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我從作者開始去了解的,我一般都是對於某個特別喜愛的作者,都會實行「看人下菜」。因為非常喜歡莫言老師的文筆,所以將他的作品讀了遍。
一般,一提起莫言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諾貝爾文學獎、紅高粱、豐乳肥臀」,所以當時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很多的書店,莫言的書都一掃而空,但是很多人湊著那個關注度,收集大量莫言的作品。
但是真正讀完莫言書的人應該是少之又少,按理來說,一般就是看完了紅高粱,其餘的都放進了家裡的展示臺。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的是另外一部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勞》,這部作品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
《生死疲勞》創作於2005年,是作家莫言以一種寓言得的方式觀照歷史,憑藉著自己那荒誕的一個想像力書寫出我們的現實,主要就是講述了一個農民家族裡面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悲歡離合、興衰演變的一部巨著。
聽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有點類似於《百年孤獨》,其實雖然都是講了關於一個家族的興衰演變,最後落幕的故事,但是兩者還是不相同的。
這本書我看的時候花了整整3個星期,不是這本書很難讀或者不好,而是因為每每看到其中,就會強迫自己放下,因為只有那樣才能慢慢緩下來,調整一些心態。
在這部小說中,被冤殺的一個地主西門鬧他經歷了人生的六道輪迴,在這裡,他變成了驢、牛、豬、狗、猴,最終又變成了一個大頭嬰兒,然後開始講述著自己每一代遇見的離奇事件。
在這部作品中,作者通過對六世輪迴的想像跨越了生與死,告訴了我們在歷史長河中一個變幻無常的命運,當然,也在歌頌著這些農民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一種強勁生命力。
小說裡的很多人很多事,有時候可能會讓人感覺到很是愚昧,但是如果設想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我們就會發現一切都是如此的順其自然。所以你可以想像一下在未來的五十年、一百年裡,讓後人再去看我們的故事,是否同樣會覺得我們也很愚昧。
其實,按照我自己的看法來說,我並沒有覺得這部作品裡面的人性描述的有那麼的不堪,其實,這反而是一種不一樣的真實。我們都沒有辦法去否認的是,作為每一個人同樣有真善美的同時,也會出現貪嗔痴。
就像是裡面的藍金龍,在那個年代下,文革時期,整個人屬於又紅又專,但是他卻保護了藍臉沒有像其他的單幹戶那樣被吊死,改革開放以後投機倒把,但是也不能否認,對於孩子,他做到了父親的責任。
而吳秋香,在裡面反咬西門鬧,導致他被槍決掉了,還有就是亂搞男女不關係,不過就在黃瞳去世的時候自己也上吊了。
龐鳳凰,如果你將她放在現代的社會中,可以說就像是一個小太妹一般,「被很多人幹過」這種話也是可以張口就來的,不過其實她在與蘭開放上床之前還是一個處女。
所以說我卻覺得是作者把這些人物都寫得太鮮活了,每一個角色都刻畫的如此之深。,在小說中,其實西門鬧的想法就是批判和映射出當時的一個社會現實,對於人性獸性亦真亦假。
其實作為一個真真實實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貪嗔痴,不過重點還是在於自己怎麼去掌握。
生活的本質如此殘酷,即使如此,還是要繼續
如果你要是問我奮鬥和努力的活著,是有意義的嗎?我會回答當然。
在這部作品裡面,沒有就像平時有的努力工作後就升職加薪,然後接著去迎娶白富美,從而的走向了人生的巔峰。不過,小說裡面的人物不過都在努力的活著。
無論是變成了豬、驢或者狗,都是如此。藍解放為了愛情放棄了所有,藍臉堅持了一輩子的檔案,而黃合作為了家庭也寫下了血書,每個人不過都是在努力的活著啊。
就像我們不過都是一個個小小的人物,可能這一生無論多麼努力與奮鬥,似乎都改變不了社會的發展,甚至於連自己的命運可能都沒有辦法去掌握,所以我們只能努力的活著,生活依然不容易了,我們能把握的少之又少,如果連這些都不願意把握的話,真是對得起「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可能會覺得如此的讓人感覺絕望,負能滿滿的,讓人無法接受,但是我們要清楚的知道的是,生活的本質就是這樣的殘酷,大概,這就是莫言想說的那句話,可是即便如此,我們的生活還是要繼續的,一切來自於土地的終要回歸到土地。
這部作品帶給人的感受最大的就是讓你感覺到非常的悲憤,但又是充滿著詩意,在絕望中卻又無限的震撼著你的靈魂。
一切來自於土地的終將都要回歸到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