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題
不知不覺在雲南快兩個月了,再走幾天就到貴州。將要離開,突感有些不舍。
今天的行程
日期:2020年12月17日,星期四。
路線:從個舊出發,沿著牛叉的一級公路到雞街鎮,然後沿省道經彌勒市到達竹園鎮。
裡程:99.86公裡,累計9429公裡。
累計經過縣市:115個
所見
騎出箇舊市就爬了一個小山坡,然後見到了個舊的礦區。
下了一個十幾公裡的大坡,就到了箇舊市的經濟重鎮雞街鎮。
公路兩旁林立著各種冶煉廠。不同的工廠散發著不同的味道,宛如七彩雲南。
路上還遇到了兩個從廣西出發的騎友,一位大哥,一位大姐,他們是到雲南避寒的。不過他們真來對地方了,全國到處是寒流,只有雲南是溫暖之地。
中途轉到開遠市,又一個漂亮的小城。
拜了弘福寺的關二爺!
開遠市有豐富的磷礦資源,所以雲南大牛雲天化在這裡紅紅火火的幹了起來,成為當地重要的一個經濟支柱。
突發奇想,走了一條小路,嘿嘿,一下子就來到了華北平原。這是彌勒市的重要蔬菜生產基地。
田地裡還有著農民們勞作的身影。
在藍天白雲的襯託下,我覺著這裡的景致絕不輸給元陽梯田。
騎了差不多100公裡,到了這個很大的小鎮,竹園鎮。看看人這街道,一塵不染真乾淨。
酸菜炒紅豆,相信大部分人沒吃過,但看著都流口水,絕對雲南特色。
騎記:雲南本紀一,縱情山水間
之前我對雲南的印象是那雲貴高原,高山林立,地無三尺平,還有那遍地是煙田,還有那婀娜多姿的美女們。到了雲南後,果不其然,這裡的山確實多,何止十萬大山,幾乎滿大街都是山,能在大山之間看見一塊平原,那是老興奮了。
剛到雲南的時候,其實非常討厭這裡的山。因為山越高,難度越大啊,我幾乎每天都要爬個大山,有的要爬升1千多米,整的咱這大腿非常痛苦。但隨著不斷深入雲南腹地,不僅腿漸漸適應了高強度的爬山,內心也漸漸開始喜歡這裡的山與水,所以在雲南到處亂竄,待了差不多兩個月。
有山有水,山水相映成趣,這是普世的美景所在。所以瀏覽自然風景,或那些熱門的風景名勝區,大部分都是山與水的組合。但在雲南,山多,水卻不那麼豐富。尤其是在滇中區域,還存在缺水的現象。就是因為水資源沒那麼豐富,所以在這裡,水真正能起到點睛的作用,有水的地方都成了熱門旅遊聚集地。
雲南的山多,又地處祖國南部,加之沒有過度的開發,所以雲南現在又成了中國的重要動植物資源庫。雲南的海拔落差非常大,西北部的迪慶地處青藏高原,是大藏區的一部分,這裡海拔能摸到4千米以上,最高點當然是梅裡雪山了。而南部則海拔走低,紅河州的河口縣海拔才90多米。由於深處亞熱帶,造就了雲南多樣化的植物群落,從北部的寒帶植物到西雙版納的熱帶植物,應有盡有。西雙版納州所處的熱帶雨林與鄰國的熱帶雨林,整體上構成了世界三大雨林帶之一,這裡的植物種類佔到了全國的40%多。要知道,自1970年以來,短短的50年,由於人類的活動和對自然資源的無度掠取,世界動植物種群已經消失了三分之二。所以,在雲南這些人跡罕至的大山中,所蘊藏的寶庫只有在人類認識到自己可能會毀滅地球時才顯得尤為珍貴。
不僅是地理差異導致的植物種群的差異。在雲南,你爬一座海拔超過2000米的山,更能感受到那植物垂直分布的奇觀。比如在版納州,四五百米海拔處,一片熱帶雨林景象,各種藤蔓植物攀樹而生。上到1000多米海拔,亞熱帶植物佔據了主導,這個高度最常見的植物就是芭蕉。到1800米海拔以上,你就能看到松樹等針葉林,還有代表寒溫帶植物的白樺樹。白樺樹在東北才經常看見,但在這熱帶高海拔地區,也有生長,很是神奇,不知道它們是怎麼偷渡過來的。
雲南的山水,麗江、大理自不必提,更有瀘沽湖、撫仙湖的靜謐之美。相比這些已開發的景區,其實走在山路上,細細品味沿途,那是一種更原生態的美。而且這種美,越是人跡罕至,越美的徹底。比如之前聞所未聞的哀牢山,本想去吃幾個橙子,但卻一路爬了2000多米。這山路上可能見不到幾個人,也沒有幾戶人家,但你處處能聽見各種鳥叫聲。時間趕得好的話,長臂猿們在深山肆無忌憚的號叫,準能聽的讓你心曠神怡,仿佛來到阿凡達的世界。
山上原始竹林在晨霧中若隱若現,冷風襲來便婀娜搖動。偶爾,見到潺潺細流從山上流下,可以品嘗一下,絕對是純天然無汙染。當然,還有那百米傾瀉而下的瀑布,幾百米開外便能聽到它的嘶吼聲。在山的深處,更有那幽深峽谷,步行其中,感受水滴滴到臉龐的清冽,吸吮那聚集負離子的空氣,絕不含PM2.5。
當一路爬到山頂,向下望去,那金沙江,或是瀾滄江,就在你腳下幾百米,甚至一千米之遙。舉目望去,能作何感受,或許你就是這山中的王,正在幽會那江中的龍。安靜的坐在路邊,叼上一支煙,極目遠眺江水,這時你和姜太公的唯一區別就是,他帶著草帽而你帶著頭盔。
在雲南,讓你縱情的不僅是那麗江和大理,那些費盡周折才達到的山水才是你肆意抒發情感的理想之地。所以,趕快練大腿吧,等直徑達到15釐米時,這裡便是你神遊而不歸的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