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互聯...

2020-12-15 199IT

(一)音樂會

2015年音樂類演出場次與2014年基本持平,票價略有提高,上座率、觀眾人數、票房收入的增長幅度較為明顯。綜合來看,2015年音樂類演出市場表現有較為顯著的提升。

2014年、2015年音樂類演出市場對比

1、長期低票價策略帶動上座率和觀眾人數穩步提升

近年來,相較其他藝術形式,音樂會票價一直維持較低水平,其中政府對高雅藝術給予持續補貼發揮重要作用。在北京,2015年,低價票補貼工作被列入市政府為群眾辦實事項目,享受補貼劇場達31個,補貼低價票19萬張,補貼金額達2200萬元。國家大劇院2015年享受補貼的音樂類演出有130場;中山公園音樂堂經過低票價補貼後,每場演出30元、50元的低價票佔總票房的30%,共420張。

2、觀眾音樂鑑賞水平提高推動音樂會演出市場發展

伴隨觀眾群體教育水平和藝術素養的提高,以及各種形式普及推廣活動培養作用顯現,觀眾對音樂的鑑賞水平不斷提高。一方面,觀眾對名團名家的認知度提升,大師級指揮、世界名團的演出受追捧。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觀眾調查顯示,喜歡交響樂的觀眾比例高居榜首,演出團體和陣容成為觀眾是否購票的重要因素。如指揮大師祖賓·梅塔、鋼琴家郎朗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演出的青春「巨人」音樂會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僅在北京新年檔期就匯集了捷克愛樂樂團、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布拉格施特勞斯交響樂團等世界級名團。

另一方面,觀眾對音樂會訴求更加多樣,小型室內樂受到越來越多樂迷的熱愛,如國家大劇院2015年五月音樂節將普及室內樂作為主旨,推出20餘場音樂會,並在年底組建了國內第一支常設性駐院室內樂八重奏樂團;天津大劇院推出鋼琴與室內樂音樂季,演出達50餘場。

(二)大型演唱會、音樂節

2015年大型演唱會、音樂節演出場次0.19萬場,較2014年0.14萬場上升35.71%;票房收入31.80億元,較2014年25.69億元上升23.78%。

2014年、2015年演唱會、音樂節場次、收入對比

1、演唱會

(1)一線歌手最具市場影響力

一線老牌歌手在市場佔有率方面仍佔有明顯優勢。2015年演唱會市場,巡演場次和票房最具影響力的仍是一線大牌歌手,例如陳奕迅、周杰倫、汪峰、張惠妹巡演場次均在10場以上,2015年汪峰巡演場次達27場(包括墨爾本、雪梨),觀眾總人數達61.5萬人次。

(2)獨立音樂人分流受眾

演唱會受眾正在逐步細分,一些唱作力強、有鮮明特點的獨立音樂人成為市場的新生力量,紛紛舉辦演唱會。好妹妹樂隊在北京工人體育場,李志、馬頔、野孩子樂隊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萬曉利、馬條、周雲蓬等音樂人也紛紛從LiveHouse走進劇場。其中,好妹妹樂隊以每張票99元眾籌的方式吸引了三萬七千人觀看演唱會。這些獨立音樂人沒有龐大的歌迷群體和廣泛的市場號召力,但擁有固定忠實的粉絲群體,在一線大牌歌手演唱會資源有限的條件下,獨立音樂人提供了高性價比的演出內容資源,進一步細分了演唱會市場的受眾。

(3)演唱會在線直播常態化

2015年,演唱會在線直播全面常態化,進入付費觀看時代,漸成票房、贊助之外的盈利方式。最早涉足演唱會在線直播的樂視音樂從2014年汪峰演唱會開始,主打付費或付費會員觀看的方式,2015全年直播場次365場,吸引了超過2億用戶觀看直播。主打免費觀看的騰訊視頻LiveMusic2015年的直播場次達55場,實現12億的總播放量,在線觀看人數達5500萬,覆蓋全球389個城市,包括20個海外城市。以優土、愛奇藝為代表的老牌視頻網站,以陌陌為代表的社交平臺,以芒果TV為代表的電視臺APP都在依託自身優勢積極開拓演唱會直播領域的業務,對演唱會版權的競爭激烈,促使視頻網站開始涉足線下布局。例如,樂視將依託樂視音樂Live生活館,連接產業上遊、開發演出票務。騰訊已經開始試水專屬定製演唱會。

