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福爾摩斯」探案
4月21日,「北大學子弒母案」嫌疑人吳謝宇在重慶機場被警方抓獲,隨即移交福建警方。據相關報導透露,吳謝宇在被捕後,警方對其進行了約8個小時初步審訊。吳謝宇對殺害其母行為並不否認,但對於動機、犯案經過、犯案後自身情況等案件核心問題全採於迴避態度,「基本上不做正面回答」。只有在涉及與案件無關的知識性話題時,才積極表達。」人們最好奇的問題就是這樣一個眾人口中的「好孩子、乖孩子」為何會對自己的母親痛下殺手?也就是吳謝宇的殺人動機到底是什麼?這讓人們太好奇。
為吳謝宇說好話的女網友竟是其前女友?
因為好奇,人們就會在網絡上尋找吳謝宇相關的「蛛絲馬跡」,似乎人人這時都成了「福爾摩斯」。吳謝宇被抓以後,有一名女網友在網絡上為其說好話,這名女網友對職責吳謝宇殘忍的網友說:「假如你從來沒有玩過玩具,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攢錢買了一個,於是乎開始把玩,因為你喜歡玩具所以不想去上學,但是這個時候有人為了讓你去上學把玩具摔爛了,你會怎麼辦?」
除此以外這位女網友還在網絡上直言,在吳謝宇作案前一天沒有住在家裡,2016年7月10日是住在賓館內的。這位女網友透露如此具體的信息,不免讓人懷疑她是了解吳謝宇的「身邊人」,而她在網絡上為了吳謝宇和不同的網友在網上展開激烈的「辯論」,這說明她是和吳謝宇走的很近的「身邊人」!4月28日,有記者輾轉聯繫到這位女網友餘季(化名),她表露自己就是吳謝宇的前女友。
前女友的猜測
餘季告訴記者,她和吳謝宇是同齡人,也曾在北京讀書,她和吳謝宇交往多年,三年前看到吳謝宇弒母的新聞以後,還曾找到吳謝宇向他確認是否是真的?之後二人交往一段時間後分手。對吳謝宇的印象,餘季稱:「吳謝宇是個不在乎世俗道德觀的人,他覺得自己是男人裡的男人,可以為了女人什麼都不管不顧,想找最有女性氣息的女子陪伴。」說到這裡餘季對記者笑了一下,她說:「吳謝宇這個想法太天真。」
至於吳謝宇為什麼會對自己的母親痛下殺手,餘季認為:「吳謝宇弒母的動機繫心理遭母親壓抑太久,吳謝宇的母親是一名傳統女性,同時又是中學老師,她希望兒子讀書的目的是賺錢,畢業之後照顧贍養自己。」但是生活中吳母在外人面前表現的和在家裡完全不同。餘季稱:「吳母善於潑別人冷水,在家會把最不堪的一面留給兒子。」餘季稱吳母是一個「自視甚高」又對兒子「要求太高」的人。
本來吳謝宇在母親這樣「高壓打擊式」的教育下,表面上成了一個眾人口中的「乖孩子」,吳謝宇本人也沒有意識到什麼這有什麼問題,但是當他上大學以後,一切都變了。據餘季透露,吳謝宇上大學後,接觸到開放精神,感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受到衝擊,因此他回家之後與母親的矛盾不斷加大,開始抗拒母親向他灌輸的觀念,比如「兒子大富大貴,自己跟著享福」。
餘季告訴記者,除此以外,吳謝宇個人面對女生的時候會很自卑,長期壓抑自己,在兩性關係方面他有一種被他媽媽欺騙耽誤的感覺。餘季說:「他覺得只有弒母,自己才能在精神上成為男人。」餘季稱吳謝宇覺得自己是個男人,應該有男人的尊嚴,不應該為母親的想法而活著。
曾經的不解至此有了答案?
吳謝宇弒母案中有一個「細節」一直被大家所不解,吳謝宇2015年7月11日弒母,因為他之前在鄰裡以及親朋好友製造的「出國留學」的假象,所以他弒母之後並沒有人發現吳母的失蹤。案件被警察發現,源於吳謝宇2016年2月5日發簡訊給他舅舅,說他和母親要從美國波士頓回來,希望舅舅2月6日去接他們回家過年。之後舅舅因為沒接到人起疑心去他家中查看,之後警方得知此案。當時案件曝光以後,大家對此百思不得其解,吳謝宇為何要自曝自己弒母的事情?
對此,吳謝宇的前女友餘季稱,吳謝宇之所以引導他舅舅去接回母親的屍體,是因為時間衝淡了他對母親的恨意。
吳謝宇的姑父接受採訪
至於餘季所說的話是否真實,記者隨後電話聯繫到吳謝宇的姑父,他沒有否認餘季關於吳母「觀念傳統」的說法,他說吳謝宇的母親是一個直來直去的人,如果沒有她的嚴厲,吳謝宇怎麼可能考上北大?不過外人並沒有見過他們母子起衝突。除此以外,吳謝宇的姑父認為,正是吳母的教育,才讓吳謝宇從小就是一個很聽話很懂事的孩子。至於對吳謝宇母親的印象,吳謝宇的姑父說:「她還算是一個很樸素的人,她好像走路都怕把螞蟻踩死了一樣。」
如果餘季所說的以上內容是源於吳謝宇對她的傾訴,那麼這佐證了母親對吳謝宇太嚴厲的說法,吳謝宇的姑父說,沒看見他們母子平時有衝突,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清楚,人與人之間沒衝突不代表「風平浪靜」,這裡沒衝突不如有衝突,有衝突還有溝通的空間,沒衝突意味沉默,而沉默通常是兩個極端,要麼爆發要麼死亡。
不過,至今除了高材生弒母這個聳人聽聞的標籤以外,很多信息都來源於外人口中,吳謝宇本人並沒有對外界承認這些,或許是知識分子的清高與克制,他不會輕易將自己的內心透露給外人,目前我們看到的雖然已經很完整了,但是要說了解則是另外一回事。但誰又能真正了解誰呢,吳謝宇不開口,恐怕是沒人能知道究竟怎麼回事了。哪怕開口,那一刻的他究竟怎麼了,恐怕也未必能被他自己所了解,所以我們不應該以道聽途說的東西來評判或者批判他母親的失敗,更不應該以此抹殺他母親曾經的付出,或許現在的結果和他母親的教育方式脫不開關係,但是,當時的吳謝宇作為一個成年人完全可以用其他方式來改變現狀,而不是對自己母親痛下殺手。
不過,我們不贊同批判其母親,但是吳謝宇弒母案依然值得探討,值得很多家庭反思。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欠他們一句謝謝,而很多孩子成年後認為父母欠他們一句對不起。如何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課程,從吳謝宇案件深刻感受到一個母親對兒子的影響是多麼深遠。不溺愛,溫柔又不失原則,經濟獨立不依附,不嚼人是非,出現問題首先反思己過的母親才能培養出有責任心、有擔當、有能力的兒子。
文章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