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大調查:小學生們最不想聽的話有哪些?

2020-12-27 網易教育

最愛聽爸媽說「寶貝,加油」 最不愛聽「不準看電視不準玩」

「這道題講了這麼多次,你都還不會?」「你看看你們班上的同學,人家好乖。」「沒做完這個,不準出去玩……」這一幕幕,你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日前,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小學在全校三到六年級的學生中,進行了一場關於「我和爸爸媽媽聊聊天」的問卷調查,共收到3942份有效問卷,問題包括「你最喜歡/最不喜歡爸爸媽媽說的哪些話?」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今天可以看電視、手機,可以多玩一會」不出意料進入孩子最喜歡聽的話前三甲。

  聊天時間

  學校調查近4000名學生 僅有7%每天能和父母聊上1小時

這段時間,眉山市東坡區東坡小學的老師們都利用業餘時間忙著收集一份問卷調查,主題叫《你怎樣和爸爸媽媽聊天》。這份問卷調查看起來和學習沒有太多關係,問題有六個,也簡單:你和爸爸媽媽在哪兒聊天?一般一天聊多久呢?聊天的內容是什麼呢?你們聊天起衝突的原因有哪些?你最喜歡聽爸爸媽媽對你說哪些話?你最不喜歡聽爸爸媽媽對你說哪些話呢?

問捲髮下去,共收回3942份有效問卷,在整理結果時候,問卷調查的數據,有許多在老師的意料中,但也有數據讓老師也感到意外。在老師意料之中的是「你和爸爸媽媽在哪兒聊天」的數據,在問卷中,有70.20%的學生選擇了在家裡吃飯時,做作業及睡覺前;15.33%學生選擇了「在上下學路上聊天」;還有孩子選擇在車上、公園裡。不過,還有54名孩子直接選「只能通過電話和爸爸媽媽聊天」。

在聊天的時間裡,34.53%的孩子聊天時間在10分鐘左右;27.14%的孩子聊天時間在20分鐘左右;31.1%的孩子和父母聊天的時間在30分鐘左右;僅有7%的孩子每天能和父母聊上1小時及以上的時間。

  聊天內容

  聊得最多的是「學習及作業」 和孩子聊「夢想」的父母僅佔1.6%

那麼眉山的家長在與孩子聊天的過程中,主要聊什麼呢?

調查問卷顯示,67.86%以上的學生選擇了學習及作業;其次是行為規範、規矩,佔14.18%;聊生活和電視內容的,佔13.93%;最讓老師感慨的是,會和孩子聊關於「夢想」的話題的爸爸媽媽,僅佔1.6%。同時,調查問卷也發現,孩子與父母聊天過程中,起衝突、不愉快最多的原因,也是學習,佔43.33%;而佔據第二位的是「看電視、玩手機」,佔據19.17%;因為行為規範、調皮和父母鬧得不開心的,佔14.39%。

該校多位老師分析,在許多學校和家庭中,孩子的學習,都是排在第一位的。網絡上因輔導孩子做作業導致父母暴怒、崩潰的案例不少,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學習上孩子和父母容易起衝突。但韓偉傑認為,孩子不是一個學習機器,不能只允許孩子成功不允許失敗,也不能要求孩子必須按照父母的選擇來走,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學習的過程,經歷、閱歷等有時候比學業更重要。

劃重點

  孩子們最不喜歡聽的話 「不準看電視不準玩」排第一

東坡小學的調查問卷,還加進了「你最喜歡聽爸爸媽媽和你說什麼話?」

數據顯示,「不準看電視不準玩」這類命令語成為孩子們最不想聽的話,有24.83%的孩子選擇;「快去寫作業」「動作快點」等催促類話語,排名第二,令24.73%的孩子心生厭惡;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別人家的孩子……」也成為打擊孩子的重點語句,有22.14%的孩子不想聽父母將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成為孩子最不喜歡聽的話第三名。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發現,許多帶有「不」字且帶命令性的話語都成為孩子不喜歡的話:「不準看電視、不準玩,不聽話,不準吃零食,不要談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答案中,對「我不愛你」這句話很在意的,幾乎是三年級以下、年齡較小的孩子,而三年級以上的孩子,無一人選擇此答案。

東坡小學的老師們說,貪玩還是孩子的本性,如何在不壓抑孩子喜歡玩耍的本性中將學習、教育融入進去,需要家長在小細節上多下工夫。

  要記牢

  愛我你就誇誇我 最喜歡的話是鼓勵讚揚類

那孩子最喜歡聽到爸爸媽媽對自己說哪些話呢?

