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塔夜場觀光,國慶燈光秀

2020-12-18 奔跑得小韓

北京中軸線新地標奧林匹克塔,俗稱大釘子,有叫生命之樹塔,最高146.8米,由五座186米至246.8米高的獨立塔組合而成,其以「生命之樹」為設計理念,寓意為生命之樹從地殼破土而出,自然生長,在塔的頂部逐漸向四周延展,形成樹冠形態。五個高低不同的塔身在空中似合似分,造型獨特,蘊含著奧運五環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

從地鐵8號線森林公園南門c口出,出來後就能看見奧林匹克塔了。

這是國慶期間的燈光秀,很美。

奧林匹克塔可登1號塔頂和2號塔頂觀光,可俯瞰北京城。我是在網上定的年卡正好有這個景點,在售票處專門有網售票的驗票窗口,驗票後換取紙質門票就可以進去了。檢票後進去要在電梯處等一會,等湊夠人數或者時間到了就會上去一波。電梯是直達的上升的很快也很穩。

出了電梯會旋轉的爬一些臺階進入塔頂。

去的時候只開放了1號塔,進入一號塔頂後就會看到奧運五環標誌。北京是繼加拿大蒙特婁之後,第二座獨立且永久安裝奧運五環標識的城市。

塔頂有向外突出的觀景臺方便遊客觀光,玻璃防護欄中間是空的可以方便拍照。觀景臺中間是玻璃的,站上去還有點害怕。

水立方夜景

鳥巢夜景

天氣好的話應該會更美。

各個方向有望遠鏡可以看遠景,試了一下可以看到居民樓裡的的人,聽說白天天氣好的話可以看到大興機場。

國慶期間的燈光秀。

我愛你中國,祖國萬歲,願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等有機會白天再去一次看一下白天的北京城,應該又是另一番風景。

