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盱眙縣針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主動作為,精準施策,打出惠企暖企組合拳,按下「快進鍵」,黨員幹部、志願者奮戰一線,精準、穩妥推進復工復產,把各項政策真正落到實處,力爭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就業不用去遠方,「線上春風」暖民心
「求職何必去遠方,家鄉就是好地方,沒有疫情心不慌!」最近,盱眙招聘微信公眾號裡發的宣傳引導語,深深打動官灘鎮古河街道居委會高海軍的心。
今年40歲的他,常年在外地做機械維修工。父母年歲已高,2個小孩都在讀書,加上今年疫情,他不想外出打工。通過「線上求職」得償所願,找到一家和自己特長相符且工資待遇都不錯的企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為切實服務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發展所需、民眾權益保障所急,該縣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疫」,採取24小時調度、全員摸排了解企業用工需求和招工缺口意願,將春風行動線下招聘活動轉為線上招聘,開展無「線」職位,你我「指」間線上招聘活動。通過微信公眾號和人社部門相關平臺推送企業招工信息,提供求職招聘、就業登記、合同備案、參保繳費全流程網辦用工服務。
縣人才服務中心做好企業和高校的「娘舅」,在疫情防控期免費為全縣有招聘人才需求的企業提供線上服務,採取網絡對接和遠程服務等方式,確保人才招聘服務不斷線、不打折,實現「空中加油」。主動搜集企業需求信息,積極聯繫高校,將企業需求信息發送給高校。求職者只要選擇適合的崗位,發送簡歷到企業指定郵箱,企業收到簡歷後及時予以反饋,不用見面,一部手機即可在線上完成求職招聘。
目前,清陶能源、都梁礦業、文旅集團等7家企業提供招聘崗位和方案,參加江南大學、南京工程學院、淮陰師範學院、宿遷學院以及東北五大高校等學校2020屆畢業生春季網絡招聘會。
盱眙縣人才服務中心到企業調研高層次人才需求。
駐廠包聯全程管,復工復產企安心
走進位於淮河鎮的江蘇天源服裝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聲隆隆,一臺臺噴水織機高速運轉,戴著口罩的工人在生產線上有序操作。公司總經理侯孝強說,自復工以來,1000多名員工加班加點,如期實現向阿迪達斯供應節後第一批貨源的計劃。
復工就是穩就業,復產就是穩經濟。該縣派出黨員骨幹做企業「店小二」,駐廠包聯促生產,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集中火力開啟「兩手抓」硬核模式。從復工前摸底調研、復工中精準指導到復工後跟蹤幫扶,企業有一個困難,就幫助解決一個困難。用實際行動把為企業排憂解難作為黨員冬訓的「練兵場」,不斷踐行初心使命,讓黨旗在「疫」線高高飄揚。
緊張有序的生產場景,在全縣工業戰線上隨處可見。座落在盱眙經濟開發區的江蘇新海電子製造有限公司,去年生產1.5億隻打火機和3億套噴霧器。如今到處是防疫宣傳標語的公司內,743名工人在各個車間身著工服、戴著口罩忙碌著。作為當地用工人數較多的外貿出口企業,13日復工至27日,半個月連續生產的310萬隻打火機、890萬套噴霧器,已發往歐洲等海外市場。公司總經理龔武強說:「前期雖然受到疫情嚴重影響,但我們仍然有信心完成全年2.6億隻打火機和3億套噴霧器的生產任務,爭取實現銷售額超3.5億元。」
「硬核」政策及時雨,中小微企業更放心
「真想不到,1月份繳納的職工社會保險費,你們已經全部退給我們,感謝政府幫助我們減輕負擔,讓我們樹立復產達效信心!」盱眙藍信製衣有限公司劉總對該縣人社局主要負責人說。
該縣優惠政策和服務舉措為戰「疫」按下「加速鍵」。讓企業發展吃下「定心丸」。早在2月5日,該縣就出臺暖心政策《關於應對疫情影響支持全縣企業發展的十二條意見》,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3月12日,淮安人社發布《關於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政策有關事項的公告》,要求2020年2月至6月,免徵中小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免徵按單位參保的個體工商戶三項社會保險僱主繳費;2020年2月至4月,減半徵收大型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其他參保單位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縣社保基金管理中心迅速落實社保費免繳政策,3月14日,3月15日,加班加點,對全縣在疫情期間社保繳費企業進行認真梳理,對已繳費的359家企業430萬元作退費處理,有力幫扶企業發展。
盱眙縣社保中心工作人員加班加點落實企業社保政策。
點面結合,技能培訓真貼心
「陳總,您的高級證書已經可以網上列印,或者等紙質證書到了再通知您來取。」該縣人社部門職建科工作人員,疫情期間電話聯繫淮安市首個鄉土人才高級職稱證書獲得者陳昌林。
提升職工技能,是增強就業競爭力,降低失業風險的創新舉措,也是落實技能強國戰略,助力建設知識型、創新型、技能型勞動者大軍的積極舉措。該縣為全力推進技能人才培養,做到培訓標準不變、培訓質量不降、學習收穫不減,在疫情防控期間,暫停線下舉辦的各類培訓活動,鼓勵企業在疫情期間依託「學習強國」技能頻道、「中國國家人事人才培訓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網」、「中國職業培訓在線」、「就業創業和職業培訓在線」、 「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人才網上學習平臺」、「淮安就業」微信公眾號「——線上培訓」等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平臺,組織勞動者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
該縣積極引導企業根據用人需求,對技能崗位工人自主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在企業以「名師帶徒」的模式進行培養指導,實現「招生即招工、上課即上崗、畢業即就業」,學員的技能水平、職業素養、崗位能力都得以充分鍛鍊。藉助盱眙技師學院這一平臺,積極利用現有培訓資源,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產業工人大軍。鼓勵楚東職業培訓學校等民辦機構開展育嬰師、保育員、月嫂等技能人才培養工作,支持社會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通過「以師帶徒」、「導師授業」等形式,圍繞市場需求,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縣內企業和勞動者以工代訓,對開展崗前(轉崗)培訓、以工代訓的企業和人員,通過培訓審核後,按規定給予相關培訓補貼。
「十三五」以來,每年培養技能人才2500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全縣高技能人才總量達1.5萬人。「嵇士友工作室」獲批淮安市技能大師工作室。淮河化工、健力鋼管等5家企業成功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評價,培養技師63人,高級工236人。陳昌林、王兵分別獲批省市企業首席技師,陳昌林獲得淮安市首個鄉土人才高級職稱證書,李榮榮同時獲批省市企業首席技師。
「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科學精準、統籌推進,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市委常委、縣委書記梁三元說。
春光和煦,萬物復甦。生產線上、返工路上,盱眙黨員幹部抓實抓細,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護百業走向欣欣向榮。(作者:廖虹雨 高玉飛 胡茂新 作者單位:江蘇省盱眙縣人社局)
原標題:《【亮點】江蘇盱眙:按下復工復產惠企暖企「快進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