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月由重慶高新區企業重慶車輛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稱「重慶車檢院」)深度參與制修訂的電動汽車強制性國家標準正式發布後,日前,重慶車檢院又傳來好消息——《駕駛員注意力監測系統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國家標準驗證試驗在重慶車檢院金鳳基地順利完成。
高小新了解到,為加快相關標準制定工作,汽標委智能網聯汽車分標委於5月29日至6月3日在重慶組織開展該推薦性國家標準第二次驗證試驗並召開第七次標準起草項目組會議。
據重慶車檢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驗證試驗由重慶車檢院協同相關部門單位制定測試方案,並提供測試場地及設備。
「試驗結合駕駛員注意力監測系統技術現狀及我國駕駛安全管理要求,重點對標準內容中有關疲勞和注意力分散行為定義及報警條件,以及採用仿真機器人模擬測試動作、採用太陽光模擬器模擬光線角度變化等測試方法進行驗證。」
本次驗證試驗在行業骨幹單位專家及測試技術人員的支持下,通過充分的準備和合理的試驗方案支持,進一步細化完善了標準試驗方法及相關指標,驗證了試驗方法的可行性。在驗證試驗的基礎上,項目組成員單位對標準草案逐條進行了討論並結合項目組成員單位意見完善標準內容。
是不是感覺不(一)明(頭)覺(霧)厲(水)?
別急,重慶車檢院王戡博士為咱詳細解讀下。
高小新了解到,隨著公路運輸業快速發展、客貨運輸需求不斷擴大,交通事故特別是惡性交通事故也不斷發生,據統計,2018年由於交通事故造成的事故死亡人數約為6.4萬人,人為因素造成交通事故的比例高達80%-90%。
「機動車駕駛員作為道路交通系統最大權重參與者,其駕駛操作行為是衡量車輛行駛安全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和決定行車安全,駕駛員作為交通信息的接受者、處理者和決策者,若其進行不良駕駛行為,將對道路交通安全造成嚴重影響。」王戡博士說。
在交通事故頻發、駕駛安全問題嚴重的情況下,駕駛員注意力監測系統的出現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實時提示糾正駕駛員的不安全駕駛行為,將會更好的降低事故發生率,真正達到駕駛輔助系統的良好運用。
「駕駛員注意力監測系統通過圖像、生物感知等技術辨識駕駛員的駕駛狀態,主要監測疲勞和注意力分散。」王戡博士向高小新介紹,疲勞的表現為打瞌睡、連續打哈欠等,注意力分散的表現為不目視前方、玩手機、雙手脫離方向盤、抽菸等。
「系統針對駕駛員的疲勞狀態和注意力分散駕駛行為進行實時檢測和判斷,當偵測到駕駛員的行為將會對駕駛安全不利時,系統迅速通過聲音、震動、圖像等方式警告駕駛員注意駕駛行為,以達到及時糾正和避免事故發生的目的。」
此外,針對城市公交車和「兩客一危」車輛,系統同時將觸發警告的事件實時上傳至監控中心,保證事前預防、事後可查。
驗證試驗的通過,對國家標準的制定有哪些方面的積極意義?對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又有何推動作用?
王戡博士表示,隨著國家和企業加強對交通運輸安全的重視,駕駛員注意力監測系統將會進一步擴大應用範圍,系統將應用至所有道路運輸車輛,具有較大市場空間和需求。
然而,現有駕駛員注意力監測設備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還未經過檢驗,相應的駕駛員注意力監測系統研發企業缺乏有效的、重複性的、標準化的測試規程和手段。國內外還未見公開發布的駕駛員注意力監測系統的檢驗標準和測試評價規範,相關的檢測方法、手段還不成熟。
「駕駛員注意力監測功能是汽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重要一環,也是實現自動駕駛的重要保障,《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將駕駛員注意力監測系統國家標準制定納入最高優先級的重點工作。」
據介紹,重慶車檢院於2018年開始參加駕駛員注意力監測系統國家標準制定工作,在國內率先搭建了基於仿真機器人、駕駛模擬器和太陽光模擬器的試驗平臺,進行了系統性的測試方法與評價指標研究,解決了採用真人測試重複性、準確性、可控性差的缺點,研發了一套標準、高效、可靠的駕駛員注意力監測測試評價系統,為國家標準的制定提供了技術支撐,為保障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重慶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技術服務業是西部(重慶)科學城主導產業之一。
重慶車檢院是西部檢測功能最全、技術能力最強的汽車檢測基地,該次試驗順利完成是科學城在高技術服務產業發展深耕密織的具體體現,對完善相關標準、促進相關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像重慶車檢院這樣著力高技術服務業的典範,
在科學城正不斷湧現。
正是這些企業持續地發力,
才不斷夯實重慶高新區主導產業的底子,
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助推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