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鬥獸場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是古羅馬帝國和羅馬城的象徵,也是當今世界八大名勝之一。
這裡曾是古羅馬時期皇帝、王公、貴族觀看角鬥士與猛獸搏鬥的地方。除了鬥獸外,還可以舉行各類競技比賽、歌舞和閱兵。
羅馬鬥獸場歷史悠久,公元72年,維斯巴西安皇帝為慶祝徵服耶路撒冷的勝利,強迫8萬名猶太俘虜修建了這座鬥獸場,工程歷時8年,於公元80年落成。距今有近2000年的歷史了。
鬥獸場以龐大、雄偉、壯觀著稱於世,佔地約2萬平方米,相當於一個足球場那麼大。看臺分為3個區。一區是皇帝和貴族的座席,第二層為羅馬高階層市民席,第三層則為一般平民席,可容納觀眾5萬多人。
鬥獸場工程竣工時,統治者組織5000頭猛獸與3000名奴隸、戰俘、罪犯上場表演,持續了100天,直到這5000頭猛獸和3000人同歸於盡。 這種盛況也只出現過這一次。
角鬥場能舉辦多種娛樂活動,最常見的是狩獵表演、接下來是著名的角鬥比賽。
由一名角鬥士對一隻猛獸面對面單挑性質的角鬥很少見,原因很簡單,人根本不是猛獸的對手。即便角鬥士用短刀或者短劍刺中了猛獸,也很難造成它們嚴重傷害。
而猛獸只要撲倒角鬥士,基本上比賽就結束了。 所以狩獵表演才是最常見的表演形式。它即保證了表演的精彩,又不至於雙方實力太過懸殊,擁有很高的懸念性和不確定性,這都是吸引觀眾的法寶。
角鬥士是人與人的對角,他們由國家管理,身份並不一定是罪犯或者奴隸。他們是有一定地位的奴隸。
因為培養一個角鬥士需要很多的投資,所以他們的生命也是受到珍惜的,不能隨隨便便就死掉。 也許你不會相信,角鬥士是可以在戰鬥中投降的,輸的一方也不一定被處死。
狩獵表演才是人與獸的對決。一般是三到四個手持兵器的奴隸與一隻猛獸的對決。奴隸們有持弓的,有持矛的,也有持短劍的,他們有很大的機會殺死猛獸。
獸刑處決並不是表演,而是真的處決罪犯,只不過行刑者由動物擔任。 鬥獸也不一定完全是鬥猛獸,畢竟猛獸的價格不菲。
斑馬、鴕鳥、長頸鹿、羚羊都是常見的角鬥對象。 一隻發怒或者急於求生的公鹿,傷害力比不在狀態的猛獸差不了多少。
而且它們的對手往往只有一到兩人,所以精彩程度有時會超過與猛獸的角鬥。 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大片《角鬥士》,比較真實地還原了這段歷史,有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絕對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