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叫板郭沫若:他的字不叫書法,我夾根木棍寫得都比他好

2020-12-17 歷史文社

在近現代史上,郭沫若的書法,齊白石的畫,在書畫界內有著很高的評價。然而,此人竟敢叫板他們倆,要在書法和繪畫上與他們一較高下。此人是誰?什麼來頭?

自古以來,很多人認為書品和人品是密不可分的。書法是人品的外在體現,人品則是書法的延伸。古人論書時,往往會兼論人品,書法界還有「書如其人」、「心正則筆正」的說法。因此,古人很看重書家的人品,追求人品和書品的高度統一。

但是,書法史上卻出現了很多與這一追求相悖的例子,書法令人驚嘆,人品極為卑劣,甚至被人們詬病。例如宋朝的蔡京,他原本是「宋四家」之一。由於他的人品實在是太差了,人們就把他踢了出去,換成了蔡襄。還有明代的嚴嵩,近代的鄭孝胥,以及今天的主人公康生。

康生,山東諸城人。關於他的政治經歷,不多談。雖然他犯了不少錯,人品也不怎麼樣,但他的字和畫還是不錯的,註定要在中國書法史上留下他康生的名字。明朝的書畫家徐渭曾說:「高書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書。」恰好康生所練的書法屬於「高書」之一,他會各種書法,特別擅長章草,並自成一派——「康體」,堪稱大家。前清翰林院編修、著名文物鑑賞家陳叔通表示,當代有四大書家,分別是康生、郭沫若、齊燕銘和沈尹默。據說,康生曾送給劉少奇一面十四摺扇面,上面都是他用蠅頭小楷謄抄了劉少奇的書。

另外,康生還可以雙手寫梅花篆字,時常左右開弓,或者只用左手落款。對於自己的書法水平,他非常自信,甚至可以說是自負。他曾放言:「郭沫若那個字也能叫書法?我夾根木棍寫出來的字也比他寫得強!」雖說這是康生的狂言,但他確實有這個狂傲的資本。兩者的字比較起來,郭沫若的書法顯得有些媚俗。

康生之所以能在書法上有這麼高的造詣,與他的生長環境有關。他出身於一個地主家庭,家境富裕,也是書香門第。他從小受環境的影響,對傳統文化很有研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臨摹各個書法家的字,逐漸形成了屬於他自己的獨特風格。

除此之外,康生還善長鑑賞和繪畫,精通篆刻。他常常用「魯赤水」的名款作畫,叫板齊白石,似乎想要和其爭鋒。他擅長畫蒼松、菊花、墨荷。其作品《荷花》一經展出,就震驚了世界。荷葉參差錯落,荷花栩栩如生,備受稱讚。