2、音樂節

(1)場次減少

在場次方面,由於受重大事件、場地審核、安全消防等多方面影響,2015年多個音樂節取消、停辦、延期,因此場次大幅減少。如北京迷笛音樂節、長沙草莓音樂節、長沙橘洲音樂節等被取消;恆大星光音樂節繼2013年舉辦30餘場、2014年舉辦40餘場後,2015年基本處於停辦狀態。

(2)明確定位,進行特色打造

儘管演出陣容同質化仍然存在,但很多音樂節開始明確定位,打造特色。以草莓、迷笛為代表的多元化老牌音樂節,隨版圖擴張,與當地文化特色進行結合;以爵士上海音樂節、深圳樂杜鵑電子音樂節為代表的主打爵士、電子等音樂類型鮮明的特色;理想音樂節、上海簡單生活節、張北草原音樂節以文化旅遊、環保綠色或親自家庭等為主題,倡導一種生活理念和方式。

(3)與網際網路結合更加緊密

與演唱會一樣,音樂節也開始加速網際網路化。如樂視音樂與摩登天空達成戰略合作,將上海草莓音樂節打造成國內首個付費直播音樂節,直播票房達300萬元;騰訊視頻獨家直播的簡單生活音樂節,三天累計觀看用戶600萬;理想音樂節則通過彈幕、虛擬禮品等方式,打造網際網路音樂嘉年華。

2014年、2015年舞蹈演出市場對比

(一)舞蹈類演出市場整體表現疲軟

2015年,舞蹈演出場次略有提升,但上座率、觀眾人數和票房收入均為下降的趨勢。舞蹈因其自身藝術特性需要觀眾有較高的鑑賞水平,但舞蹈的普及推廣和觀眾培育沒有形成有效的體系模式,受眾群的匱乏直接導致舞蹈演出市場表現不景氣。

在藝術普及方面,舞蹈應借鑑高雅音樂普及經驗,通過講座、工作坊等進行市場培育。

(二)一線城市芭蕾舞市場份額高

得益於各類演出季、舞蹈節、賽事的舉辦,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國內外芭蕾舞團頻頻登臺演出。2015年,北京芭蕾舞演出了180場,票房收入達6634萬元,佔到了舞蹈類票房收入的54.5%。在2015年11月6日至12月26日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芭蕾演出季」中,有來自中國、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十餘個國家13臺劇目演出30場。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調查顯示,芭蕾舞在最受觀眾歡迎的演出類型中排在第二位。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舞姬》在上海演出出票率達到100%

(三)為青年舞者搭建平臺

一批優秀的青年舞蹈人才和作品通過選拔培養活動脫穎而出。如中國舞蹈家協會「青年舞蹈人才培訓計劃」推出了蘇鵬作品《花生》、張蓀作品《古城》、張傲月作品《那裡的花》等六部青年舞者的作品,並為他們提供名師指導、創作經費和展示平臺。廣東現代舞周力推青年舞者和獨立創作作品,並搭建平臺將年輕的中國現代舞舞者推薦給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界策展人。

(一)話劇

2014年、2015年話劇演出市場對比

2015年話劇市場表現突出,場次、上座率、觀眾人數、票房收入均有明顯提升。

1、原創話劇數量增多,形式新

隨著近年對話劇原創的關注和呼籲,2015年原創話劇作品增多,如由中國國家話劇院主辦的首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匯集20部原創大劇場劇目和15部原創小劇場劇目;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司馬遷》、《食堂》、《故園》,陳佩斯作品《戲臺》,萬方編劇、賴聲川執導的《冬之旅》,林蔚然編劇、李伯男執導的《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等原創話劇在票房和口碑上都有上佳表現。

戲劇人嘗試更多的表現形式,如浸沒式戲劇,代表作有孟京輝作品《死水邊的美人魚》;超維度戲劇,代表作有何念作品《消失的新郎》;還有觀眾根據提示表演的自動戲劇、探索文獻劇、超文本戲劇等。這些新形式賦予了戲劇更自由多變的表達創作空間。

2、引進戲劇量多質高

在2014年試水引進上乘國際戲劇作品的基礎上,2015年大量國際劇目在國內上演。如南鑼戲劇節有13部來自世界10個國家和地區的舞臺作品;北京青年戲劇節,有7個國家和地區的戲劇;烏鎮戲劇節聚集法國、德國、巴西、瑞士、義大利、荷蘭、波蘭、立陶宛、俄羅斯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劇目;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的重點項目「英國國家劇院現場」以電影的形式將《弗蘭肯斯坦》、《科利奧蘭納斯》、《人鼠之間》等10餘部英國最新最熱的戲劇帶給中國觀眾。

