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域名持有者僵持了 26 年後,微軟終於擁有了「魔鬼域名 Corp.com 」的所有權。
雷鋒網消息,近日,據外媒報導,微軟已經以 160 萬美元購買了該域名。
需要注意的是,之所以稱 Corp.com 為魔鬼域名,是因為任何人只要擁有 corp.com,就能訪問全球主要公司數十萬臺 Windows PC 中海量的密碼、電子郵件和其他敏感數據。也就是說,Corp.com 的擁有者什麼都不用做,就會有海量敏感企業數據踏破門檻「投懷送抱」。
持有者 Mike O』Connor 喊話微軟:這個鍋請微軟自己背
Corp.com 註冊於 1994 年,Mike O』Connor 是 corp.com 域名的所有者 。作為一名早期的域名投資者,他在 1994 年以低價將幾個國寶級珍稀域名收入囊中,包括 bar.com、cafes.com、grill.com、place.com、pub.com 和 television.com。
多年來,Mike O』Connor 靠出售域名撈金。雖然不時賣掉一些域名,但是他對 corp.com 一直「諱莫如深」,絕口不提出售之事。因為他深知這個域名的「威力」,不會輕易出手。
Windows 的早期版本,因為一些原因嘗試與 corp.com 共享敏感數據。
也就是說,任何控制 corp.com 的人都可以被動地攔截來自成千上萬臺計算機的私人通信。
事實上,多年來,Microsoft一直在試圖消除corp.com的威脅,發布了數個軟體更新,以幫助客戶減少名稱空間衝突的可能性,但收效甚微。
當然,微軟曾經也試圖購買 corp.com,據 Mike O』Connor 透露,微軟當時的出價是 2 萬美元,但 Mike O』Connor認為對於 corp.com 這樣的四字母頂級「優質」域名來說,這個報價不符合其本身價值及市場價值,拒絕出售。
而微軟此時買下 corp.com ,很可能是因為全球新冠病毒肆虐下,遠程辦公激增導致域名相關企業安全風險飆升有關。
不過,也有人提出疑問,微軟買下最危險的域名企業就一定安全嗎?這個答案,恐怕只能等待時間給出了。
這就是我們每天在用的網際網路,幾乎都是基於HTTP進行的,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變遷,HTTP深層的隱患越來越明顯,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注意。
IPFS是什麼
2014年5月,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碩士畢業的Juan Benet創立的協議實驗室(Protocol Lab),成立不久就創造了顛覆HTTP的技術—IPFS星際文件系統,實現了用新的技術突破、超高的用戶體驗設計和開源的方法來解決傳統網際網路的種種弊端。
IPFS是一種基於內容尋址、版本化、點對點的超媒體傳輸協議,是一個P2P的分布式文件系統,對標http的新一代通信協議,目標是打造一個更加開放、快速、安全的網際網路,構建新一代網際網路的分布式文件系統。
IPFS是基於P2P,形成了點對點傳輸網絡,IPFS的每一個節點都可以連接成百上千的節點。於此同時,已經連接的節點又通過成百上千的節點連接出去,從而共同組成一個全球化的超大網絡。
在這張網絡中是沒有中心節點的,存儲在IPFS中的資源,分散在世界各地,你所需要的資源,可能就在你的小區,也可能在世界的另一端,在IPFS構建的網絡裡,獲取資源,訪問網絡是如此的便捷。如果說區塊鏈是對傳統網際網路技術的一次重塑,那麼IPFS則是對傳統HTTP傳輸協議的一次重塑。
IPFS如何構建下一代網際網路
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也能切身得感受到中心化的HTTP並不完美,尤其當前疫情的影響下,感受更加明顯,IPFS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存儲方式已經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IPFS的運行機制我們通過一個案例來了解IPFS。例如,在IPFS網絡中存儲一張照片時,這張照片的數據將會通過加密算法被分割成若干小份,然後系統會自動將其分散地存儲到世界各地的伺服器裡,它們中的一部分可能就在你鄰居的存儲器中,也可能被存儲在地球另一端。
在數據傳輸速度方面,IPFS的下載速度將不再受制於伺服器的帶寬,而主要取決你的下載帶寬,這樣訪問速度自然比中心化的HTTP模式下更快,據統計,點對點的下載方式能讓帶寬使用成本節省近60%。
與HTTP越多節點連接速度就越慢完全不同,隨著越來越多的節點加入,IPFS將越加完善和蓬勃發展,下載速度將會越快;基於IPFS模式的網際網路將能給予我們更多的機會以及更好地體驗。
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底,已有數百個應用是基於IPFS協議開發的,IPFS網絡上已經存儲了超過300百億份文件,全球已有上百萬個節點加入了IPFS網絡,Google、NETFLIX、火狐等傳統網際網路公司都開始支持IPFS協議,EOS、ETH2.0、Polkadot都將使用IPFS協議,由此可見,Web 3.0的序幕正在加速上演,而你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它的到來,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