數據顯示,排名第一的,是鼓勵類,「寶貝,你有進步,加油!」、「你今天表現很好,繼續努力」、「我們支持你」這些溫暖孩子的話,讓33.92%的孩子打了勾。

都說貪玩是孩子的天性,排名第二的,正是玩耍類,有23.02%的孩子最想聽到父母說「今天可以看電視、手機,可以多玩一會。」排名第三的,似乎和「陪伴」有關,有17.92%的孩子最想聽到父母對自己說的話是「走,帶你買玩具;我給你買愛吃的;我們帶你一起出去玩。」

當然,對於表揚,孩子們也是樂意聽的,有13.99的孩子對「孩子你真聽話」、「你真是個懂禮貌的好孩子」等話語很享受。而喜歡「媽媽愛你」這句話的,只有3.9%,其中七成左右是三年級以下的孩子。

  家長感悟

  給她愛,也給她自主和平等的空間

一開始,有些家長沒有把這個問卷調查太放在心上,但孩子們調查問卷的結果一出來,許多家長傻了眼,有些答案完全出乎意料。一些家長看完問卷結果,就像洩了氣的皮球,在家長日記裡寫道:原來在兒子心中我們溝通如此少;孩子最受不了「快點,你最煩」這兩句話,值得我反省,我需要積極改正。

這些答案,就像一面鏡子,通過孩子和爸爸媽媽聊天這一個細節,照出了一個個家庭的問題。

當然,並非所有家長都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東坡小學二年級八班的楊雨彤的答案,基本都在她爸爸媽媽的意料之中。楊雨彤的媽媽韋益說,除了把楊雨彤當女兒,他們還把楊雨彤當成朋友,平均每天聊天的時間都在1小時以上,聊天的內容除了基本上的作業、衣食住行等,國家大事、社會熱點、夢想一樣不少。遇到節假日,他們全家會選擇外出旅遊、交流。就連楊雨彤爸爸和校友們外出打籃球,韋益也把楊雨彤帶上,讓楊雨彤發出驚嘆:哇,原來爸爸打籃球的樣子這麼帥。「我們家裡,給了她愛,也有自主和平等的空間。」韋益說。

韋益的朋友圈裡轉發有這樣一段話:「沒有生我的時候,你只是個女孩子;生了我之後,你才是媽媽。我今年8歲了,你當媽媽8年,所以你也8歲了。8歲的媽媽,還是小孩子,肯定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就像8歲的我,也總是有這樣那樣的毛病。8歲的媽媽和8歲的我都不夠好,所以要相互原諒。」

不過,楊雨彤也給韋益提出了意見:「媽媽你對我的照顧非常好,但能不能別動不動就生氣,你生氣的時候就像獅子,能溫柔點嗎?媽媽我愛你,你在我心中是最美的。」韋益深以為然。

專家觀點

  傾聽孩子的心聲並尊重觀點

  父母改掉「不」字開頭的「禁止」命令

雖然許多答案出乎家長意料,甚至讓一些家長有挫敗感,但家長們也並非沒有收穫,許多家長都在家長日記裡紛紛致謝老師,表示發放的問卷調查讓自己了解了孩子的真實想法。

5月13日,兒童工作獨立顧問、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兒童工作專家智庫專家楊海宇獲知此事後,在為眉山市東坡小學點讚的同時,他也表示,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兒童的觀點與意見,是童年應有之義。

楊海宇說,兒童不是思想不成熟,能力不足的人,兒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能力,並且與自己周遭的人,包括家長、教師、社區、學校等人與機構隨時發生著互動與交流關係。

在楊海宇看來,了解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溝通,了解他/她的心聲與思想,和兒童的交流互動,也是這樣。傾聽兒童的心聲,從兒童的視角來看成長、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這是極有建設意義的創新舉措。楊海宇認為,視兒童為一個獨立的、有自己思想、人格、行為特點和權益的個體,應該是現代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兒童工作的基本出發點。

楊海宇說,從調查的數據分析來看,家長應該在日常生活中規劃出一定時間,力爭每天能夠和孩子有充分的交流。交流的話題可以不僅僅限於學習的知識部分,還應該了解孩子一天生活的喜怒哀樂,在所有涉及兒童切身利益的各項生活和社會事務中首先傾聽兒童的看法和意見,並且在此基礎上與兒童合作進行回應。這樣,不但能幫助家長及時發現孩子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還可以給孩子提供適當的家庭和社會心理支持,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另外,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家長和教師需要轉變溝通的方式,從一味的「嚴格」要求與指正的態度向積極認同、發現與鼓勵支持態度進行轉變。

「我們希望孩子成長為自信、樂觀、開朗、好奇、好學而富有韌性的人,那我們就需要把日常與兒童交流和互動中的『不』字開頭的『禁止』命令給改掉。」楊海宇說,當孩子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時,家長需要以非評判的態度去聆聽,以包容的態度去了解並與孩子一起探尋後面的可能,並且和孩子學會通過協商合作的方式來面對差異和可能的衝突。只有家長改變了以禁止和打壓為習慣的態度,親子關係,乃至師生關係,才能有根本上的改善。楊海宇說,還有一點需要重視的是,需要以平等和尊重的精神去對待孩子。