較之往年,2015年外國戲劇引進的多樣性、層次性已經逐漸清晰,外國戲劇引進方逐漸找到了自己的藝術與市場地位,如林兆華戲劇邀請展以世界級戲劇巨擘大作為目標,愛丁堡前沿劇展以小而美的戲劇新意佳作為對象。

3、熱門IP改編作品不斷湧現

熱門影視、文學作品IP衍生舞臺劇頻現,如同名小說改編的《鬼吹燈》、《盜墓筆記》、同名漫畫改編的《滾蛋吧!腫瘤君》,同名遊戲改編的《仙劍奇俠傳》等。這部分戲劇的受眾有別於傳統戲劇,以IP粉絲為主要觀眾群的衍生舞臺劇,會比一般的原創戲更容易建立知名度,但也容易被拿來與原作比較,且因表現形式相對局限而遭到詬病。以《盜墓筆記》為例,第一部總票房近3500萬,第二部首輪演出2000萬票房。

值得關注的是,舞臺劇IP向影視轉化成為演出行業版權價值開發的藍海,2015年開心麻花話劇作品《夏洛特煩惱》改編的同名電影收穫票房超過14億元。

4、戲劇節運作模式更加成熟、國際化

國內戲劇節定位更加明確,視野更加國際化,運作模式也趨於成熟。其中烏鎮戲劇節最具代表性。第三屆烏鎮戲劇節堪囊括了來自法國、德國、巴西、瑞士、義大利、荷蘭、波蘭、立陶宛、俄羅斯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20臺頂尖劇目共73場演出;以最大力度培養優秀青年戲劇人,通過青年競演單元挖掘出中國戲劇圈最具潛力的青年,並將其優秀作品推送全國、世界巡演;戲劇節期間,烏鎮大街小巷上千場的街頭演出組成的小鎮戲劇嘉年華,並打造「白天看戲、夜晚派對」的節慶氛圍。依託烏鎮戲劇節,烏鎮在3年的時間內實現了「觀光——休閒——文化」的定位轉變,遊客人數保持著每年30%遞增,基本實現戲劇藝術與城市文化、旅遊資源的融合。

(二)戲曲

2014年、2015年戲曲演出市場對比

1、戲曲發展政策環境利好

7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就新形勢下如何支持戲曲藝術傳承和發展,作出了明確的政策規定和具體闡釋。隨後,為全面摸清我國地方戲曲劇種現狀,進一步推動地方戲曲傳承發展,文化部印發《關於開展全國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工作的通知》,就2015年至2017年開展全國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工作作出部署。5月,文化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開展「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發展計劃」戲曲專項扶持工作的通知》,其中內容之一是實施「三個一批」優秀戲曲劇本扶持計劃,採取「徵集新創一批、整理改編一批、買斷移植一批」的辦法,出資扶持優秀戲曲劇本創作,建立優秀戲曲劇本共享資源庫。

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為戲曲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提供了利好的政策環境。

2、積極創新、重視營銷推動戲曲傳播

傳統戲曲的傳承、保護、發展要與時俱進,更開闊的創作思路、更符合現代觀眾的表現形式、更加市場化的營銷方式都有助於戲曲的傳播推廣。

例如,豫劇版《朱麗小姐》將瑞典劇作家斯特林堡1888年創作的西洋故事搬到了河南鄉間,對中國傳統戲曲進行了實驗性探索;上海京劇院引入演出季制度,提前公布全年的演出計劃,以求從技術上探索拓展戲曲市場的新可能;張軍崑曲藝術中心推出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通過前期有規劃、有創意的營銷,並舉辦20場沙龍講座,獲得了高票房、好口碑。

小劇場戲曲成為戲曲創新、培養觀眾的有效方式。小劇場戲曲以小製作、小成本、小規模,以實驗性、探索性、創新性,讓年輕觀眾走進劇場關注戲曲,成為戲曲傳承發展的新方式。京滬兩地通過舉辦小劇場戲曲節,推出了一批優秀的小劇場戲曲作品。