相關焦點

  • 康生:郭沫若那字也叫書法?我用腳趾夾根木棍都比他寫的強!
    康生毫不謙虛,即興在上面認真寫著自己對待郭沫若的蔑視,比目魚同志:若論書法,我用腳趾夾根木棍都比郭沫若寫得強。康生和郭沫若的書法其實都屬於行草,但是康生要草的稍微厲害一點,如果書法上非要爭個高下,郭沫若的書法可能還能比一下。但是在畫作上,郭沫若與康生不可同日而語,康生的墨梅、墨荷、水墨山水清新雋永獨樹一幟,令人玩味無窮。
  • 康生:我夾根木棍,字也比郭沫若寫得好,看作品就知為何這麼說了
    不過這個說法未必是對的,歷史上有不少書法名家,但人品卻不敢苟同,從北宋的蔡京,到明朝的嚴嵩,到近代的奸臣鄭孝胥,筆墨在當時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且到了現代,也許每個人都聽說過康生,但你能想一下,他在書畫方面的成就並不小嗎?
  • 郭沫若最經典的4個字,寫出了書法藝術美,啟功稱讚寫得太美了!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聊起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小七最喜歡的書法家是書聖王羲之,他的《蘭亭序》被後人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在這些古代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 六旬大爺叫板邵巖書法,用注射器寫空心字實力打臉射書
    (第161期)——文/中弘有畫講六旬大爺叫板邵巖書法,用注射器寫空心字實力打臉射書本期導讀:中國書法是傳承千年的一種文化,更是我們中國的一張名片,古往今來眾多國家首腦拜訪中國之後,也都會送上一幅中國字畫作為禮物。
  • 康生繪畫叫板畫壇泰鬥齊白石,看他的畫與大師比那簡直不是等量級
    就現代畫家而言,最為著名的,要算是被譽為「中國二十世紀十大畫家」之首的齊白石,他在中國近現代畫壇中,堪稱大師巨擘,其風格獨樹一幟,其成就彪炳史冊。比如說他的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被拍出4.255億人民幣的天價。齊白石,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
  • 他毛筆正楷寫得很漂亮,硬筆書法寫得也很美,名字叫荊霄鵬
    在當今的書壇中,有這樣一年輕的書法家,他不僅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正楷,一手硬筆書法寫得更是令人叫絕,他就是田英章先生的入室弟子,名字叫荊霄鵬。他編著出版《毛筆課堂》、《規範字全掌握》、《書法等級考試教程》、《常用規範漢字》、《技法圖解鋼筆教程》、《我身邊的書法老師》、《小學生同步楷書習字帖》、《易錯字全攻略》等200餘種書法教材在全國公開發行。
  • 對郭沫若 李叔同 謝無量的書法不服氣?你真覺得你也能寫上來嗎?
    這幾天寫了幾篇有關郭沫若、李叔同及謝無量書法的文章,發表後各位網友的留言評論眾多,這些評論有的令人深感佩服,感嘆網友之中深藏有高人,他們對書法藝術的理解既專業又深入,其點評句句都能說到點子上。但也有一些網友的留言令人略感驚訝,比如,有網友認為郭沫若的書法與農民歌手大衣哥一個水平,還有人評論說,李叔同與謝無量的字,不如農村集市上寫對聯的,甚至有人留言說,他們的書法也就是小學生的水平。
  • 郭沫若兩個把2個「諸葛草廬」的「廬」字都寫錯了嗎?
    南陽的是假的,所以,郭沫若故意把南陽的諸葛草廬給寫錯了,這就是民間的不靠譜說法了。郭沫若先生自己就是一位傑出的考古學家,他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寫一個文物牌匾呢?對此,我們一點一點的說說。首先,我覺得,郭沫若先生寫錯「廬」字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小的。為了證明這一點。
  • 陳果夫的11幅書法真跡展,他的字寫得絢麗多彩,顏筋柳骨好書法
    陳果夫陳果夫的書法有古帖的風範,顏柳之精髓,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顏柳的影子,在書寫時略帶隨意落筆之姿態。細看陳果夫的書法的確是清秀俊雅,古韻氣華,是當今多數書法家不可企及的水平。可以說陳果夫的字端莊秀麗,剛健清雅,剛柔相濟,自然規整,落筆處見偏鋒,收筆時劍鋒所指,剛強中見柔順,溫婉中露銳氣。當然了在陳果夫那個人人都用毛筆的時代,寫不好毛筆字的畢竟是少數,更何況當時教學,寫好字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們今天看到袁世凱、徐世昌、陳果夫等人的書法的美妙,就不作為其了。田蘊章老師曾說民國時期的書法家的字遠勝於今天的書法家,因為那是一個毛筆的時代,是書畫的天堂。
