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詩詞學會
組織骨幹詩人走進太康
舉行「六村共建」示範村
大型採風活動
秋陽高照,丹桂飄香,8月31日上午,周口市詩詞學會骨幹詩人走進太康縣,參加「六村共建」示範村暨太康縣文聯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走基層大型採風活動。周口市詩詞學會會長段文、周口市各縣市骨幹詩人及太康縣宣傳文聯有關負責人參加了本次活動。採風活動由周口市詩詞學會主辦,太康縣文聯和太康縣詩詞楹聯學會承辦。
太康縣文聯主席安義斌主持啟動儀式
太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黨組書記高雷致辭
周口詩詞學會會長段文講話
太康縣詩詞學會會長張識介紹採風行車路線
九點鐘左右,參加採風的各縣市代表陸續到達太康縣政府前廣場。採風舉行了簡短的啟動儀式,太康縣文聯主席安義斌主持了啟動儀式,太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黨組書記高雷致辭,他代表太康詩詞界歡迎廣大詩友的到來,並介紹了太康悠久的歷史文化,為詩友採風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周口詩詞學會會長段文在講話中介紹了太康縣詩詞發展歷史,對謝氏家族的「三謝」的文學成就做了簡要介紹,對本次採風任務做了具體安排,並提出了高標準的創作要求。太康縣詩詞學會會長張識介紹了採風行車路線,並預祝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啟動儀式結束後,所有參與詩人愉快地合影留念。
採風團首先到達的是符草樓鎮槐寺村,該村是「六村共建」先進單位,村莊道路整潔,牆體文化豐富,文藝活動多姿多彩。在該村聯養點,大家聽取了該鎮負責人的經驗匯報,了解到該村小庭院做出了大養老,成功解決了老有所養問題,在全縣第一家建起了聯養點,為精準扶貧探索出了一套新路子,得到上級的表揚。詩人們參觀了聯養點老人的居住飲食環境,紛紛稱讚這種新型養老模式。槐寺村還有海外謝氏宗親尋根謁祖的謝氏祠堂,該祠堂始建於清朝中期,後被毀,1992年復建。近年來,海外謝氏宗親紛紛來祠堂尋根謁祖,成為盛事。謝氏祠堂負責人講解了謝氏祠堂的前世今生,詩人們走進祠堂感懷古今,激發時事感嘆。
參觀符草樓鎮槐寺村聯養點
符草樓鎮負責人匯報工作
參觀符草樓鎮槐寺村鄉村文化建設
參觀謝氏祠堂
採風團到達的第二站是老冢鎮劉寨村。該村以建設「美麗鄉村文明家園」為目標,在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引導和激勵廣大幹部群眾樹立良好的生活風尚。還以培育和踐行「兩學一做」為主線, 通過村規民約、文化培育、道德講堂、推樹好人等措施,紮實推進家風家教工作,為建設美麗鄉村清潔家園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有報導稱這裡有:詩意般的田園生活,悠久的文化民俗,風情萬種的養生小村落,讓人留戀不舍的非遺文化,如今這裡成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樣板村。在當地負責人的引領下,詩人們先來廢棄的許鄲鐵路鐵道,在這裡參觀火車內燃機車車頭,感受鐵路文化。大家來到劉寨村,參觀了該村的光伏發電示範點。行走在規劃潔淨的村道上,兩邊的綠化樹井然有序,每家的房舍現代宜居,處處洋溢著新潮流新風尚的幸福氛圍。
老冢鎮負責人介紹劉寨村情況
參觀劉寨村鐵道博物館及綠色走廊
光伏發電板
保留鄉土記憶的老榆樹
坑塘改造成了觀光湖
魚電共養模式
參觀老冢鎮劉寨村村莊文化
劉寨村還打造了鄉村旅遊點——「劉寨印象」,「劉寨印象」是典型的中原大平原的小村落風情,採用豫東民宿的布局,一磚一瓦都是按照明清風格的農村民居傳統風格設計。「劉寨印象」的創建者希望為每一位來客提供一個身處自然的詩意體驗,讓「養身、養性、養心」的生態環境和文化優勢成為一種健康的生活常態。在「劉寨印象」,詩人們還參觀了「慶祝建國70周年主題展覽」博物館,一件件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圖片和遺物激起了詩人們的極大興趣。
「劉寨印象」西面的油葵種植園
參觀老照片博物館
採風行程結束後,詩人們現場即興創作,向周口市詩詞學會交出了第一批作品,大家表示,回去後精心構思,力爭創作出精品力作,歌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面貌,弘揚時代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