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一騎絕塵,成於馬雲的「進」,也成於馬雲的「退」
9月10日,是中國的教師節,同時也是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紀念日。
這一天,馬雲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職,阿里巴巴CEO張勇接棒。
會上,員工大合唱《追夢赤子心》的音樂一響起,鏡頭掃過馬雲,他的眼眶已經溼潤。
此前,《紐約時報》曾以此為契機採訪馬雲,並發布了他即將辭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職專注教育相關的慈善事業的消息。
消息一經傳出,阿里巴巴盤後跌幅一度近3%,股價最低觸及157.5美元。
「我能從比爾·蓋茨那兒學到許多。
我永遠不可能像他一樣富有,但有一件事我能做得更好,就是早一點退休。
」馬雲在採訪中說。
這個比例「還應該再低些」
事實上,馬雲自己在公開信中早就說過,不再擔任董事局主席,是他深思熟慮、認真準備了10年的計劃,而在位置移交的過程中,CEO一職曾兩次易主。
2013年5月10 日,43歲的陸兆禧接馬雲出任集團CEO。
在這之前,集團內部幾次研究了英國憲章運動、法國大革命、美國費城會議,請專家來上課,然後內部討論。
馬雲則帶著團隊在外地開了3天會,專門圍繞美國獨立宣言學習、思考、辯論,他還在內部擬定出了一個類似獨立宣言的綱領。
那時,馬雲在林肯紀念館一個人靜靜坐了半天,他思考一個國家,從華盛頓開始,傳遞的是精神還是權力?
創始人離開,公司可能會失去靈魂,靈魂是否要靠一部「憲法」,而且要有一群人捍衛它?
兩年之後,2015年5月10日, 權力再次發生交接,1972年出生的張勇擔任阿里巴巴集團第三任CEO。
馬雲說:把日常管理權移交給我們培養出來的「 70後」管理團隊。
在這次交接中,馬雲的公開信中寫道:「形勢比人強,形勢逼人強。
」
同年年底,張勇宣布正式啟動2018年中臺戰略,打造「大中臺、小前臺」的組織機制和業務機制,同時提拔了7位「 80後」擔任更重要的職位,「讓集團更多優秀的年輕人承擔起更大的責任」。
「 為了真正實現健康持久發展102年的願景,我們比其他創業公司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人才培養、組織和文化的建設上。
」馬雲說道。
與此同時,阿里的傳承計劃,則不但在集團層面也在不同板塊中,沿著不同階段關鍵詞的變化綿密展開。
2016 年10 月16 日, 彭蕾卸任螞蟻金服CEO,專職出任螞蟻金服集團董事長。
2016年12月,螞蟻金服成立支付寶「班委制」——都說集體決策缺乏效率,但班委制被認為是阿里在繼中臺戰略後又一組織與管理模式的創新,中臺戰略支撐管理架構,班委制則重塑業務機制。
2018年4月2日起,彭蕾卸任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接任螞蟻金服董事長的同時,兼任CEO。
美國《彭博商業周刊》曾評價,即便是把阿里巴巴放在全球一線網際網路公司中比較,阿里依然算是最敢在組織架構上對自己動刀的。
曾有人這樣評價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如果李彥宏離開百度,公司所受的影響是70%;如果馬化騰離開騰訊,公司所受的影響是50%~60%;如果馬雲離開阿里巴巴,公司所受的影響只有30%。
而馬雲覺得,這個「比例還應該再低些」。
「我們知道誰都不可能陪伴公司102年,公司持久發展靠的是治理制度,文化體系和源源不斷的人才梯隊。
」
2018年7月27日,阿里巴巴發布2018財經年報,年報中詳述了2019年要完成對可變利益實體(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VIE 架構的完善調整,調整的核心內容為規避「關鍵人風險」,即減少馬雲的個人控制力,改由阿里巴巴合伙人和高管們集體控制。
至此,阿里更強調組織的角色,而馬雲對阿里巴巴的實際影響力也已經最大程度上的減退。
「年輕人,你為何要這麼早就退休?
」
2017 年,在胡潤全球富豪榜上,馬雲以2000億元人民幣位居中國第四大富豪,全球第26位。
「當前阿里巴巴的成交總額已同等於全球第21大經濟體,和阿根廷的經濟體量相當。
」那一年,馬雲不僅率先和川普見了面,更在中非論壇結束後,在杭州5天見了5位非洲總統。
李嘉誠90歲退休,任正非74歲仍沒卸任,剛滿55歲的馬雲,早在10年前就宣布卸任,就連普京都好奇地問他:「年輕人,你為何要這麼早就退休?
」
早在2011年11月,馬雲曾在一個私人場合稱自己這一年中經歷了7件事情,而每一件都可以置人於死地。
這一年,阿里巴巴經歷了支付寶股權轉移風波、央視曝光淘寶假貨、淘寶內部貪腐、衛哲事件等。
馬雲稱,在遭遇到這些困境時,他翻看了中國商人歷史,發現除開春秋時期範蠡,他們大多都不得善終。
範蠡是春秋時期的經商奇才,他是一介平民卻富甲一方勢逼權貴,晚年,他開始散盡家財、激流勇退。
範蠡留下的千古明訓是:努力治家能積聚千金,進入仕途為官能位至卿相,這是一個平民百姓最得意的事情了。
但是長時間地享受名望,恐怕不是吉祥的徵兆。
2012年,馬雲接受了《彭博商業周刊》的採訪,他說自己已不再插手日常管理:「兩個多月沒有進過辦公室,回的郵件也越來越少,100封中大概只回一兩封。
馬雲在採訪中說道:如果創始人不能離開公司,這家公司是不健康的。
沒人能夠綁架一家公司,公司也不應該被任何人所綁架。
一家公司應該由一代代年輕人、優秀的人去經營。
事實上,喜歡打太極的馬雲或許早已深諳進退之道。
在2009年9月10日,阿里成立10周年紀念日上,馬雲就牽頭創始團隊「十八羅漢」紛紛辭去創始人職位,一招「杯酒釋兵權」,讓18個阿里元老級的人物集體辭去創始人職位重新競聘,進而將阿里巴巴引入「合伙人時代」。
阿里創始代表蔣芳在謝幕儀式上說:「阿里巴巴不是屬於我們18個創始人的財富,它來自民間,屬於這個時代」,「十八羅漢」中有11位,無緣進入象徵阿里權力中樞的「合伙人名單」,他們中有的留學國外「深造」、有的退居臺後相夫教子、有的仍在阿里默默無聞。
福布斯說:亞洲企業有世襲繼承的傳統,但阿里巴巴展示了一個全球化企業應走的方向。
2019年普華永道發布了全球市值百強企業排行榜,阿里巴巴排在第七位,市值超過4000億美元,在中國企業中一騎絕塵。
為了卸任這一天,馬雲精心準備了十年,但真正來臨的時候,馬雲卻哽咽了。
「我現在不當阿里巴巴董事長,不等於我退休,我不會停下來。
」馬雲強調,阿里巴巴只是自己很多夢想中的一個,他想要花更多時間去做教育、慈善、環保和公益。
圖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