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奮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之際,深圳高等教育發展傳來喜訊。11月27日,深圳技術大學舉行成立大會,市委書記王偉中出席並致辭。
王偉中在致辭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對深圳技術大學的成立表示祝賀,對國家教育部、省委省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深圳教育事業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當前深圳正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的重大歷史機遇,聚焦「五大戰略定位」,努力實現「學有優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強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更加需要一流高校和一流創新平臺,更加需要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希望深圳技術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人才第一」戰略,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推進產教融合發展,努力建設成為高端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前沿技術研發、人才創新創業的新高地,為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撐。
會上宣讀了教育部關於深圳技術大學成立文件,深圳技術大學校長阮雙琛及學生代表先後發言。阮雙琛表示,將始終牢記將技術大學打造成全國應用型高校領跑者和標杆的使命,在建設中與傳統研究型、綜合型大學「錯位發展」,努力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工匠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高水平工程師、設計師、精算師。
成立大會後,王偉中還前往校區考察,了解學校整體規劃、教學科研等方面情況。
深圳技術大學位於深圳市坪山區,是廣東省和深圳市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建設的本科層次公辦普通高等學校,致力於借鑑世界一流應用大學先進辦學理念和辦學經驗,打造國際化、開放式、創新型應用技術大學。2018年11月30日,經教育部批准正式設立深圳技術大學, 2019年9月,學校首年獨立招生錄取807人,招生的六個省份均高於一本線錄取。到2022年,學校擬開設專業39個,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藝術學、經濟學等5個學科門類。
市領導李小甘、高自民、王立新參加活動。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指出,
支持大灣區建設國際教育示範區,
引進世界知名大學和特色學院,
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今天宣布成立的深圳技術大學,
就是一所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建設的特色大學,
特在什麼地方,
一起來了解一下↓↓
深圳技術大學校址位於深圳坪山區石井街道。2019年7月部分投入使用,2020年全面投入使用,一期計劃投資約97億元。截至2020年,在校生規模可達5000人;截至2025年,在校生規模達2.5萬人,其中本科生1.9萬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3000人,留學生3000人。
深圳技術大學總用地面積253公頃。其中,一、二期用地面積155.72萬平方米,可建設用地面積128.85萬平方米,管理用地面積26.87萬平方米;遠期發展用地面積97.28萬平方米。
於深圳的高教圈而言,深圳技術大學是特別的存在——她是目前深圳唯一一所公立應用型本科院校。創立之初,它面向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高端產業發展需求,致力於培養高水平工程師、設計師等極具「工匠特色」的頂尖專門人才。
01
2016年,深圳技術大學依託深圳大學應用類專業籌建和辦學,成立深圳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02
2017年8月21日,深圳技術大學(籌)啟動校區揭牌;
03
2018年11月30日,經教育部批准,深圳技術大學正式設立。
2019年,深圳技術大學第一年獨立招生,廣東省內高於本科理科優先投檔線26分,一次性滿額投檔,其他省(區、市)理科類列第一批(重點批或本科批)錄取,辦學成績有目共睹。
深圳技術大學階梯教室。
學校以工學為主,根據《中國製造2025》與《深圳行動計劃》所涉及的11個領域,逐步發展理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目前設立中德智能製造學院、大數據與網際網路學院、新材料與新能源學院、城市交通與物流學院、健康與環境工程學院、創意設計學院、商學院、質量與標準學院、國際交流學院及工程物理學院等10個學院。
深圳技術大學不僅是一所新大學,
更是一所新型大學。
正如教育部批覆中說的,
深圳技術大學是依託深圳大學部分資源,
新辦本科層次的應用型高等學校,
主要培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應用型、
技術技能型人才。
那麼,它到底「新在哪裡」?
實現多個「第一」!
深圳技術大學幹了什麼大事?
深圳技術大學成為IEC在中國唯一聯合教育開發機構
深圳技術大學與IEC學院&能力建設中心籤署了合作宣言。深圳技術大學成為IEC在中國唯一的聯合教育開發機構,將與IEC學院&能力建設中心開展標準化教育聯合教學試點項目,就本科教育階段標準化教育、針對 IEC 國家委員會的教學合作項目研究、標準化教學包開發等方面開展合作。
據介紹,2019年3月7日,由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坪山區政府及深圳技術大學三方合作共建的質量和標準學院依託深圳技術大學正式成立。自成立以來,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坪山區委區政府等支持下,深圳技術大學積極響應三方關於共建質量和標準學院合作框架協議精神,穩步推進學院建設各項工作。為遵循國際化發展原則,積極引入國外質量管理和標準化教育資源,促進學院標準化教育與國際接軌。
深圳技術大學智慧教室。
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在中國籤署首個諒解備忘錄
今年10月23日,在第83屆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大會上,深圳技術大學、深圳市市場監管局與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順利籤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這是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在中國首次籤署諒解備忘錄。
深圳技術大學、深圳市市場監管侷促成了與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籤署首個在華諒解備忘錄。三方將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資源,制定培訓、測試等聯合工作計劃,同時共享信息和資源,尋求與離網太陽能領域內其他機構開展合作,從而共同引導、支持深圳相關產業提升製造符合國際質量標準的產品,服務深圳相關企業和產業「走出去」。
其實近年來,
深圳在推動高等教育建設方面取得了飛速發展,
也使得深圳成為新興的高校名城。
打造一流高等院校教育高地,
深圳一直在行動。
1
龍崗國際大學園
坪山將打造國際化大學園區
國際大學園效果圖
深圳國際大學園位於龍崗大運新城中部,這是全市唯一一個以國際高端教育引領、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重點區域。目前已聚集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3所高校。目前,正在籌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深圳市音樂學院及配套建設的科研共享中心及院土村等,深圳墨爾本生命健康工程學院也正在籌備中。
2
中科院深理工明年開始招生
建光明、西麗湖和寶安三個校區
中國科學院第四所大學、英文納入工作語言、本碩博一體化培養、探索建立學院/研究院/書院「三院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11月13日-17日在深圳舉辦的第二十一屆高交會上,中科院深理工首次面向公眾揭開神秘面紗。
近日,深圳先進院院長、中科院深理工籌備辦公室主任樊建平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透露了更多關於學校的信息。中科院深理工明年開始招生,建光明、西麗湖和寶安三個校區!
