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必會—資料分析:微笑公式以及合成增長率

2020-12-13 公考小站160

資料分析中考察頻率最高的知識點就是增長率了,除了最基本的基礎增長率,求基期量,求現期量以及求增長量這種每年都會考的題目之外,關於增長率問題,還有一些中等考頻的知識點,例如求隔年增長率(量)以及合成增長率問題。

隔年增長率和合成增長率如果是按照「老實辦法」一步步算的話,計算量是非常龐大的,但是如果掌握了打開這兩個難題的鑰匙,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出答案。

間隔增長率(量)和微笑公式

對於求增長率的問題,相信大家到現在已經是信手拈來了,但是間隔增長率還是有一些小夥伴不太能熟練掌握。此時,解決間隔增長率問題的鑰匙就是「微笑公式」。

微笑公式:隔年增長率=R1+R2+R1*R2,並且當R1和R2都小於10%的話,是可以直接將R1*R2忽視掉,這樣的誤差也不會很大。大家不用刨根問底,推導原理,我們只要將題目解出來就好。#undefined#

間隔增長率(量)例題:2010年上半年,全國原油產量為9848萬噸,同比增長5.3%,上年同期為下降1%。求2010年上半年全國原油產量比2008年同期約增長了多少?

這道題給出的是2010年的量,但是求的確是2008年的量。按照常理來說,我們可以通過2010年的「原油產量為9848萬噸、同比增長5.3%」這兩個條件來計算出2019年的量,再結合「上年同期為下降1%」來求出2008年的量。

這樣做雖然沒有一點錯誤,但是確是一個「老實辦法」,這種求隔年增長量的題目,其本質就是求出隔年增長率,再乘以現期量。至於「聰明辦法」就是微笑公式。

還是以這道題為例,先求出其隔年增長率,即從2008年到2010年的增長率。隔年增長率=5.3%+(-1)%+(5.3%*(-1)%),由於(5.3%*(-1)%)的數字很小,連0.1%都不到,所以直接捨棄,隔年增長率≈5.3%+(-1)%=4.3%。

如果問的是2008年的量的話,再結合2010年的量,很快就可以計算出2008年的量了,並且計算流程還相當簡單。

混合增長率

混合增長率是指A增長了一定數額,B也增長了一定數額,A和B的數量不同,問A和B兩個一起增加了多少?

混合增長率的計算量更是唬人,不僅要算佔比,還要算各個部分的增長量,但是大家記住,混合增長率有一個口訣,只要背下來就可以解決85%以上混合增長率的題目:混合增長率位於兩個增長率之間,和數量大的靠得更近。

兩個增長率分別是指A和B的增長率,設為a和b,混合增長率應該位於a和b之間。靠近數量大的是指靠近A和B中那個數量多的。比如A是500,B是1300,那么正確答案就應該更靠近B的增長率b,在四個選項中,我們只需要找到處於a和b之間,並且更加靠近b的數值就可以了。

混合增長率例題:2018年全年農村網絡零售額為13700億元。其中,農村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為10900億元,同比增長30.9%;農村非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2800億元,同比增長28.4%。

2018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速在以下哪個範圍之內?

A.低於27% B.27%~29% C.29%~31% D.超過31%

我們根據剛才的口訣,已知兩個增長率分別為30.9%和28.4%,所以混合增長率在額二者之間,BC兩項都符合。並且農村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為10900億元遠遠大於非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2800億元,所以應該更靠近30.9%,所以此題應該選C。

前面說過,這種方法只能解決85%的混合增長率問題,要是遇到兩個數字都很靠近B,那麼如何分清呢?這種問題很少出現,但是一旦出現,我們有兩個方法:①二選一蒙一個。②十字法。

限於篇幅原因,十字法我們以後再講,大家也可以購買這本公務員考試教材,上面的知識點說得非常詳細,完全可以滿足自學需求。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有的放矢的自主學習,祝大家早日成「公」。

