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阜陽師範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擬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學校
擬構建以工學為主體
經、管、文、藝、理、農、醫等多學科
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
初步擬定於2021年底或2022年初
正式向教育部申請轉設
8月29日
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塊諮詢
「阜陽師範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即將轉設為公辦還是民辦?
具體轉設安排及時間?」
中共阜陽市委辦公室
作了如下回復
網友,您好。您在人民網給市委書記留言諮詢「阜師大信息工程學院轉設」問題,阜陽市委高度重視,及時安排阜陽師範大學調查辦理。現將辦理情況回復如下:
阜陽市和阜陽師大高度重視信工轉設,積極加強統籌,按照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和部署安排研究制定了「信工轉設工作方案」和「重點任務推進清單」,並按計劃有序推進相關工作。
明確辦學定位、加強辦學指標建設、制定科學規劃是順利實現轉設的基本前提。市、校雙方已在充分調研論證和徵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科學制定了「師資隊伍建設方案」和「新學校教學單位與專業設置方案」。「師資隊伍建設方案」依託現有基礎,結合轉設後新學校辦學定位和學科專業建設規劃,擬通過穩定現有師資、培養高水平師資和分期分批引進優質師資等舉措,全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升辦學內涵和人才培養能力,切實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目前,信工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平穩有序開展,沒有因轉設工作而暫停師資引進和招聘。
「新學校教學單位與專業設置方案」的制定遵循了以下原則:一是緊緊圍繞新學校地方性、應用型、開放式辦學定位;二是嚴格對照教育部專業設置要求,響應省教育廳專業結構優化調整工作安排;三是緊密對接區域發展需求,服務阜陽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優化「554」產業布局以及加快「1+7」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平臺體系建設需要;四是與阜師大適度錯位發展;五是兼顧學校實際辦學能力。新學校擬構建以工學為主體,經、管、文、藝、理、農、醫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努力為區域發展培養更多有優秀的人才、提供更精準優質的服務。
關於轉設後新學校性質問題。經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和《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結合市、校實際情況,擬將阜陽師範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學校。
關於具體轉設時間問題。經查,根據教育部和安徽省有關獨立學院轉設文件精神和部署安排,經阜陽市和阜陽師範學院共同協商,初步擬定於2021年底或2022年初正式向教育部申請轉設。
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注和支持!如有疑問,請與阜陽師範大學轉設辦聯繫。
聯繫人:朱維林,聯繫電話:2596500。
7月份
阜陽市公共資源交易網公布了
阜陽師範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新校區)的
首批入駐時間和入駐人數
以及項目設計招標公告
預計2021年入駐首批學生
一期工程竣工交付後
2021年9月計劃首批入駐學生約3500人
關於工程分期建設的說明
(1)一期工程竣工交付後,將按年級入駐新校區,2021年9月計劃首批入駐2020級、2021級學生,共約3500人。
(2)一期工程應滿足3500名全日制在校生入駐,包含與之相配套的教學樓、實驗室以及行政用房、學生宿舍、食堂、圖書館(1座,館藏圖書容納數量約為120萬冊,同時包含必要的學術交流中心以及100-200人的中型會議中心)、室外體育場和部分配套經營用房(超市、理髮店、列印店)等,可以按照人文、經管、信息等不同院系統籌考慮單體教學樓,包含各院系實驗室、辦公用房和運動場所,實驗室建設要充分考慮專業特點和實際需要,預留併合理布置好水電線路等基礎設施。
室內體育館如具備開工條件可與一期工程同步建設,但應統籌考慮2021年9月首批師生入駐後,其施工對教學可能產生的影響。
建設位置
阜陽師範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用地範圍有所調整:
(1)項目選址四至範圍:東至規劃紫陽路、西至規劃玉簪路、南至國道345(阜臨路)、北至規劃探荷路。校區主大門應沿國道345(阜臨路)設置。
(2)取消選址範圍內部分規劃道路。取消規劃平湖路、規劃楓楊路和規劃宜遠路在項目選址範圍內的規劃。
(3)規劃探荷路北移。規劃探荷路向北側平移,確保校區建設用地總面積不低於66公頃(新校區選址範圍內不設置規劃市政道路)。
根據規劃用地布局圖
阜臨路以北總用地1519畝
其中高等院校用地925畝
科研用地167畝(兼容商業/居住)
道路、綠地127畝,學生人數1萬人
建設規模
規劃方案中增加科創中心建設內容
建築面積約不低於20000平方米
調整後建築總面積約34萬平方米
新校區在校生規模10000人
臨近阜陽西湖風景區,佔地總面積約1000畝
建設教學樓、實驗實習用房、圖書館
室內體育用房及配套附屬設施!
阜陽師範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未來可期!
信息來源:人民網領導留言板、阜陽市公共資源交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