產手槍,通常都是進口型號,以格洛克為主。
  • 男子將子彈誤當垃圾丟棄 被判非法持有彈藥罪獲刑
    後來,李某有事外出,遂交代陳某繼續幫忙清理柴房內外,有需要的東西可以帶走,並叮囑陳某清理時注意一下,柴房外的有些東西不是他家的,讓陳某不要拿錯了。意外的是,陳某在打掃李某柴房門前衛生時,又在柴房外的雜物堆中發現一塑膠袋的50餘發子彈。但陳某未將此事告知李某,隨後將該60發子彈帶回漢中市漢臺區某小區家中,長期藏匿在臥室儲物間紙箱子內,準備空閒時做個飛機模型。
  • 圖說:現代版「一窩蜂」40mm榴彈發射器一次發射18枚小口徑彈藥
    前幾個這樣做的,墳頭草已經三尺高了。這個美國「一窩蜂」其實就是一種轉換器,通過40mm榴彈發射器來發射.22LR彈藥。在美國大多數州,40mm榴彈發射器是可以合法持有的,可以在網上找到出售相應產品的製造商或槍店。擁有M203最大的障礙是價格,根據配置和類型,售價在1200~2500美元(約合人民幣7853~16361元)之間。
  • 步槍口徑有5.56mm、5.8mm、7.62mm,為何不取個整數?
    導語:步槍口徑有5.56mm、5.8mm、7.62mm,為何不取個整數?自從槍械誕生開始,就成為替代冷兵器作戰工具,後續戰爭基本都是以槍械主導,且不同的款式性能存在一定的差異,並且因為各國軍隊發展方向的不同,注重的點也不同,像美軍手裡的步槍要求全面性,俄式武器則是比較暴力,主要以高威力為主,並且採取的子彈口徑也有區別,一般分為5.56mm、5.8mm、7.62mm。
  • 「戰斧」 ——軍事史上最大的彈藥浪費!
    "戰斧" ——軍事史上最大的彈藥浪費! "戰斧"是一種噴氣式自行制導巡航飛彈,可在攜帶約400公斤爆炸彈頭的情況下以1000公裡的時速飛行約2000公裡。
  • 俄羅斯「挖土黨」賺到了,發現大寶貝,這次可不是彈藥頭盔那麼簡單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被稱作是戰鬥民族,在歷史上,也曾經發生過不少戰爭。戰爭結束之後,戰場上不可能一絲痕跡都不留下。曾經在當地的一個普通工地上,就有一位工人發現了戰機碎片,隨後,專家來到現場,發現戰機來自蘇聯時期,此外,還發現了一名飛行員的遺憾和遺物,這是離那場戰爭已經過去了77年。
  • 卡拉什尼科夫PPK-20衝鋒鎗亮相 口徑9×19mm 消音器成為標配
    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郊外「愛國者」公園舉行的「軍隊2020」國際軍事技術論壇現場,卡拉什尼科夫集團展示了最新研製的PPK-20衝鋒鎗。這種衝鋒鎗在今年7月已經亮相,口徑9×19mm,採用了新型的伸縮摺疊槍託、護木和小握把。從宣傳視頻可以看到,消音器成為標準配置。
  • 從名不經傳到全民偶像,俄羅斯總統普京究竟經歷了什麼
    然而讓人難以想像的是,2000年3月普京以52.94%的得票率,當選俄羅斯聯邦第三屆總統,這期間只經過了7個月,而這一切只源於一場戰爭,本期內容就跟大家聊一聊,車臣戰爭與硬漢普京的崛起。車臣共和國是俄羅斯眾多聯邦國之一,位於黑海和裏海之間的高加索北部,面積不過1.7萬平方公裡,人口不過120萬,但卻是世界上有名的彪悍國度。車臣人從來不肯向任何人低頭,早在史達林時期車臣就多次謀求獨立。
  • 彈藥儲備增至15天,印度兩線作戰意義在哪?15天後舉白旗投降嗎?
    印度陸軍的彈藥問題存在不是一天兩天了,畢竟以印度的軍工能力,要給130萬大軍備足彈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當印度與北方大國發生邊境對峙以來,印度的彈藥不足問題就被迅速放大了。 很多印度媒體爆料,印度陸軍克什米爾一線三個軍15萬人的彈藥只夠支持10天的作戰行動。現代化作戰條件下,印度居然只能為一線部隊準備10天的彈藥,簡直是貽笑大方。當然十五萬人的部隊確實不是一個小數目,但印度的軍工生產,後勤能力,運輸能力的落後便暴露無遺了。
  • 俄羅斯「幻影H」栓動步槍亮相 精度0.1MOA 科幻槍託全是稜角
    據俄羅斯Izvestiya網站報導,一款名為「幻影H(Phantom H)」的新型栓動步槍與公眾見面。據稱,這款步槍是一架名為定製槍械公司(Bespoke Gun)的俄羅斯企業研製的,顧名思義,這家公司專門從事定製款步槍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