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高考分數一出來網上就有人在問:「杭州怎麼辦?」
引發爭論的就是這張傳來傳去的圖:
其實去年鎮海裸考前十有八人的時候也是這種聲音不少。
再往前看每年出分之後的一兩天網絡上都是被外地考的好,杭州考的不好的聲音所佔據,而由此引發的就是隨之而來的有人開始研究「杭州為什麼沒考好?「然後進行各種歸因。 。。
其實如果一直以來關注教育的應該知道:近些年來,在高考出分的這一天,從來就不是杭州高中刷屏的時候,特別是每年的裸考前十,沒有或者一兩個都是常規情況,根本不存在比往年差的問題,去年前年也是這樣呀。。。
其實如果今年2020的帖子可靠,那麼今年還有淳安和富陽拿下來第2和第7,這也是杭州地區的考生。貌似比去年的前十中1個還有進步?
當然肯定有人會覺得靠淳安和富陽拿下來第2和第7,那主城區是不是不行呢?鎮海之與寧波好比富陽之與杭州,按照這樣來說的話也很有趣,如果除去鎮海,寧波主城區行不行呢?
那麼杭州主城區高中到底行不行?雖然在裸考中每年都沒有驚人的具有傳播效應的個體消息出現,但是在每年高考實際錄取結束後的成績中名校錄取人數以及比例在全省都是具有相當大的優勢的。
比如杭州主城區的一所頂級重高發布的這個數據:
省內只有一個學校的一項數據可能比這個更高:那就是「鎮海+蛟川」的清北合計人數(66),
而其他無論是清北復交合計人數(比例)或者清北復交浙科南合計人數(比例)都是沒有第二所能夠超越的。
更何況主城區還有一所高中能夠在清北復交浙人數和上面這一所差距不大,這和其他地區一家獨大之後第二家清北已經很難有10人以上有所不同。 僅主城區這兩所合計的清北人數和清北復交人數就已經超越了其他一個大市的總和。
更不用說還有主城區其他重高和區縣高中在浙大以上人數上貢獻頗多,2019浙大錄取人數50+的15所高中的數據,杭州領先優勢仍然明顯:
肯定有人會問,清北人數多或者清北復交浙人數多,是不是因為杭州是省會,本身高考生人數就遠遠高於其他地市?
讓我們看一則2018年的官方報導:
當然1.7萬這個數據其實是主城區高考生數據,杭州地區範圍內是4.7萬,
2018年浙江省各市考生人數在3萬以上的有:
杭州4.7萬名,主城區1.7萬名,非主城區3萬名
寧波 3.75萬名
溫州4.86萬名
紹興3.5萬名
金華32728名,
台州35414名。
所以在杭州讀書,最終考取清北的概率高於其他地區,考取清北復交浙科南的概率還是高於其他地區。
如果拿杭州主城區1.7萬人來比,那麼考取以上名校的概率更是遠遠高於其他地區。
所以,結論是:杭州的教育和高中都沒毛病。考砸和反思之類聲音大多屬於「」無病呻吟」...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高考查分後的一兩天的輿論感受和最終錄取結果大相逕庭的感覺呢?
因為這些年來,浙江高中的清北復交錄取集中度增加,因為基本都是各種自招。裸考比例太小 之前清北每年30左右的頂部學校都發展到了五六十;當然,浙大相對集中度分散,因為招生人數多 裸考名額也多。所以會出現不少次頂級高中浙大有五十左右但是清北不過一兩個的狀況。
有人說:往年最終錄取結果不錯,那麼今年的錄取結果會不會就不行了呢?
可能性很小。
從2020學年度的前期已出保送和競賽成績可以考量各地的頂級生源水準的。其中可以看到杭州在保送和競賽上均具有相當明顯的優勢。
例如保送:
2020年全省共有138人獲得全國知名高校的保送資格。其中杭州地區有126人(不含杭外24人),浙江其他地市瓜分了另外12個保送名額。其中寧波5人、溫州3人、紹興3人、金華1人。
競賽的優勢也是很明顯:
由此看來,這一屆杭城頭部生源水準不弱。
所以仍然看好最終名校實際錄取後的主城區高中和往年類似的表現。
當然,杭州作為省會,本來就擁有各方面的優勢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是順理成章,並不值得特別誇獎。此文只是看到每年網上這幾天都會瀰漫全網的一種「考砸和反思「的言論和情緒,覺得莫名其妙,有感而發。
鑑於多年以來,雖然每年裸考分數前十,杭州人數一直不多,但是最終名校錄取數據卻總是逆風翻盤。
所以:如果真要證明考砸,請拿最終名校錄取人數或者比例數據來砸,謝謝。
看完兩件事:
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有啟發,我想邀請你幫我兩個忙:
1.點讚,讓更多的人也能看到這篇內容(收藏不點讚,都是耍流氓)
2.關注公號【落戶杭州官網】,第一時間閱讀我的最新消息
謝謝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