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厭奶期
不管是母乳餵養的寶寶還是配方奶餵養的寶寶,都可能要經歷一段不愛喝奶的階段,特別是4-6個月大的寶寶,之前喝奶還喝得好好的,突然有一天就開始不怎麼愛喝奶了。不吃奶的時候,行為表現都挺正常,沒有任何生病症狀,寶寶一但到要喝奶的時候,就容易鬧情緒,表現對奶特別抗拒。若是這樣,那寶寶可能是遭遇「厭奶期」了。
寶寶厭奶期的表現
1、吃奶的頻率減少
寶寶可能一天吃8次奶,減少到現在吃6次就夠了。
2、吃奶的時間縮短
寶寶原來10分鐘才能吃飽的,縮短到現在的5分鐘就飽了。
3、拒絕吃奶
到了寶寶吃奶的時間,寶寶會把奶瓶推開或拒絕咬乳頭,表示拒絕吃奶。
為什麼會厭奶
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都有可能導致寶寶厭奶。
生理性原因
1、4個月後,寶寶自身能力發展,對外界事物興趣增加,容易關注其他比吃奶更有趣的事情,專注力不再集中於進食;
2、寶寶的味覺開始發育,厭倦了口味一成不變的奶,喝奶的興趣下降。
3、有的寶寶添加了輔食之後對輔食特別感興趣,喝奶的興趣相對減少。
4、前期增長過快,身體自身調節需要,致使寶寶喝奶興趣減小。
5、母乳供應不足或者奶嘴孔過小,吮吸費力,妨礙了寶寶進食的興趣。
病理性原因
1、寶寶胃腸道功能紊亂、消化不良、腸絞痛、食物過敏不耐受以及乳糖不耐受等等原因可導致寶寶厭食。
2、寶寶出牙的時候因為牙齦腫脹、疼痛或者口腔潰瘍等等原因可造成寶寶厭食。
3、一些感染性疾病造成寶寶胃腸道的不適或者是寶寶的消化力減弱而引起的厭食。
因此,寶寶厭奶,寶爸寶媽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
若寶寶厭奶只是表現出食慾稍差,奶量有所減少,並不伴有其他任何的不適,且寶寶發育正常,那麼,寶寶只是經歷正常的生理性厭奶。這種現象通常會在一個月左右消失。
但若寶寶除了厭奶,還伴隨著身體其他不適,如嘔吐、便秘、腹脹、腹瀉、發燒等症狀,就要引起重視了,寶寶不吃奶可能是生病了,要立即帶寶寶就醫檢查。
幫寶寶輕鬆度過厭奶期的方法
寶寶若僅僅只是正常的生理性厭奶,寶爸寶媽無需太擔心,可嘗試以下方法,幫助寶寶科學度過厭奶期。
1、尊重寶寶的飲食需求
當寶寶出現厭奶的徵兆,寶爸寶媽要尊重寶寶的飲食需求,不要強迫寶寶吃奶,什麼時寶寶想吃就什麼時候喂。寶爸寶媽若強迫寶寶進食,只會加大寶寶的牴觸情緒,加劇寶寶的厭食感。
2、多讓寶寶運動促進消化
寶爸寶媽可以多和寶寶互動,如給寶寶做撫觸按摩、被動操等能讓寶寶多運動、多消耗體力的親子互動,不僅有利於增進親子關係,而且還有利於促進寶寶的消化增加寶寶的食慾。
3、食物多樣化
對於已經添加輔食的小寶寶,若產生厭奶,寶爸寶媽可以在寶寶的輔食的種類和顏色上下點功夫,提高寶寶對輔食的接受程度。
若還未添加輔食的小寶寶,寶爸寶媽也不要著急,只要寶寶各方面都健康、正常,沒有生病,那就保持平常心對待寶寶的厭奶。
4、營造用餐環境
寶寶對外界充滿了好奇,用餐時很容易被聲音、玩具等事物吸引而降低了對食物的渴求,為此寶爸寶媽要儘可能給寶寶提供一個安靜無幹擾的吃飯環境。
注意!若是奶瓶餵養的寶寶突然出現厭奶了,注意檢查寶寶當前所用的奶嘴大小是否合適他目前的月齡。因為有時候寶寶喝奶少,可能是因為奶瓶上奶嘴的奶洞太小,使寶寶吸得不順暢,寶寶吃奶費力,自然對奶瓶比較排斥。
寶爸寶媽可以先將奶瓶倒過來,檢查一下奶瓶上奶嘴的奶洞,是否能順利流出且流速是不是合適。一般來說,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通常最佳的速度是1秒1滴,滴不出來或滴得太快,都不利於寶寶吃奶。
另外,有些寶爸寶媽看到寶寶不愛喝奶了,誤認為是寶寶對當前所吃的奶粉產生了厭倦,於是想給寶寶更換奶粉。事實上,對於進入厭奶期的寶寶而言,通過更換奶粉牌子來改善寶寶的厭奶,其實效果是有限的。而且奶粉更換的太頻也對寶寶的腸胃不利。
因此,寶爸寶媽,面對寶寶的厭奶期,千萬不要急著更換奶粉哦,等寶寶度過了厭奶期,他自然會喜歡原來的配方奶粉。
寶寶厭奶,寶爸寶媽莫急!只要寶寶的成長曲線正常,且活動力一如往昔,無其它異常現象發生,都可認為寶寶正經歷正常的生理性厭奶,持續一段時間會自然好轉。
但是,倘若寶寶出現厭奶的同時,還表現出活動力變差、嘔吐、便秘、腹脹、腹瀉、發燒等任何不適症狀時,都要注意了,寶寶不吃奶可能是生病了,必要時要帶寶寶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