東坡小學校長熊玉平的建議中,也有「平等」等字樣。她說,在聊天溝通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對等,什麼叫對等呢?舉了一個例子:大家溝通的內容是孩子們喜歡聽,願意接受的。「如果沒有與孩子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不可能讓孩子對你敞開心扉,怎麼知道孩子的心裏面到底是怎樣想的呢?」熊玉平表示,多發現自己孩子的優點,多些鼓勵少些責備,因為咱們的孩子,也是別人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本文來源:成都商報 責任編輯:鄒佩_NBJS8183

相關焦點

  • 眉山四千小學生問卷調查:你最喜歡/最不喜歡爸媽說哪些話
    日前,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小學在全校三到六年級的學生中,進行了一場關於「我和爸爸媽媽聊聊天」的問卷調查,共收到3942份有效問卷,問題包括「你最喜歡/最不喜歡爸爸媽媽說的哪些話?」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今天可以看電視、手機,可以多玩一會」不出意料進入孩子最喜歡聽的話前三甲。
  • 小學生安全教育調查問卷(學生版問卷模板)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小學生安全教育調查問卷(學生版)親愛的小朋友:您好!
  • 八種問題形式及其設計技巧 調查問卷設計 問卷調查資料
    多項目測量有哪些形式?(多選) 有禮貌努力獲得成功誠實幹淨清潔自我控制能力正確判斷能力可以與其他孩子友好相處有責任感為他人著想有好奇心聽父母的話 設置多項選擇題的一個潛在問題是,當選項列表比較長時,回答者可能沒有耐心看完全部選項
  • 問卷調查做好加減法
    然而,縱觀這些問卷,「籍貫」「民族」等基本信息始終是必填內容,同種類型的數據資料反覆填寫上報者有之,官兵填寫意見建議後得不到及時反饋者有之……正因如此,昔日最能「反映民意」的調查問卷在官兵眼裡逐漸變味,失去應有的功效,甚至成為「五多」面孔的一種呈現,難免為基層所詬病。
  • 問卷調查全流程:如何做好一次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作為收集信息和意見的重要手段,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非常普遍。在小學時,雖然不懂問卷調查是什麼,但一定填過「心理健康調查表」、「老師滿意度調查表」等表格。等慢慢長大了,我們從問卷的填寫者,變成了問卷的設計者。最典型的莫過於每年肝論文的時節,為了畢業論文統計數據,朋友圈、QQ空間以及各大聊天群中一定會出現「跪求填寫畢業問卷」的呼聲。當然,這些問卷都是簡單的收集數據。
  • 濟南市幼教培訓市場調查問卷
    見習記者 張琪       二胎時代,孩子各階段的教育培訓問題始終是市民關注的焦點,而早、幼教培訓更是讓許多家長們難以抉擇的環節。早教要不要上?英語要不要幼兒園就開始學?情商教育、學習能力培養有效果嗎?這麼多機構如何選擇?
  • 請聽我蔣|調查問卷自帶標準答案 我們更需要真實的民意
    歡迎來到《請聽我蔣》,我是老蔣。近日,一份徐州泉山區市民閱讀狀況的調查問卷在網上引發熱議,這份問卷一面是「考題」,而背面就是「標準」答案。比如,「您對2020年閱讀狀況是否滿意」,答案提示,請回答「滿意」;再比如「你區現有哪些閱讀場所?這些場所您使用過麼?滿意麼?」標準答案是「現有138個閱讀場所……泉山區圖書館非常漂亮,街道、社區書屋也很方便。滿意。」
  • 學又學大學生家教問卷調查分析:多數大學生有很大提升空間
    學又學大學生家教問卷調查在此之前,我們對所有在學又學平臺註冊的大學生家教們做了一個問卷調查 學又學家教平臺大學生問卷調查結果通過我們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點評:不管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獎勵式的引導學習,都是十分有效的。 5,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僅有28%的大學生做過。點評:我們不僅是教授某一個學科的知識,最重要是要教會孩子自己培養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讓孩子有自主學習的興趣。
  • 問卷調查|中國文化心理大調查第二期
    在全國各地老師和同學熱情、無私的支持下,「中國文化心理大調查」已經順利進行一年多了!第一期自2018年11月份開始至2019年6月底結束,共收集了30000多數據!問卷調查連結:https://cailab.wjx.cn/jq/45659270.aspx?source=xsxx_zhanghy本次大調查採集的被試群體主要為在讀大學生。
  • 調查顯示近一半小學生不想當班幹部 稱負擔太重
    漫畫 可樂最近幾天,微博上發起一場大討論:小學裡應不應該設班幹部?選拔班幹部,對孩子來說,是鍛鍊還是傷害?昨天,早報記者走進長壽橋小學,對兩個年級兩個班共59名小學生做了一個小型問卷調查。樣本調查:最受歡迎的同學都當過班幹部問卷共設置7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列出班上最受歡迎的同學。五(5)班的問卷中,得票最高的有兩位同學,都是27票。票數位居前5位的同學中,有兩名是班幹部,另外3名曾經做過班幹部。
  • 論文的調查問卷都是複製粘貼?大家的論文都是怎麼寫的?