相關焦點

  • 2019國慶70周年北京燈光秀匯總(時間+地點)
    北京國慶燈光秀哪裡好看?有什麼看點和亮點呢?,一起和閩南網小編來看看吧~  燈光秀地點(範圍):中關村大街沿線7.2公裡的70棟樓宇、13座天橋及中關村廣場,南至白石新橋、北至清華西門,覆蓋中關村大街沿線7.2公裡  查看詳情2019北京朝陽區燈光秀  時間:2019年9月30日至10月7日  地點:燈光秀範圍將包含奧林匹克公園
  • 奧林匹克公園冰雪夜場啟幕 璀璨燈光點亮京城夜色
    位於奧林匹克公園龍形水系的「新奧購物中心第三屆冰雪王國活動」自2015年1月1日迎客至今,已經接納了數以萬計的遊客,成為今冬京城最熱門的冰雪場。近日該雪場更是別出心裁地推出夜場活動,璀璨的燈光秀吸引眾多「夜遊」的市民。 據「冰雪王國」主辦方介紹,由於大部分市民白天工作繁忙,節假日又屬活動客流尖峰時段,如能在下班後,充分享受冰雪項目帶來的樂趣那就再好不過了。
  • 阿力遊北京——奧林匹克塔
    2018年12月,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被人們稱為「大釘子」的奧林匹克觀光塔對遊人開放。北京奧林匹克觀光塔是北京中軸線上的新地標。奧林匹克塔建築規模巨大,地下一層空間非常寬廣、空曠,一號塔頂平臺也相當廣闊。相關資料介紹,奧林匹克塔塔座面積13430平方米,塔冠面積5257平方米!為什麼叫「生命之樹」?專家解釋道,此塔寓意大地隆起開裂,生命之樹破土而出,自然生長,在塔頂向四周延展開,形成樹冠模樣。
  • 2020北京七夕情人節夜場去哪玩(夜景+夜遊+夜市)
    ➤登北京奧林匹克塔賞夜景  北京奧林匹克塔世界上唯一由五個獨立塔聚合而成的塔,矗立於中軸線景觀大道旁,最高點是246.8米,是中國第六高,世界排名第22位。空中觀光走廊、360度露天觀景臺、奧運環廊玻璃室內觀景處……在這裡可以360°鳥瞰北京夜景!站在奧林匹克塔頂端,大半個北京城一覽無餘。
  • 「空間光影秀」這樣打造!奧林匹克塔成京城東北部網紅打卡地
    以奧林匹克塔為核心,整體聯動中軸大道、奧海水秀、仰山景觀等,呈現「一塔一路,山水聯動」的視聽盛宴,奧運「空間光影秀」旖旎炫彩的燈光點亮了朝陽區的夜空輪廓線,彌補了本市沒有大型空間光影秀的空白,同時讓世界上唯一一座以奧運五環命名的奧林匹克塔成為了京城東北部的新地標和網紅打卡地。
  • 奧林匹克塔全揭秘(組圖)
    本報記者 甘南 攝 J216  昨天下午,坐落在首都北京中軸線上、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東北部、奧海湖畔的北京奧林匹克塔,正式命名並懸掛永久性奧運五環標誌。這座備受社會關注的標誌性建築將以全新姿態向社會開放,承擔起城市標誌景觀、旅遊觀光、文化展示、環保監測和大型活動監測等多重功能。
  • 2019北京石景山遊樂園國慶燈光秀時間+燈光秀亮點
    石景山遊樂園「我愛你中國」大型主題燈光秀將於國慶期間上演  石景山遊樂園國慶遊園會:2019年10月1日—10月7日  石景山遊樂園國慶燈光秀時間:燈光秀會在國慶遊園會期間上演,具體時間官方未發布,小編會持續關注,第一時間更新  石景山遊樂園國慶燈光秀亮點:  50米高巨型「溫度計」亮相  9月27日晚,燈光秀迎來預演,9大景觀點位首次同步點亮,由遊樂項目改造成的50米高巨型「
  • 北京奧林匹克塔奧運五環標誌落成
    北京奧林匹克塔奧運五環標誌落成 原標題: 昨天下午五點,北京奧林匹克塔奧運五環標誌落成儀式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舉行。北京奧林匹克塔將永久懸掛奧運五環標誌。
  • 奧森公園的大型燈光秀又來啦!
    奧海的噴泉依舊是打頭陣的,當夜幕降臨,仰山的燈光亮了起來,此次的「大型燈光秀」依舊以奧林匹克塔為核心,北中軸黃寺大街為起點,奧森公園的仰山為終點整體聯動。中軸大道、中軸光影路、奧海水幕燈光秀、仰山景觀、空間光束等,整體呈現出「一塔一路,山水聯動的『空間光影秀』」。
  • 中國旅遊景區大全之北京奧林匹克塔
    奧林匹克塔又被稱為瞭望塔,它屹立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北部,奧林匹克塔由5座186米至246.8米高的獨立小塔組成。 整個塔分為塔基大廳和5個獨立的塔冠。塔冠頂部有獨立的觀景平臺和功能廳,主要承擔著城市旅遊觀光、環保監測等功能。
