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孩子的每一個假期都被各種興趣班霸佔。舞蹈、書畫、樂器和各種科目的補課班。家長為了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時間金錢都是毫不吝嗇。
經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調查,七成以上的家庭給孩子報過教育類的興趣班,花費佔比一成以下。調查表明,家長在給自己的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非理性因素佔了上風,七成以上的父母會出於自身的擔憂給孩子報興趣班,六成以上父母把給孩子報興趣班看作自己的責任,近四成父母怕自己孩子落後於人而選擇了興趣班。
在這種大環境下,興趣班就並非出自興趣而報了,很大程度上是家長出於各種目的而報,孩子本身並不一定有多大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上興趣班就是浪費時間和經歷,並不會有多顯著的效果。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不僅浪費錢還沒啥效果!
1、孩子不感興趣的培訓班
家長總是會出於自身意願給自己的孩子報一些興趣班,極有可能是彌補小時候的沒有實現的願望。比如,父母小時候喜歡舞蹈,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學習,那麼他們就極有可能給自己的孩子報舞蹈班,讓孩子實現自己的願望。還有一種可能是出於自己的虛榮心,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樣,也想讓自己的孩子怎麼樣。
如果家長選擇興趣班不是出於孩子的意願,孩子就會有一種逆反心理,沒有學習的動力,孩子就不太可能學習好這門興趣班,最終的結果就是浪費家長的金錢,浪費孩子的時間和精力。
朋友家的孩子就是如此,媽媽認為彈鋼琴的女孩子有氣質,就給孩子報了鋼琴班,孩子被逼去學,雖然坐在鋼琴旁但是學習的東西就是不往腦子進,經常被老師罰,孩子也慢慢變得不再活潑了。父母見到女兒這樣也是非常的心疼。由此可見,家長報興趣班的時候一定要出於孩子的興趣,不要罔顧孩子意願。
2、孩子在課堂上學習的學科
家長往往會出於讓孩子取得優秀名次的目的,為孩子報一些補習班,想讓孩子趕超其他人。假期的時候,家長會給孩子報名學習下一學年的課程,數學、英語等等。或許在開學測試的時候,會有一些效果。
但之後的效果會越來越差,因為孩子學習過這個知識,在課堂上聽講的時候就不會認真,也不會及時鞏固,造成了成績好的假象,一旦依賴補課班,就會變成一個死循環。如此,孩子的成績不會好。
3、不必給孩子報英語補課班
李玫瑾教授個人認為報不報無所謂,每天家裡放錄音機,營造一種英語的學習環境,也可以學好英語。我個人非常贊同這個觀點,在小編考級的時候,每天耳機裡都放著英文聽力,有一個英語氛圍非常重要。個人建議,如果家長有能力,可以每天都和孩子用英語溝通。
那麼應該給孩子報什麼興趣班呢?
教授說過,給孩子報班,要做到東京相交,就是你報的班有一個是可以安靜坐下來學習的,另一個是可以讓孩子玩的。很多家長都不了解這一點,一線城市的家長會給孩子報非常多的培訓班,把孩子的課餘時間全部排得滿滿當當,這會讓孩子非常疲憊。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是一本為小學的孩子量身定做的書籍,書本中詳細介紹了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不同變化,為家長提供解決方案。
小學六年是孩子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家長要抓住這個時期,錯過了不能回頭。如果您的孩子也在上小學,並且您不知道該如何更好的管教培養孩子,那您一定需要這本書,這會給您很大的幫助。
家長在給孩子報培訓班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自身意願,不要因為自身原因,給孩子報興趣班來彌補小時候的遺憾,或者因為虛榮心,認為別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要有才去給孩子報興趣班,報孩子真正有興趣的培訓班,才能讓孩子在快樂之餘真正學到東西,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