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三伏天,氣溫持續升高,皮膚細嫩的小寶寶,很容易因為出汗比較多,而出現長痱子的問題,讓很多家長頭痛不已。
執筆:安野風
編輯:安野風
定稿:歐陽比文
夏天寶寶起痱子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問題,一般家長都會在寶寶洗澡之後,塗點痱子粉,過段時間就好了。
糊塗媽媽把溼疹當痱子,怎麼塗痱子粉也不好
小喬是個新手媽媽,四月份的時候順產生下一個兒子,一直一個人在家帶娃,每天雖然很忙碌,但看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她也覺得很幸福。
前段時間,天氣越來越熱了,小喬發現寶寶的耳後長了很多小紅點,也沒多想,就覺得夏天了長的痱子。
讓老公下班的時候買一罐痱子粉,每天都很用心的給寶寶擦,但過了一段時間,並沒有得到緩解,反而越來越嚴重,臉頰上也是一大片。
小喬以為是痱子粉不好,還埋怨老公為了省錢,給寶寶買便宜的痱子粉,又讓老公給買別的牌子是試試。
結果寶寶的「痱子」並沒有好轉,甚至額頭上都起了小紅點。
後來還是嫂子提醒,「別是溼疹吧,這麼長時間了,不行去醫院看看!」
夫妻兩個人帶著孩子去了醫院,還真是溼疹。小喬老公覺得自己終於「沉冤得雪」了,之前寶寶一直不好,他也著急,還被老婆冤枉。
後來醫生給開了塗抹的藥膏,小喬按照醫生的話,細心給寶寶做護理,過了一段時間,總算是消下去了。
痱子和溼疹不仔細看都是紅紅的一篇,很容易被新手爸媽弄混,但兩者有很大的差別。如果不能區分,護理的不當,可能會越來越嚴重,讓寶寶多遭不少罪。
如何區分溼疹與痱子呢?
溼疹和痱子雖然乍一看差不多,但仔細了解,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想要區分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只要了解這五點就可以了。
1)「冒」出來的速度不一樣
溼疹與痱子「冒」出來的速度上有著明顯的差別,一般溼疹都是幾顆幾顆,比較平緩的「冒」出來;
痱子往往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冒出來的,等發現的時候已經一大片了。
2)產生的原因不一樣
溼疹才生的原因,是由於過敏,是對物質過敏的一種反應,還有可能是遺傳引發的皮膚問題;
痱子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天氣炎熱,寶寶的汗腺分泌旺盛,但由於所處環境的空氣流通性不好,出現汗腺堵塞,由於汗腺駐留皮膚,出現的急性炎症,表現就是痱子。
3)皮膚狀況差別大
寶寶如果起溼疹的話,皮膚上會看起來比較缺水,看起來像是上面結痂了一樣;痱子就不會出現這種皮膚乾燥的問題。
4)出現的季節有區別
由於溼疹的病因是由於過敏引起的,所以發生的時間不受季節的限制,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現;
痱子主要是由於氣溫過高排汗不暢引起的,主要出現的季節是夏季。
不過也有例外,閨蜜曉娜坐月子的時候在冬天,北方的冬天房間裡比較暖和,孩子姥姥怕孩子冷,總是捂的很厚,然後孩子在大冬天被捂出了痱子。
5)生長的位置不同
想要判斷孩子起的溼疹還是痱子,從位置來判斷,也能夠明顯區分。
溼疹一般多出現在臉部周圍,主要是耳後、臉頰、額頭,嚴重的可能會蔓延到胸部和上臂;
痱子一般出現在寶寶身體愛出汗的位置,像是頸部、枕部、胸部、背部還有肉肉堆積的地方。
寶寶長溼疹和痱子護理時要注意什麼?
① 溼疹的護理方法
溼疹的話需要多注意,如果護理不好的話,很容易復發。在飲食上也要多注意,最好不要吃海鮮、牛奶雞蛋一類的高蛋白的食物,了解寶寶的過敏源,儘量避開。
寶寶長溼疹的時候要注意這三點:
☆ 注意寶寶的指甲長度,及時剪指甲,以免寶寶抓破造成感染。
☆ 注意室內的舒適度,溫度不宜過高,最好給寶寶穿柔軟吸汗的棉質衣物
☆ 儘量讓寶寶少食用蛋類、奶類、海產品還有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是母乳餵養的話,寶媽也要注意,在寶寶溼疹期間,減少這類食物的攝入。
② 痱子的護理方法
因為痱子主要是由於排汗不暢引起的,對於環境的溫度也要多加注意。
☆ 室內溫度不宜過高,要注意通風,不要給寶寶穿太多,按照實際情況及時增減衣物,勤換洗;
☆ 洗澡的時候要多注意,選用寶寶專用的沐浴露。洗完澡,等皮膚乾爽之後,可以在寶寶的膝蓋窩、大腿根部、腋下和頸部適當的塗抹痱子粉,進行護理;
糖果愛嘮叨
新手爸媽只有區分了痱子和溼疹,才能夠對症下藥,更好的護理寶寶,讓寶寶的皮膚儘快恢復,溼疹的恢復期相對長一些,家長要多一點耐心。
糖果互動:你的寶寶有痱子或者溼疹的問題嗎,都是怎麼護理的?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