相關焦點

  • 公考必會—資料分析:這次,將各類比重問題一網打盡
    無論是國考還是省考的行測考試中,資料分析每一年都佔據較大比例,同時又因為其公式列式較為複雜,個別題目存在陷阱需要仔細分析,所以做一道資料分析題如果不是很熟練的話,會花掉很多的時間。但是根據每年的考試情況來看的話,資料分析又是最容易突破和提分的一個項目,只要掌握好了相關的公式,做題時候仔細小心一些,那麼資料分析拿下高分還是可以做到的,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關於資料分析中各類比重問題,爭取將其一網打盡。比重其實很簡單,就是部分量除以整體量,記為A/B,下來講講和比重有關的相關知識點。
  • 2018年寧夏公務員行測資料分析必背公式
    【導讀】華圖寧夏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發布:2018年寧夏公務員行測資料分析必背公式,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寧夏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寧夏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2018年寧夏公務員行測資料分析必背公式   2018年公務員聯考資料分析題高頻使用公式匯總
  • 資料分析考前必記公式
    計算類題量佔比約為50%,它會涉及多個考點,需要我們提前掌握多個知識點及其公式、解題思路,考場上才能快速分析出題目的解題思路、如何查找對應數據、如何快速計算結果。綜上,若想順利解決計算類與比較類題型,前提條件是必須要掌握資料分析常考公式,所以我給大家系統梳理了資料分析當中考前你必須掌握的核心公式。我們分兩類來分開記憶,一類是增長率相關,一類是B/A型,這兩類都是資料分析必考知識點,必須理解並牢記。
  • 2020省考行測資料分析:倍數的多公式結合
    行測的資料分析一直都是各位考生比較頭疼的一類題型,因為資料分析大篇幅的材料茫茫多的公式以及複雜的計算會浪費考生大量的時間。而資料分析在省考中分值佔比又很大且得分率相對也是比較高的一類題型,所以要是輕易放棄又十分可惜。今天就跟隨中公教育一起學習資料分析中的一類重要考點倍數的多公式結合。
  • 2020甘肅省考行測資料分析備考技巧:關於隔年增長率公式的推導及計算
    2020甘肅省考行測資料分析備考技巧:關於隔年增長率公式的推導及計算 甘肅公務員考試科目主要《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其中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包含的內容比較廣泛,下面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行測分析:關於隔年增長率公式的推導及計算
  • 2020省考行測資料分析備考:這兩個「冷門」公式你用對了嗎
    資料分析中有兩個冷門的公式——「比重的增長量」和「平均數的增長率」近期考查頻率特別高,也是很多同學容易混淆用錯的兩個公式,能真正理解公式的由來我們才能利用公式快速得出正確答案,這裡中公教育專家通過例題對這兩個公式給大家進行總結和區分。
  • 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你得掌握的常考公式!
    行測資料分析的常考考點是廣大學生值得重點掌握的內容。因此,在這裡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梳理出資料分析的常考公式。在兩數之比中需要注意到,比重的變化量是用幾個百分點來表示,不能寫成百分率的形式,率與率之間的比較只能用作百分點表示;另外,平均數有增長率公式,而比重與倍數沒有增長率公式(即第四個公式);最後須得注意到倍數當中:多幾倍=是幾倍-1,並且多幾倍在現期與基期做比較時可以用做增長率。
  • 2020省考公務員筆試:行測資料分析公式集錦
    在省考行測中資料分析的題量在15-20道左右,主要測查考生對文字、數字、圖表等統計性材料的綜合理解和與分析加工的能力。其中,分析加工能力,就需要考生掌握核心計算關係,從而快速列式。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總結公式,加深記憶。
  • 2021國家省考必刷題庫
    國家省考考試網為您發布2021國家省考必刷題庫,同步國家公務員考試網信息:2021省考備考。更多關於公考必刷題,公務員備考,公務員考試,國家省考備考的信息內容,請關注國家省考考試網以及國家華圖,值得信賴!
  • 【資料】2019公務員行測資料分析重要增長率公式
    【資料】2019公務員行測資料分析重要增長率公式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2021國考行測資料分析公式匯總
    國考行測資料分析部分,眾多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都會投資大量時間,這個部分也確實是付出必有收穫,在考場上想要快速拿下資料分析,我們對於這部分考查的概念公式還是有必要爛熟於心的,今天中公教育專家為大家總結了資料分析中能夠用到的所有公式: 增長