    學生們在做論文調研時,用於學術研究的問卷,其真正目的是為了解科學和社會現象,為社會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有價值的學術參考,由此得出富有成果的學術研究論文。     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在寫論文和做其他調研常遇到的問卷問題,調查問卷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客觀現實,so合理運用調查問卷能讓你在最短時間獲取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情況。
  • 關於「小學生校內課後服務需求問卷調查」的結果反饋
    為了解我市小學生課後去向以及廣大學生家長對小學生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的認識與需求,開展此次問卷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反饋如下: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1、您的孩子就讀的年級? 政府和學校的責任佔23.08% 家庭自身的責任  佔7.69% 家庭、學校和政府共同的責任 佔69.23% 5、您認為影響學校開展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的因素有?
  • 調查問卷設計 步驟及如何確定應該搜集哪些信息
    在開始設計一份調查問卷時,可能會有一個階段,設計者對於應該詢問哪些信息,雖然有一些模糊的感覺,但是到底應該搜集哪些信息,自己設計的問題是否能覆蓋所有需要的信息
  • 一場對「問卷調查」的調查
    > 前不久,第73集團軍某工化旅組織一次問卷調查,竟有不少人交了「白卷」,有的一「􀳫」到底。 問卷對象無區分,官兵「不好答」 「我不是士官,『對士官隊伍建設有何建議』『你離一名合格的士官還有哪些差距』之類的問題,我實在不知如何作答……」前段時間該旅機關圍繞加強士官隊伍建設組織問卷調查,某連有幾名戰士交了白卷,這讓該連連長很惱火。事後,一名義務兵主動找到他說明情況。原來,問卷裡的題目本身站位點就是士官身份,作為義務兵,他們無從下筆。
  • 調查問卷的主要類型
    在上篇推文《調查研究法之——問卷調查》中,向大家分享了調查問卷的定義、特點和優缺點,今天我們來繼續了解調查問卷的主要類型。 在實際社會調查中,由於不同的研究者有著不同的調查目的、調查內容、調查方式和使用場景,因此,我們所採用的問卷類型也不完全相同。
  • 調查問卷「變臉」記:簡單打打勾為啥不行了?
    現場參與的官兵介紹說,不僅是題量大了、答題的時間長了,答題的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就拿「教育效果評估」這一項來說,以往只需選擇「滿意」或「不滿意」即可。這次問卷調查,參與官兵不僅要填寫個人對年度政治教育最感興趣的一課,還得給出自己的理由。拿到調研組下發的問卷,不僅是戰士們有些不適應,就連在基層摸爬滾打10多年的裝步營炮兵連連長於鵬飛也同樣感覺「新鮮」。
  • 問卷設計與分析系列(一): 問卷編制
    很多學生的畢業課題都離不開問卷,從本周開始,千山老師將陸續為讀者奉上《問卷設計及分析》系列文章。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獻法、實驗法、調查法和量表法。文獻法主要是是通過對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實驗法是通過做實驗進行研究,調查法是針對某一問題進行調查,可以分為訪談和問卷,而量表法則是通過量表或問卷進行,其中量表法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
  • 大學生生活消費的調查問卷模板,不會創建調查問卷的同學可以參考一下
    為了探究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對此進行了一次社會調查,以此了解大學生生活費消費的去向和方式;以及他們的消費中存在哪些問題和應該怎樣的去改進這些問題。我們以網上問卷調查的形式確定「大學生生活消費問題」為課題的社會實踐,其意義和目的在於通過對多省市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問題進行調研及調查、研究、分析。
  • 《小學生家庭教育狀況調查白皮書》發布
    近日,《現代教育報》攜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聯合北京地區多位專家共同推出了《小學生家庭教育狀況調查白皮書》,旨在為萬千家庭傳遞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及北京名校長名師的聲音,解決小學生家庭教育的痛點。權威專家團隊 科學採集小學生家庭養育樣本家庭是少年兒童成長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方式對少年兒童的成長尤為重要。
  • 民意測評問卷調查《問卷調查模板》
    一鍵創建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創建為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部分城市地區實施全面禁菸花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