3、地方小曲種演出減少造成場次、票房雙降

以農村為主要市場的地方戲曲演出,因娛樂方式多元化和市場惡性競爭壓價,導致演出場次和收入減少,逐漸邊緣化。與京劇、越劇、豫劇等不同,許多地方小曲種受地域文化限制,受眾面十分狹窄,面臨存亡危機。我國目前僅有地方戲種286個,並且平均每兩年就有3個劇種消失;全國有74個劇種只剩一個職業劇團或戲班。以山東、山西兩個地方戲大省為例,20世紀50年代,山東地方戲劇種39個,到2006年,山東能夠演出的劇種僅14個;20世紀80年代,山西有戲曲劇種54個,2003年減少到28個,2012年調查時能在舞臺上演出的僅剩15個。

(三)兒童劇

2014年、2015年兒童劇演出市場對比

1、優質兒童劇增多

與前幾年井噴式的發展不同,2015年兒童劇的場次、上座率、觀眾人數基本與2014年持平。主要原因是隨著社會對兒童心理的關注度和認識水平的提高,家長對兒童劇要求提高、選擇謹慎,讓一些濫竽充數的劣質兒童劇失去市場。劇目品質的提高相應帶來了平均票價的提升。

2、國際交流增加,凸顯差異

2015年,很多國外兒童劇目被引進,例如立陶宛形體劇《翻滾吧,寶貝!》、俄羅斯百變形體劇《魔法師的白手套》、英國創意人偶劇《小小雲先生》、加拿大創意兒童劇《塑料的童話王國》等。這些引進劇目為觀眾提供了更多觀劇選擇,也讓我國與國際在兒童劇創作理念的差異凸顯出來。在規模上,國內兒童劇創作還是大劇場、大規模、大場景、大舞美的創作方向,外國兒童劇更多是小製作,極簡的布景和道具,十人以下的團隊,既有利於巡演也有利於成本控制,以加拿大創意兒童劇《塑料的童話王國》為例,只有兩名演員,道具是一箱各色的塑膠袋;在內容上,國內兒童劇仍傾向於說教和圓滿結局,外國兒童劇則更強調體驗互動,也不刻意避諱觸及暴力、死亡等話題,更加注重兒童觀劇體驗、想像力培養和潛力激發。

觀眾對國外兒童劇的接受度不一,一些家長對死亡內容的排斥,孩子不會投入到體驗式互動中,這主要是因為國內外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存在差異,需要更多的交流融合,讓戲劇在兒童成長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

2014年、2015年曲雜演出市場對比

曲藝和雜技演出有所下滑的原因是創新乏力,內容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以相聲為代表的曲藝演出在前幾年快速增長後持續衰落帶來了市場萎縮。2009年前後,相聲小劇場呈爆發增長之勢,僅北京就有50家左右,現在已經銳減到20家左右。缺少新品力作也是當前相聲發展的痼疾。德雲社的嶽雲鵬,嘻哈包袱鋪的高曉攀,青曲社的苗阜、王聲等青年相聲演員都因有緊貼時代和市場的作品受到觀眾的喜愛。

受國家規範旅遊市場發展政策影響,雜技作為旅遊駐場演出的主要形式也受到波及,市場表現下降。

(一)旅遊演出

2015年旅遊演出場次為5.52萬場,較2014年6.02萬場下降8.31%,票房收入35.17億元(含被分帳收入),較2014年38.37億元下降8.34%。

2014年、2015年旅遊演出場次、收入對比圖

2015年,旅遊演出場次收入繼續下降,主要原因是政策持續發力,消除市場泡沫。前幾年熱錢進入旅遊市場,很多創意陳舊、粗製濫造的旅遊演出項目盲目跟風上馬,在相關政策要求取消旅遊捆綁消費後,這些項目沒有了觀眾和市場。

與市場整體表現下滑不同,一些高品質品牌項目逆市增長,如宋城演藝、印象系列演出等具有良好市場表現。2015年宋城演藝營業收入為16.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1.21%,其現場演藝業務是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營業收入為12.65億元,佔總營業收入的74.63%,「千古情」系列演出觀眾為2233.83萬人次,同比增53.42%。

(二)娛樂演出

2015年演藝場館娛樂演出47.58萬場,較2014年47.81萬場下降0.48%,票房收入24.07億元,較2014年18.17億元上升32.47%。

2014年、2015年演藝場館場次、收入對比圖

演藝場館娛樂演出場次基本與2014年持平。在2015年新的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下,演藝場館調整經營策略,把提高演出質量當作吸引觀眾的主要因素,投入資金提升演出品質,成本推高了票價,但為保證上座率,票價提高幅度沒有覆蓋成本提高的幅度,因此收入雖然提升,但利潤卻下降。

