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緻地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細節,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對象的富有特色的細枝末節。
細節描寫是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細微複雜感情,點化人物關係,暗示人物身份、處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動、最有表現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極精彩的筆墨將人物的真善美和假醜惡和盤託出,讓讀者欣賞評價,使文章的描寫更加細膩,豐富。細節描寫在文章描寫中的地位看似閒筆或贅筆,信手拈來,無關緊要,可有可無,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設置和安排,不能隨意取代。
細節描寫有什麼好處
1.運用細節描寫,表達人物心情。
那野人喝了酒,又聽見自己已經獲救,不覺精神為之一振,居然馬上坐了起來。不料,星期五一聽見他說話,把他的臉一看,立刻又是吻他,又是擁抱他,又是大哭大笑,又是大喊大叫;又是扭自己的兩手,打自己的臉和頭,繼而又是高聲大唱,又是亂跳狂舞,活像個 瘋子。他那樣子,任何人看了都要感動得流淚。他這樣發瘋似地鬧了好半天,我才使得他開口,讓他告訴我究竟是怎麼回事。他稍稍鎮靜了一會,才告訴我,這是他父親。([英]笛福《魯濱遜漂流記》)
上文是名著《魯濱遜漂流記》的選段,描寫了野人「星期五」與父親相認時的情景。吻、抱、喊叫、扭、打、唱、跳等是動作方面的細節描寫,哭、笑則是神態方面的細節描寫,這些動作和神態描寫,非常傳神地描寫出星期五遇到父親時的狂喜之情。
2.運用細節描寫,表達人物特點。
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麼姑媽偏就去世了!」說著,便用帕拭淚。(節選自曹雪芹《紅樓夢》)
上文是我國古典名著《紅樓夢》選段,是對王熙鳳的語言描寫,說林黛玉「標緻」,這是誇;說林黛玉像老祖宗的「嫡親的孫女」,這是拍馬;話鋒一轉,又可憐起林黛玉的命苦,傳達出同情的情感,這一段語言細節描寫把王熙鳳的八面玲瓏、滴水不漏,善於逢迎的性格特點表露無疑。
3.運用細節描寫,揭示人物身份。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節選自魯迅《孔乙己》)
上文是魯迅作品《孔乙己》選段,這段文字屬於肖像描寫,選段抓住了孔乙己穿「長衫」這一典型細節來刻畫人物。穿長衫是科舉時代讀書人的象徵,而孔乙己雖然穿長衫,但是他的長衫卻「又髒又破」,說明他雖然讀過書卻沒有中過舉,沒有當過官,是一個窮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會知識分子。這段文字很好地揭示了孔乙己這個人物的身份和社會地位。
那麼怎樣才能用好細節描寫呢?
1、選擇動人之處細細描繪。細節描寫要能抓住動人之處,這樣才更更好地突出人物特點,有利於突出文章中心,從而給人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如七年級上冊第5課《秋天的懷念》中的一段動作描寫:「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地看著我。」這段描寫,母親「悄悄地躲」「偷偷地聽」「悄悄地近來」這些細節很是感人,兒子由於雙腿癱瘓,性格變得喜怒無常,而母親處處陪著小心,想方設法鼓起兒子生活的信心。這幾處細節描寫,充分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理解、同情和關愛,說明了母愛的博大深沉、崇高無私,表達了人世間的母子親情,令人感動。
2、調動各種感官共同體會描寫對象。要想描寫生動形象,就需要我們調動各種感官,對事物有非常細緻的觀察和耐心的體會。如七年級上冊第1課《春》中的一段描寫:「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裡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作者對花作了詳盡的描寫,花的色彩、情態及未來的發展,如一段視頻展現在眼前,寫得細膩生動。這裡除了眼睛的觀察,還有內心的體會,以及大腦的想像,身體各種感官的全都調動起來,我們眼前的事物就能寫活了。
3、細節描寫糅合修辭手法。細節描寫很多情況下不是單純的描寫,而是與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糅合在一起,這樣更能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使無形變為有形。如九年級上冊第4課《安塞腰鼓》中的一段描寫:「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這段文字寫的安塞腰鼓激情表演的情景,鼓點像驟雨,流蘇像旋風,腳步像亂蛙,瞳仁像火花,風姿如鬥虎,這幾處安塞腰鼓表演時的細節描寫,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了安塞腰鼓的特點,這些細節描寫中又運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辭,修辭和細節描寫糅合在一起,讓細節描寫更好地突出了事物的特徵。
聲明:此文是劉志剛老師原創作品,未經作者許可,任何人不得轉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