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山東省副省長任愛榮在商務部發布會上介紹,截至2019年上半年,有216家世界500強在山東投資了756個項目,推動形成了重型卡車、轎車、工程機械、造船、信息技術等產業聚集,對產業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
比如,在汽車產業領域,山東吸引了德國曼和大眾、美國通用汽車、韓國現代等世界500強企業,提升了我省汽車產業的發展水平;在工程機械領域,日本小松、美國卡特彼勒、瑞典沃爾沃、韓國鬥山的進入,使山東成為全國舉足輕重的工程機械大省;在現代金融領域,德國慕尼黑再保險、義大利聖保羅銀行、日本三菱銀行、瑞穗銀行等不斷擴大在山東投資,為產業發展注入活力。
山東吸收外資的主要優勢和方向是什麼?任愛榮介紹,山東省是中國的沿海開放大省,經濟實力居全國前列,新經濟發展較快、市場空間廣闊。
山東具有優越的區位條件。北接京津冀,南臨長三角,擁有中國1/6海岸線,處在「一帶一路」十字交匯點,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沿線重點地區。
山東具有完備的產業體系。擁有中國近1/10的經濟總量、1/8的工業產出、1/4的農產品出口,農業總產值長期居全國第一。實體經濟發展活躍,有一批像海爾、海信、青島啤酒、浪潮、魏橋、如意、山東重工等跨國企業,全省市場主體總量超過980萬戶。
山東具有突出的創新優勢。全省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21個,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303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過8900家,高校146所,在校生257萬,職業教育全國領先,海洋科教實力雄厚,聚集著中國近一半的海洋科技人才,去年全省發明專利數量增長17.1%,具有較強的人才優勢、創新優勢。
山東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高速公路、鐵路裡程均超過6000公裡,民用運輸機場9個,是中國唯一擁有3個吞吐量過4億噸大港的省份。尤其是,打造「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企業獲得感強」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實現「一次辦好」事項清單全覆蓋,獲得了中國政府政務公開金秤砣獎。
山東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全省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均超過1億。2018年,實現生產總值7.65萬億元,位居中國第三,人均GDP超過1.1萬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3萬億元,居全國第2位;實現進出口1.93萬億元,增長7.7%。「這些優勢為跨國公司在山東的投資合作提供了有利條件。」任愛榮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阿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