01
2020年開始招生,本科生在2000人以內
信息顯示,中科院深理工是由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政府合作,依託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建設的獨立設置的全日制高校,是中國科學院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科技大學(與上海市共建)之後的第四所大學。
樊建平表示,2020年,學校計劃依託國科大等有關高校,招收第一批研究生。「十三五」期間按程序向教育部申請,待教育部批准後開始招收本科生。
「『小而精』是中科院深理工辦學定位之一。」樊建平說。
「小」體現在學校規模小,計劃在校本科生規模控制在2000人以內,相比其他大學的本科生數量少,「學校將建立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最終實現全日制在校生規模10000人。」樊建平補充道。
其次,「精」體現在中科院深理工將打造科教融合、產教融合、粵港澳合作及國際化辦學、體制機制創新四大特色。體現在老師「精」幹,學生「精」明,對高質量科研環境的不斷追求上。
02
三分之一師資全球招聘,三分之二來自深圳先進院
樊建平表示,中科院深理工的教授三分之一將從全球招聘,另外三分之二將來自深圳先進院。
截至目前,在深圳先進院3000人規模中,已聚集600多名海歸,研究生導師300多名,課題組研究方向涉及生物醫學工程、腦科學、合成生物學、信息技術等各前沿領域,累積培養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735名博士後、7000多名研究生,為中科院深理工的師資隊伍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根據深圳先進院官方微信的信息,學校聘請人才不唯「帽子」論,重真才實幹,年齡可適當放寬。中科院深理工設置不少於300個教授系列崗位。首批面向全球引進約100名高端人才,包括學院院長、系主任、(講席)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
關於薪酬福利,中科院深理工將提供包括但不限於人才安居保障(人才穩定基金),全球高端醫療保障,家庭醫療/體檢,子女教育基金,商業養老保障等。
03
建設三個校區設置六大學科
中科院深理工將探索建立學院、研究院、書院「三院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突破傳統辦學模式。在領域選擇上,將在生物醫學工程、合成生物學、腦科學、生物醫藥、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先進電子材料六大前沿領域設置學科,並招收培養學生。
樊建平表示,未來學校將繼續在人工智慧、信息技術、生命健康、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創新創業等領域,設置相關學科專業,形成以理、工、管為主要門類的學科體系。
中科院深理工將設置三個校區,分別是:光明校區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西麗湖校區建築面積13.5萬平方米;寶安校區建築面積9萬平方米。
未來,
深圳還將在五個方面著手↓↓
01
加強高等教育統籌規劃。其中提到將優化高等教育整體布局,以團塊集群模式、加快推進高校集群發展,形成「一城多園」的辦學格局,實現大學、產業、行業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良性互動;高起點、高標準籌建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創新創意設計學院、音樂學院、師範大學等高校。
02
加快創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推進「雙一流」和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爭取深大、南科大儘快加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特別提到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紮實推進大科學裝置、省實驗室和國家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建設。
03
深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建立與國際通行做法接軌的高校聘用與薪酬標準,加快推進人員總量管理改革;深化科研體制機制創新,完善科研人員激勵制度;推進高等教育資源開放共享、建設「沒有圍牆」的開放大學。
04
擴大高等教育開放合作,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協同發展機制,推進政策體系有效銜接和融通,形成有利於灣區高等教育集群發展、協調發展、融合發展的教育生態;推進灣區高校合作辦學,聯合共建優勢學科、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共享資源平臺、共設實習實訓基地、互選課程、學分互認、教師互聘;探索引進世界頂級高校入駐大灣區、加強與世界一流高校合作。
05
爭當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圍繞落實高等教育辦學自主權,開展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爭取教育部支持,開展自主審核學位授權點,研究生招生計劃單列;探索新建高校本碩博同時起步,一體化培養;以應用技術型大學為龍頭,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大力發展本科及以上層次職業教育,實現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專業碩士有效貫通。
從深圳各所高校及深圳教育部門的火力全開,
可以看出深圳在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未來十年,
深圳還將投入巨資、
集中資源辦更多高水平大學,
力爭到2025年,
高校數量達到20所左右,
全日制在校生25萬人,
努力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強市。
為深圳點讚!!
內容來源:深圳發布綜合深圳技術大學官網、讀特、深圳新聞網、
壹深圳、深圳商報、 深圳衛視深視新聞、蛇口消息報等報導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原標題:《今天,深圳技術大學舉行成立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