相關焦點

  • 2015年網際網路職場生態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互聯...
    數據顯示,網際網路人對市場銷售類職位最有意向,佔比高達 25.47%。技術類和運營類職位緊跟其後,分別佔到 23.55% 和 18.08% 的比例。其中,市場銷售類細分領域中,銷售與市場營銷職位更受關注;在技術類細分領域中,較受親睞的是移動開發和後端開發;而在運營細分領域中,運營是最受歡迎的職位。二、網際網路十大高/低薪職位
  • 中國自駕遊市場分析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網際網路...
    我國自駕遊客年度出遊頻次分布數據顯示,我國自駕遊客年度出遊頻次為 5.4 次,平均時長為 3.2天。從客觀數據上來看, 根據數據顯示,2015 年自駕遊所佔比重繼續攀升,遊客通過旅行社進入景區的比例已經由 2010 年的 60%-70%下降至 2015 年的20%-30%,自駕為主的自由行已成為遊客到達景區的主要方式,佔景區接待遊客總人數的 75%。
  • 谷歌掌門人:網際網路即將消失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互聯...
    當網際網路概念在中國資本市場上方興未艾之時,網際網路巨頭谷歌公司的執行董事長埃裡克•施密特在前段時間舉行的座談會上大膽預言:網際網路即將消失,一個高度個性化、互動化的有趣世界——物聯網即將誕生。施密特的此番言論可謂自我顛覆。他說:「我可以非常直接地說,網際網路將消失。」
  • ZDC:2015年8月中國機箱市場研究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
    2015年8月的中國機箱市場競爭激烈,關注度在前十名的品牌佔據了78.992%的市場關注份額。遊戲悍將、先馬以及金河田獲得榜單前三名,用戶基礎相對較高。
  • 易信:2015年網際網路免費電話用戶行為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
    2016年2月4日消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高效率零消費的免費電話方式開始被大眾認可。近日,時下流行的即時通訊軟體之一易信,基於其平臺2億用戶移動免費通訊大數據與相關調查,發布《2015網際網路免費電話用戶行為報告》。
  • 澤平宏觀:中國人口報告2020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互聯...
    從分孩次出生數看,2015-2019年一孩出生數分別為879、981、713、629和593萬,二孩出生數分別為658、715、892、760和747萬(2019年數據為估計),三孩及以上出生數分別為118、90、117、134和125萬(2019年數據為估計)。
  • 澤平宏觀:2019中國生育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互聯...
    中國結婚率2013年見頂回落,離婚率持續攀升;晚婚晚育現象日益突出,1990-2015年平均初育年齡從24.1歲推遲至26.3歲,主要初育年齡從20-27歲推遲到22-29歲。因婚姻市場匹配問題及單身主義等,「剩女」規模快速增加至約600萬,學歷越高「剩下」的概率越大。此外,丁克家庭、不孕不育人群增多削弱生育基礎。
  • 東華軟體股份公司2015年度報告摘要
    經與會董事舉手表決,形成如下決議:  1、會議以10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審議通過了《東華軟體股份公司2015年年度報告》及摘要;  《東華軟體股份公司2015年年度報告》全文詳見2016年4月26日巨潮資訊網(www.cninfo.com.cn),摘要詳見同日《中國證券報》、《證券日報》、《證券時報》及巨潮資訊網(www.cninfo.com.cn)。
  • CheetahLab:2017年度中國app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與此同時,在獵豹大數據新聞類app年度排行榜中,仍有新的產品湧入,搜狗推出的「今日十大熱點」和「今日熱點頭條」,愛奇藝推出的「愛奇藝頭條」,中國青年網推出的「中青看點」都進入了前二十名。百度2017年新推出「小度頭條」,雖然目前沒有上榜,但仍值得關注。2017年新聞類的黑馬趣頭條漲勢兇猛,已經殺入前五名。
  • 銀行業深度報告:網際網路改變金融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
    而目前市場熱捧的網際網路金融模式,例如阿里小貸、餘額寶、P2P貸款、金融產品銷售平臺等,是否也存在著各自的局限和瓶頸?模式的弱點和風險在哪裡?本篇報告將著眼於結合金融與網際網路的分析方法,從商業模式的角度出發,回答下述核心問題:* 應該採用什麼樣的研究範式來分析網際網路金融?* 網際網路為金融帶來的只是新工具還是全新的商業模式?
  • 數據挖掘價值變現,靠譜嘛?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互聯...
    網際網路行業一直都有熱點,從SNS到微博到移動互聯,再到數據挖掘,就像腳下的這片土地,永遠不缺神奇。
