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重點補貼這九類人
① 種植者
所謂的種植者指的是實際種地的人,主要是和地主區分,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土地的肥力以及農作物的規模化經營範圍,這個補貼就是農業支持保護補貼。今後誰種地就補誰。那些通過土地流轉獲得土地經營權的合作社、家庭農場以及種糧大戶等都能夠拿到補貼。
② 輪作與種養結合
目前國家提倡種養循環以及種植與農牧結合等,目的就是為了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糧豆輪作的補貼面積有一千萬畝,糧改飼也擴充到431個縣。
③ 秸稈綜合利用經營者
京津冀地區和東北是我國秸稈綜合利用補貼的重點,補貼標準為一畝地二十五元。
④ 畜禽糞資源化利用經營者
目前我國正在推進五十一個肉牛、奶牛以及生豬養殖縣的畜禽糞資源化利用的項目補貼項目。
⑤ 購置農機的經營者
今後農業將要向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國家支持機械化的作業方式,農民進行農業勞動時所需要的農業機械,只要合理,國家都會給予購買補貼,所有的費用都由國家財政支出。
⑥ 開展深松整地的經營者
深耕土地的補貼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華北,例如在甘肅省,每畝地的補貼標準是40塊。
⑦ 生態畜牧的牧民
為了保護草原上的生態,國家對於保護草原生態的牧民也給予補貼。
⑧ 開展重金屬治理的經營者
對於一些金屬汙染地區,國家會大力支持相關企業進行汙染治理,並給予相應的補貼。
⑨ 殘膜回收利用的經營者
農村有很多殘存的地膜,在造成了很大的汙染,因此國家支持殘膜的回收,目前已經有一百多個縣出臺了相關的政策。
二、2020年強力扶持這5類項目
①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只要創建通過,國家先行補助10億元,用於園區建設。目前,全國一共創建了62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到2020年一共要創建300家,還要再創建238家。
② 田園綜合體項目
田園綜合體無疑是繼發展特色小鎮之後農村發展的又一「新藍海」。國家級田園綜合體:每年6000-8000萬連續三年。比如河北遷西縣花香果巷項目,第一批8000萬資金已經到位。省級田園綜合體:3000-6000萬,根據各省具體情況,比如江蘇省2017年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資金各3500萬元,其中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分別為3500萬元、400萬元。
③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項目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均作出了部署,特別是今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要求支持建設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項目創建通過國家給予5000萬元補助資金。
④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項目
以前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從2018年開始,每個創建通過的先導區,國家將給予2000-3000萬不等的補助資金。
⑤ 對養殖基地與農產品流通設施的扶持
這些補助範圍比較廣泛、具體可大致分為對經濟林發展、農業種植、畜禽水產養殖,以及農產品加工、儲藏、批發等流通設施有關的合作社、家庭農場以及農業企業進行補貼,對於合作社補助的金額在5—150萬元左右,而對農業龍頭企業補助金額則為1—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