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和windows系統磁碟分區不一樣。在windows系統我們通俗地稱C盤、D、E、F盤等。但在linux系統換了叫根分區(/),啟動分區(/boot),交換分區(/swap),家目錄分區(/home).文件匯出分區(/repout)等。這些都是在安裝系統之前規劃後,並在安裝系統之時依系統的需要進行劃分區。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清理分區文件的方法。其實是很簡單的,不就是一個命令的事嗎。比如我要清理/repout分區的文件,進入到對應分區,然後命令行清理即可。如下:
#cd /repout
#rm -rf
沒錯,這個是完全可以達到清理repout分區的文件。
但如果我們想按時間的順序,篩選時間久遠的文件進行刪除,又該如何操作呢?
我們可以先把分區的文件按時間排序,然後刪除前1000條記錄。
首先,進入到需要刪除文件的分區,如:cd /repout
然後可以查看到這個文件內的文件數量,一共有10萬筆。
其次,我們還要按時間進行排序,命令:#ls -lrt
最後,綜上所述我們要在/repout分區按時間刪除前8000行記錄。如下命令實現。
#ls -lrt| awk '{print $9}'| head -n 8000 | xargs rm -rf
其實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自己去嘗試一下。沒有統一的標準。能達到目的就行。我這裡也只是拋磚引玉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不一定適用每一個人。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