  • 資料分析早該這麼學!國考行測70+必會方法
    縱觀整個行測來說,數學運算和資料分析這兩部分是被眾考生認為最難的兩部分,而資料分析又因資料長、列式複雜、數據難算、費時費力被很多考生「遺棄」,最後直接一蒙答案了之。因此,資料分析是行測考試中每年得分率較低的部分。其實,資料分析是整個行測數學裡面最簡單的一類題目,能準確快速列式,利用估算方法快速定位選項即可,是行測裡面「性價比」最高的「一款題目」。
  • 2021國考備考:資料分析題高頻概念和常考公式!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網絡發布:2021國考備考:資料分析題高頻概念和常考公式!,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在資料分析題中有許多專業術語,並且很多都很近似,容易造成考生概念混淆,所以會有一些考生因不清楚概念含義、概念混淆列不出計算公式從而導致失分
  • 2020山東省考行測資料分析考點:比重
    2020山東省考行測資料分析考點:比重 2020-06-02 13:55:48| 來源:中公教育周明月 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特別整理了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
  • 2021國考行測資料分析如何靈活運用公式
    資料分析是行測考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考生會發現在省考行測中資料分析考20道題目,做對15~16道題目相對比較容易,再想向上突破難度就非常大了。資料分析做到最後,到了瓶頸階段-------公式也會,計算方法熟練,也能算對,但再想多做對幾道題就難上加難,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來說說資料分析如何突破瓶頸的問題。
  • 資料分析解題技巧:平均量基本公式大瘦身
    在事業單位行測考試裡,資料分析一直是考生必爭的項目,資料分析的成敗也直接決定了一場考試一套試卷的成敗,那麼我們只有把資料分析考點中常考的考點掌握好理解透,才能真正的在資料分析考試中立於不敗之地。對於資料分析來說基本的概念還是比較多的,但是對於平均量這樣一個基本概念來說,它的難度不高、公式比較單一,如果我們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平均量這一基本量進行總結,防止在考試的時候出現公式混亂甚至用錯公式這樣的情況,那麼我們的勝算將會大大增加。但是對於平均量這一基本量來說很多考生反映公式較多並且模型基本相似,所以經常容易用混,所以接下來,中公事業單位考試網為大家詳細點撥,幫助大家高效備戰事業單位考試。
  • 你覺得考研難還是考公難???
    鑑於本人剛剛去年省考上岸,在這多說兩句,性質不同的考試,是沒法在一塊相比較的,就我個人經歷以及所見所聞而言,專碩比學碩好考,學碩不考試數學的好考,英語都考就不說了,而且我就是因為英語不行,大學考了六次四級沒有過,最好的一次差三分,最後決定考公務員也是這個原因。
  • 2018年安徽省考行測備考技巧:資料分析備考
    2018年安徽省考資料分析備考魏曉倩資料分析是行測必考模塊之一,有句話說「得資料分析者得行測」。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資料分析考察知識點相對固定、題量大,考生集中突破資料分析是完全可行的,較其他模塊備考更容易。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的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針對一段資料一般有1-5個問題,報考者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推測和計算,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 資料分析居然這麼簡單?——資料分析基本公式+特殊題型公式口訣梳理
    小齊說:公式必須是條件反射,不能有任何的思考,脫口而出,否則一定會影響你的做題速度,如果你現在做題,碰到個基期比重,還需要在心裡推導5秒公式,然後在動筆,那有必要好好記記公式了。小齊在剛接觸資料分析的時候,有一些複雜公式口訣也是現在心裡想或者推導,雖然當時做題也不慢,但是一定是比現在差很多的。所有請大家解決這3-5秒想公式的時間,切記,切記!
  • 行測資料分析:三措並舉,縮短資料分析做題時間
    但是對很多考生來說,資料分析最大的特點是題目本身不難,但做起來很花時間,所以我們怎麼做到在保證正確率的情況下,儘量提高資料分析做題速度,節約做題時間呢?中公教育給大家帶來一些技巧,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掌握常考概念及其常用公式在資料分析中常見的概念其實不多,主要有:增長、比重、平均數、倍數等,這些概念通常都不難理解,結合基本的經驗常識,關於這些考點的問題大多都能理解並進行計算,但是如果每次都需要結合題目的問題結合經驗常識在進行思考求解,則會重複花費時間,甚至會將解題過程複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