  • 錢鍾書是書法大家?別恭維他了,他都不敢給陳寅恪墓題字
    和錢鍾書並稱「南饒北錢」的饒宗頤先生的書法造詣是很高的了,錢鍾書本人對書法也有一定的鑽研,可他所寫的字放在書法作品裡,實在是不敢恭維。這當然是出於對錢鍾書的尊重和敬意,錢鍾書一開始也欣然應允,但之後他還是婉拒了,原因是他覺得自己的字實在是不過關,在書信上寫寫就好,但可在墓碑上這種鄭重的場合,是駕馭不了的。在一些著作中,我們能看到錢鍾書的手稿,他平常所寫的字自是不算醜,但也平平無奇。
  • 他敢說王羲之的「字俗」,他的書法寫得怎麼樣?
    王羲之被人們稱之為「書聖」,其書法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但是這個人卻說他的字俗:「會稽內史負俗姿,字學荒疏笑騁馳,恥向書家作奴婢,華山片石是吾師。」敢對王羲之的字,做出如此評價的人,叫金農,揚州八怪之一,他的書法長這樣。
  • 「山東博物館」被認錯,說明郭沫若書法差?專家:普通人不懂書法
    因為題字經常被認錯,從而使大眾覺得題寫者的書法水平有問題,這大概也是大多數普通人都支持換匾提議的原因,所以在換匾提議一經公開,全網都是一片沸騰,大家也都是信心滿滿:換匾呼聲這麼高,這次總該換成了吧!
  • 書法學得不少實用卻很糟糕 如何把字寫好是個問題
    浙江在線03月10日訊姚曉芳和餘根龍都是市區金師附小的教師,他們的一手好字讓學生很喜歡。他們說,每個人都不是天生會寫好字,好字都是練出來的。當年他們考進金華師範學校,寫字是主課,練得很勤,晚自習、選修課經常用來練字,畢業的時候,才進了市區重點小學。
  • 郭沫若:《蘭亭序》是王羲之的翻版。文章不是他寫的。你怎麼看
    到了南宋,有人開始質疑《蘭亭序》是不是王羲之寫的?宋代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所以對文學的研究和發展比其他朝代略為細緻。梁武帝時,他收藏了王羲之的書法270多卷,提到了黃庭、月儀、高士,但沒有提到蘭亭。對於如此喜愛王羲之作品的梁武帝來說,為什麼不提王羲之的大作呢?
  • 寫字好的不一定書法好,書法好的一定要寫好字就好
    今天我們來簡單地談談寫字和書法有什麼區別。我們都是寫字就把字寫好寫規範,楷書有楷書的樣,行書,草書就有該有的樣子。書法是寫字的基礎上多了一個「法」,即規則,寫字通過一定的規則,再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就稱為「書法」。而寫字只能說是學習的一門文字。而書法講求的是意境,在為字體作更高層次的藝術升華,給人一種美的感受。
  • 小學「書法」俘獲老師歡心,寫得一手好字,成績起碼提升百分十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更是傳承了幾千年,作為中國人,字代表的一種文化傳承的精神,而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都不會寫字了,連學生寫的也是鬼畫符一般的,錯字連篇。很多家長從來不關心,認為只有成績好,其他都是小問題,畢竟現在這個高速發展,講究快的時代,人心浮躁,網絡發展的衝擊,覺得機器能代替的事,想要什麼字體都可以,沒有必要寫的一手好字。正是因為大人有這種思想的影響,那些不重視寫字文筆的重視,才會讓孩子與孩子之間有很大差距。
  • 郭沫若不愧為書法高人,深得魏碑楷書精髓,兩個字就值1000多萬!
    當代人學習書法喜歡從唐代楷書開始學起,並且很多人以為這就是書法的基礎了,其實不然,書法的基礎並不是指某一種書體,而是指的一筆法為核心的一系列結字章法變化的技巧。單純將楷書作為書法的基礎的人,可能一生也能以練好楷書。
  • 汗顏,一個荷蘭人書法寫得比咱都好!
    他給沈尹默先生寫的這幅書法,至今掛在沈家故居,落款為「荷蘭高羅佩」。中國漢字的難寫程度非常大,很多的外國人也「寫」得出來不錯的漢字,不過,他們是用畫畫的方法,一筆筆描出來的,可是,高羅佩的漢字卻真的是寫出來的!
  • 郭沫若的字怎樣?為何爭議那麼大?啟功:把中國銀行看十遍,就懂
    書法是我國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術,熟知的書法家有王羲之,歷經了成百上千年,他的字仍然看不膩,卻是越看越耐看,越看越能品味出別樣一種境界。歷代文人,都會寫字,文作得好,字寫得卻也不差,他們都以寫出一手好字而洋洋得意,這就是所謂的「字如其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