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行動中,玉門市通過建立領導幹部脫貧攻堅紀實檔案,落實鄉鎮黨政正職和分管扶貧班子成員周報告制度,把壓力和責任傳導到「關鍵少數」和工作一線,推動了脫貧攻堅各項重點任務落實落細落地,助力脫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決戰決勝的「主心骨」
為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整體優化提升行動,玉門市制定了村黨組織書記三年培訓規劃和村幹部外出考察學習計劃,啟動實施「531雁陣培育計劃」,儲備村級後備幹部419名。按照「大穩定、小調整」原則,持續鞏固「一肩挑」成果,調整撤換3名小學文化程度移民村黨組織書記,充分發揮村級帶頭人「主心骨」作用。
「黨群服務中心設立以來,民政、社保等很多涉及群眾的工作都匯聚在一起,群眾辦事方便多了。」黃閘灣鎮黃花營村黨支部書記雷建軍說。玉門市積極完善村級陣地硬體設施,對14個面積不達標、老舊破損、配套設施簡陋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進行升級改造,對全市農村基層黨組織陣地的功能布局、牌匾懸掛等內容進行全面清理規範,在50個村統一設置「黨群服務中心」標識,不斷提升陣地服務功能。依託「甘肅黨建」信息化平臺,督促315個黨支部規範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制度,以組織生活常態化、規範化引領帶動黨員當先鋒、作表率。
「過去我們是集體經濟『空殼村』,舉辦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公益活動都沒有經費。現在通過架設太陽能光伏板,走出了村集體經濟收入的新路子。」獨山子鄉金旺村黨支部書記馬智明說。玉門市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新路子,整合財政資金1251萬元,實施24個村集體經濟項目,按每村每年8萬元、每個社區每年10萬元的標準落實辦公經費,制定村幹部績效考核辦法,將村、組幹部年人均報酬分別提高到3.4萬元、1.02萬元,全面落實「一肩挑」村幹部每人每年4.5萬元的報酬,充分激發基層幹部幹事活力。
建強攻堅一線力量
「我們現在駐村指導,整天都在種植戶的日光溫室和鋼架大棚裡,蔬菜、瓜果有病蟲害,可隨時解決。」農業技術員洪平說。
玉門市按照「大穩定、小調整、全覆蓋」的原則,加強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力量,選派9名機關幹部擔任貧困村第一書記,舉辦駐村幫扶工作培訓班2期,鞏固和提升脫貧攻堅成效。實施「能人興村」戰略,開展種植養殖等實用技能培訓17場次,培訓農村實用人才1200人次。選派9名農技人員充實駐村幫扶工作隊擔任產業指導員,選派110名科技特派員開展脫貧攻堅定向培訓和技術服務,為脫貧攻堅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撐。
「農業技術人員駐村蹲點,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作出了積極貢獻。」六墩鎮昌盛村駐村幫扶隊員馬濤說。
玉門市建立了「黨支部+合作社+產業+貧困戶」的扶貧模式,建成52個黨員創業示範園、91個黨員服務區,培育先鋒富民示範戶1100多戶,打造了赤金鎮鐵人村、柳河紅田園、黃閘灣澤湖村等一批田園綜合體,培育了赤金鎮萬畝韭菜基地、柳湖鎮戈壁農業扶貧產業園、清泉鄉人參果基地等多個脫貧致富項目,有效帶動了貧困戶脫貧增收。在9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評選創業致富帶頭人49名,結對帶動30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枸杞、葡萄、肉羊、蘆花雞等特色產業,引領農戶脫貧致富奔小康。
確保整改見底見效
「在開展『回頭看』中,我們真正做到了立行立改,舉一反三,持續提升巡視整改成效。同時,以巡視整改為契機,全面推進扶貧工作提質增效,紮實開展扶貧項目建設,科學合理規劃項目,並制定出臺相應的管理辦法。」玉門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郭志翔說。
玉門市緊盯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2019年度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和中央紀委調研督導反饋的問題,對涉及組織部門的5個方面17條問題逐條逐項列出負面清單,以全市12個鄉鎮59個行政村、62個幫扶部門為主體,採取鄉鎮部門自查、組織部門複查、逐個分析研判等方式,對178個見人見事的具體問題進行清零銷號。
同時,玉門市對12個鄉鎮班子進行分析研判,優化調整5個鄉鎮班子,增派8名45歲以下優秀機關幹部充實駐村工作隊,對全市3000多名鄉村幹部、駐村工作隊員、部門幫扶幹部知村情、懂政策、抓落實等情況進行隨機暗訪,倒逼幹部轉變作風,合力脫貧攻堅。 (記者 陳思俠 通訊員 韓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