  • 揭秘地標性建築 北京奧林匹克塔
    本報記者 甘南 攝 昨天下午,坐落在首都北京中軸線上、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東北部、奧海湖畔的北京奧林匹克塔,正式命名並懸掛永久性奧運五環標誌。這座備受社會關注的標誌性建築將以全新姿態向社會開放,承擔起城市標誌景觀、旅遊觀光、文化展示、環保監測和大型活動監測等多重功能。
  • 北京奧林匹克塔全揭秘
    2016年6月12日,坐落在首都北京中軸線上、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東北部奧海湖畔的北京奧林匹克塔正式命名並懸掛永久性奧運五環標誌。這座備受社會關注的標誌性建築以全新姿態向社會開放,承擔起城市標誌景觀、旅遊觀光、文化展示、環保監測和大型活動監測等多重功能。
  • 北京新地標奧林匹克塔:抗風抗震,渾身高科技
    昨天下午,奧林匹克公園裡,北京中軸線上246.8米高的標誌性建築被正式命名為北京奧林匹克塔,並懸掛起永久性奧運五環標誌。國際奧委會主席託馬斯·巴赫出席命名暨五環標誌落成儀式。北京奧林匹克塔將承擔多重功能北京奧林匹克塔正式命名並永久懸掛奧運五環標誌之後,這座備受社會關注的標誌性建築將以全新姿態向社會開放,承擔起城市標誌景觀、旅遊觀光、文化展示、環保監測和大型活動監測等多重功能。
  • 中軸線光影秀獻禮黨的生日 以奧林匹克塔為核心
    原標題:中軸線光影秀獻禮黨的生日   本報訊(記者左穎)中軸線空間光影秀昨晚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獻禮黨的生日。   本次中軸線空間光影秀以北中軸黃寺大街作為行進起點,以奧森公園仰山為終點。
  • 北京奧林匹克塔下月開放 最遠處能夠看到北京南站
    北京奧林匹克塔主塔上的奧運五環標誌日前安裝完畢,首次進行整體全方位調試亮燈。夜晚遛彎兒散步的市民會發現,在奧林匹克公園方向,五尊高大的鐵塔錯落有致,發出了絢麗的燈光。在最高的一座塔體的頂端,巨大的奧運五環標誌更是引人注目。這就是即將在6月正式對外開放的北京新地標建築——北京奧林匹克塔。   北京奧林匹克塔坐落在中軸線北端,位於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東北部,地處奧海湖畔。塔體由5座186米至264.8米的獨立塔組合而成,建築總面積為18687平方米。
  • 北京誕生新地標奧林匹克塔 塔頂奧運標誌可抗風抗震
    ,北京中軸線上246.8米高的標誌性建築被正式命名為北京奧林匹克塔,並永久性懸掛奧運五環標誌。該標誌性建築將向社會開放,並承擔起城市標誌景觀、旅遊觀光、文化展示、環保監測和大型活動監測等多重功能。  地標設計理念為「生命之樹」  北京奧林匹克塔位於奧林匹克中心區內,其西側與中軸景觀大道相接,是京城新的地標建築。塔體由五座186米至246.8米高的獨立塔組合而成,建築總面積達18687平方米。
  • 奧林匹克塔全揭秘:承擔標誌景觀、大氣監測等多功能
    本報記者 甘南 攝 J216  昨天下午,坐落在首都北京中軸線上、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東北部、奧海湖畔的北京奧林匹克塔,正式命名並懸掛永久性奧運五環標誌。這座備受社會關注的標誌性建築將以全新姿態向社會開放,承擔起城市標誌景觀、旅遊觀光、文化展示、環保監測和大型活動監測等多重功能。
  • 看燈光秀不止是外灘,在廣富林也有驚豔的燈光秀,還帶3D特效
    身在魔都,看燈光秀我們想到的第一就是外灘 外灘的燈光秀固然好看,但是一到周末,便開啟了人從眾模式 但是,除了外灘還有一個地方的燈光超級超級棒呢 最最重要的是她還有3D模式呢 他就是位於上海松江廣富林遺址的燈會
  • 廣州燈光節2020廣州塔每晚燈光秀時間一覽
    今年燈光節不設廣州塔燈光秀展示,海心沙作品區域需通過預約後,憑個人身份證驗證進場,未預約遊客無法進入遊覽。  廣州塔正常亮燈時間:天黑即亮燈,關燈時間為晚上23:00  雖然今年沒有廣州塔燈光秀,但是廣州塔並沒有缺席燈光節,而是將在「時空·共生」中扮演重要角色。
  • 北京奧林匹克塔夜場吸引市民前往參觀
    8月28日,在北京奧林匹克塔觀景臺上,市民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