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楚天都市報8月15日消息,華中師大一附中2017級航空班17名學子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錄取。昨日下午,該校隆重舉行空軍飛行員錄取通知書發放儀式。
嚴格來說,這17名學子現在只能稱呼「空軍飛行學員」。據空軍招飛局廣州選撥中心書記李乾陽介紹,今年湖北省通過高考共錄取71名空軍飛行學員,他們先被空軍航空大學航空飛行與指揮專業錄取,四年以後,如果他們能順利畢業並通過考核,將有可能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軍校四年,飛行學員要進行一系列檢驗性考核,對身體素質、文化學習都有考核,大二的時候要進行檢驗飛行。」 據悉,空軍航空大學在吉林省長春市。
據華師一附中副校長江興隆介紹,該校2015年被確定為全國首批16所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承辦中學之一,開辦空軍青少年航空實驗班,首批出飛19名學生(首屆出飛率全國排名第二)、2019年出飛13名學生,三年累計輸送了49名藍天雛鷹。
「你們15歲考入青少年航空學校成為飛行苗子,17歲高二就開始了上天飛行,18歲即將跨入軍校,22歲將成為空軍三級飛行員,23歲就能獨立駕駛殲-10、殲-11等先進的第三代戰鬥機,守護萬家燈火,守衛萬家團圓,何等幸運,何等自豪!」在通知書發放儀式上,李乾陽表示,空軍是戰略軍種,空軍飛行員是國家的戰略儲備人才,是制勝空天的關鍵力量,他深情寄語藍天雛鷹們,「在強國強軍的偉大徵途上,書寫不負初心使命、不負時代夢想、不負祖國重託的壯美篇章。」
「航空是我從小的夢想,穿上帥氣的飛行服,戴上墨鏡,駕駛戰機,我覺得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是一個男子漢、一個中國人的報國心。」華師一附中航空班學生許嘉諾,成功被空軍航空大學錄取。
許嘉諾
許嘉諾表示,高中三年,3000米長跑、10公裡拉練是「家常便飯」,磨鍊了自己堅強的意志。日常在學校期間是不能玩手機的,自己和同學也都用的是老人機,「一般是周六中午發手機,當天晚上收回,星期天中午再發一次,下午再收回。」航空班的學子們高中三年基本上都是法定節假日才回家。疫情期間,他們雖然不能到校進行嚴格規範的訓練,但絲毫沒有放鬆,每天在家對著視頻訓練80分鐘。
「父母給我取名『凌雲』,希望我能立大志,沒想到我真能壯志凌雲,徵戰藍天。」許嘉諾的同班同學王凌雲,來自湖北宜都。他表示,空軍招飛對身體的要求極高,既不能太胖也不能太瘦。為此,王凌雲從進校的106斤,增重到現在130斤左右。最讓王凌雲印象深刻的是高二時的體驗飛行,「那是我第一次接觸真正的獨立飛行,至今仍記得飛機盤旋藍天的那種感覺。」王凌雲表示,在華師一附中航空班學習,不光讓自己由一名普通高中生變為一名準軍人,更開闊了自己的視野,培養了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至今記得進校第一課,是院士給我們上的課。」
王凌雲
「進入高三,學業的壓力陡然加重,又要在繁忙之餘進行體能訓練,意志就開始動搖,想要偷懶、逃避,這樣的頹廢我也曾持續過,但我卻從未放棄空天夢。我會因為受到打擊而消沉一陣子,但我卻總能重新站起來,繼續奮鬥。」同樣被錄取為空軍飛行學員的王悅坦言,這是華師一附中航空班學子高中生活的共同縮影。
高中生飛行之路歷經重重考驗
「 一萬多人報名,最終錄取40人,高一高二分流6人,高考26人過關,長沙定檢17人通過……」據該校2017級航空班班主任塗俊宏介紹,最初班上有40名學生,每年都會進行年度體檢,如果體檢指標不達標,就會分流到普通班學習。而空軍招飛「選拔嚴、環節多、淘汰高」,學生們更要經過初檢、復檢和定檢,涉及身體素質、體型體能、心理素質、思想品德、政治審查。
「空軍招飛定選包含醫學選拔、心理選拔和政治考核三個大項,其中醫學選拔就有140項體檢項目,心理選拔包括3個檢測平臺測驗。」 李乾陽介紹。塗俊宏老師回憶,自己在長沙等待班上學生定選結果時,「血壓也隨心情起起伏伏。」而要想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不僅要求身體素質過硬,對文化課要求也不低,高考綜合成績必須達到一本線以上(理工類521分)。
受視力原因的影響,華師一附中航空班高考考了644分的鄧誠駿無緣空軍航空大學。「儘管不能做一名飛行員,但是我會在另一個地方,繼續著我的從軍夢,報效祖國。」日前,鄧誠駿已被國防科技大學微電子與工程專業錄取,畢業後也將進入軍隊工作。高中三年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十點五十熄燈的嚴格時間規範,已讓他們提前早早地適應了部隊的生活作息。據了解,鄧誠駿的同班其他同學,受視力等因素的影響,雖然無緣航空,但大多數都選擇了報考軍校,實現自己的軍人夢。
「如果別人希望你高飛遠航,我只希望你平安著陸!」「條條大路通羅馬,我相信在航空班打拼過的你們,會在不同的工作崗位報效祖國!」在發放通知書現場,華師一附中航空班學子們齊聚一堂,老師、教官們一一送上最暖心的祝福,空軍招飛局廣州選撥中心書記李乾陽寄語17名學子「精忠報國、建功立業,成為湖北人民為之驕傲和自豪的優秀兒女!」
肖楊
(來源:楚天都市報、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