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東臺到北臺、中臺、西臺,最後到南臺,是一條傳統的徒步線路。因為這條線路整體上是由高到低。還因為東臺望海峰又是觀日之峰。
13號早上四點半起床,坐車趕往東臺。車出賓館沒多久,在臺懷鎮上的公路因塌方而堵車了,我們拐進明清街,繞過塔防處繼續沿路前行,車不斷在彎曲的公路上行駛,感覺不斷的在升高,車在鴻門巖停下,這裡是外來車輛停車場,雖然還有路,但再上是建設用路,私家車不讓上了。我們下車,天還蒙蒙亮,我們開始攀爬,東臺頂山下有樹,但臺頂上是草,不看遠處的山頭,感覺這就是大草原,牛在山頂自由自在的吃著草,也沒有人管,好一派草原風光。我們自覺已經很早了,但在我們前的仍有人在爬。
東臺頂也叫望海峰,海拔2996米,望海寺是東臺頂上的寺廟。據《清涼山志》記載∶蒸雲寢壑,爽氣澄秋,東望明霞,若陂若境,即大海也。亦可見滄瀛諸州,因以為名。這就是東臺望海峰之名的由來。
史料記載:隋開皇元年詔五頂胥建寺,塑文殊像,歲度僧三人。元代,望海寺被重建,明代嘉靖年間又由秋月禪師予以重修。
望海寺正殿是文殊菩薩。東西配殿各為三間石窯洞,內供石雕文殊像。一九九八年,東臺頂又新增銅鑄聰明文殊像一尊,銅像通高兩米,金碧輝煌,令人十分敬仰,也受到學子們頂禮膜拜。近年,望海寺新建蓮花殿一座,我們也看到,山頂又增添了觀音和一座臥佛,廟宇的基礎已經打好,不久嶄新現代化的廟宇就呈現朝拜著面前,那時望海寺將以全新的寺容喜迎八方來客。
在原址的基礎上,望海寺的主持本如法師在政府的支持下新建瞭望海樓。樓頂上是一個平臺,四周圍有半米高的牆,這裡是觀看日出的最佳場所,因為有雲我們沒有看上日出。
我們也看到東頂道路拓寬了,現代化的原材料不斷運進來,廟宇將不斷修整一新。
六點下撤到鴻門巖,天放亮了。在鴻門巖的石碑旁留影,團隊向北臺進發。
去東臺望海峰的路上的石牌坊
標誌性的鴻門要
上山
彩雲
彩雲
雲
登東臺的驢友
牛
東臺
群山
群山
東臺頂
佛塔
東臺頂最古老的建築
文殊雕
塔
望海樓上看群山
群山
下撤
風景
風景
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