  • 2017年中國電信網際網路金融大數據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以此為背景誕生的創新性網際網路金融產品正在逐漸受到大眾的接受。而以大數據為代表的技術革新正在成為需求創新的新引擎,本報告將結合中國電信覆蓋全國的高質量數據優勢,從大數據角度觀察過去一年國內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在第三方支付、網際網路理財、網際網路融資、網際網路保險層面發生的變化,一窺行業發展的脈絡。
  • 2015年中國酒店業回顧與2016年展望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2015年回顧1.酒店的供求關係在動態的變化中目前中國酒店業總體上仍舊在低谷中。
  • 2015-2016年中國鍵盤市場研究年度報告
    圖1 2015年度前10鍵盤品牌關注比例    ZDC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度中國的鍵盤市場上,競爭十分激烈。圖6 2015年度平板用鍵盤關注佔比走勢    ZDC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Q1-2015年Q4中國的鍵盤市場上,平板用鍵盤的關注度佔比是持續小幅下跌的。
  • 大數據造就老大哥?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網際網路數據...
    199IT數據中心微信帳戶:i199IT譯者: 紅鼻子cj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兩年前完全無法想像的東西,到今天已然成了家常便飯。前途一片光明,卻也難免刺眼。「李開復說,他曾掌管谷歌中國地區的業務。上周的專欄裡,我把今天的谷歌和19世紀末的通用電氣做了比較,兩者都是引領技術革新浪潮的創新型工業企業。但另一方面,谷歌、亞馬遜、微軟和其他科技巨頭正在積聚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需要小心翼翼地加以控制。NSA和大數據企業將資料庫資源和計算能力用在了不同的地方,前者用它們來偵查間諜和恐怖分子,後者利用它們來將合適的服務提供給適合的用戶。
  • 極光大數據:菜譜app行業研究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也使得美食屆的武林秘籍——《菜譜》以一種新的形式飛入尋常百姓家。而現在,更為方便的菜譜類app則成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美食寶典。現如今,這個擁有3300萬用戶的市場仍然處於從用戶積累到探索盈利模式的過渡階段。極光大數據發布《菜譜app行業研究報告》,以主流菜譜app的滲透率、忠誠度、日活及使用習慣等數據為基礎,從年齡、地域、性別比例及興趣愛好、安卓機型偏好等數據分析主流菜譜app的用戶畫像。
  • 螞蜂窩:2015年酒店預訂行為分析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近日,螞蜂窩旅行網發布了2015《酒店預訂行為分析報告》。報告結合螞蜂窩8000萬用戶對全球916702家酒店的點評、酒店攻略以及酒店相關的遊記、關鍵詞搜索、自由行產品銷售數據等,分析了中國遊客的酒店預訂行為、酒店預訂發展趨勢。
  • 廣東德豪潤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度報告摘要
    三、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1、近三年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公司是否因會計政策變更及會計差錯更正等追溯調整或重述以前年度會計數據  □ 是 √ 否  單位:人民幣元  ■  2、分季度主要會計數據  單位:人民幣元  ■  上述財務指標或其加總數是否與公司已披露季度報告
  • StrongView:2015年不同渠道營銷趨勢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
    下面這個報告將告訴我們一些趨勢:根據StrongView survey的調研,商業領袖們對他們來年的營銷預算方向持樂觀態度,54%的人表示他們來年的預算將增長,高於一年前的46%;1/3預期營銷預算增加的人認為預算增長幅度將不低於10%。那麼哪個渠道的預算將獲得增長,而哪個渠道的預算又會被砍掉呢?
  • Knight Frank:2019財富報告(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報告下載: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復關鍵詞【2019財富報告】即可!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內地共有9953名超高淨值人士,預計這一數字在2023年增長35%至13429名。Holt指出,此次的報告共訪問了來自全球各地約600名私人銀行家和財富顧問,他們為這些超高淨值人士管理約3萬億美元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