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男生女都一樣。
在過去的人看來,生兒子是一件光榮的事情,生女兒就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因為女兒將來要出嫁,而且女兒也不能傳宗接代,也不是社會勞動主力。
所以說,很多人都認為生女兒不是一件好事。那個時候的多數家庭,都是不生兒子就不罷休的,甚至他們還稱女兒為「賠錢貨」。
然而,現在人們的思想已經發生了轉變,和那個時候完全不一樣了。
在大部分人看來,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很多家長對於生男生女這事兒,也沒那麼在乎,覺得都一樣。
可就算是這樣,仍有一些人依舊留有過去的老舊思想,認為生兒子才好,生女兒就是生了個「賠錢貨」。
張大爺今年已經68歲了,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重男輕女」支持者。
張大爺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從小張大爺就更喜歡兒子多一些,總是對女兒很兇,而且常常指使女兒做事,女兒做不好就是一頓打罵。
如果是面對兒子的話,張大爺整個人的態度就會軟下來不少,會很溫和,對於兒子犯下的一些錯誤,張大爺也始終是保持一種縱容的態度。
也正是因為張大爺的這種縱容與溺愛,所以說,現在兒子雖然長大了,但卻是個不懂感恩與尊重父母的「啃老族」。
再反觀女兒,她在父親的嚴加管教下,變得格外獨立自主,雖然她明知道父親不喜歡自己,但是還是在努力為父親盡孝。
可張大爺仍然不領情,還會在別人批評他把兒子寵壞了,寵成了一個「啃老族」的時候,反懟對方說:「兒子再啃老,也比女兒強」。
之所以張大爺這樣執著地認為兒子比女兒強,當然也是有原因的。他批評女兒,說女兒雖然常常給自己買東西,但是女兒遠嫁以後回家次數很少,就是一個「賠錢貨」。
外人聽後,都覺得張大爺不知足,但也不好說什麼,就都不再和張大爺討論這些事兒了。
為什麼老人會覺得女兒是「賠錢貨」?
首先,女兒將來是要嫁到別人家去的,在很多人看來,女兒出嫁了,就是徹底離開家了。
雖然說,兒子將來也會結婚,但是按照傳統習俗的話,兒子就算是結婚,也是往家裡帶媳婦,不需要去別人家生活。
但是,如果生的是女兒,女兒結婚了的話,是要跟隨丈夫,嫁到丈夫家的。在過去的人看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一旦出嫁了,就基本不回家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人都覺得女兒是個「賠錢貨」,將來嫁到別人家就歸別人了,自己養女兒多年都白養了。
其次,女兒不能傳宗接代,女兒生下的孩子要隨別人姓。
人們之所以覺得女兒是「賠錢貨」,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很多人覺得女兒將來生下的孩子,不會跟隨家裡的姓氏,而是要跟隨外人的姓氏。
也就是說,生了女兒就相當於自家的香火斷掉了。所以,在那些老人看來,女兒就是「賠錢貨」,生女兒就是賠了。
最後,因為生理原因,女兒不是社會主要勞動力。
之所以人們會覺得生女兒是「賠錢貨」,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女兒不是社會主要勞動力。這是因為生理原因,女性在體力上不如男性,所以說,很多人就覺得女性什麼也做不了,沒有工作能力,只能賠錢。
雖然說在現如今這個社會中,仍有很多人留有這種思想,覺得生女兒比生兒子要好,但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不正確的思想。
如果家長繼續留有這種思想的話,最後不僅會害了女兒,也會害了兒子和自己。
因為留有這種思想的老人,會格外溺愛自己的兒子。在這種溺愛下,兒子就很容易成為一個無法獨立的「廢物」,將來老了以後還會成為一個「啃老族」。
所以說,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正視孩子的性別,平等對待孩子。不管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我們都應該盡到我們父母應盡的責任,應該給孩子愛。
只有這樣,我們老了以後才能安享晚年,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寄語: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我們自己的孩子。作為父母,我們必須要正視孩子的性別,要學會平等對待孩子。
今日話題:你喜歡男孩還是女孩?你是如何看待這種思想的?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