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5 12:37
2020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5周年紀念日。75年前的今天,日本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而告終。紀念日當天,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辦「捍衛和平 忘戰必危」紀念八一五系列教育活動。以此來警示人們銘記歷史、緬懷先輩、居安思危、珍視和平。
上午9時,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迎來眾多前來參觀的遊客和學生。人們領取菊花,敬獻在銘記中國人民14年英勇抗戰歷程的臥碑前,以表達對抗日英雄的敬意和哀悼。隨後,「和平的種子」主題研學活動正式開始,觀眾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走進展廳,共同參與了「我的英雄我來演」主題互動教育劇,參演教育劇的演員們,都是博物館的小志願者,他們通過《九一八之夜》、《巾幗英烈》、《真相》、《中國媽媽》等四幕情景教育劇,讓觀眾感慨頗深,當年在東北燃起的長達14年的抗日烽火仿佛就在眼前。一位參加「和平的種子」主題研學活動的學生發出感慨:「抗戰歷程太艱辛了,有這麼多的生死抉擇!如果沒有先輩們的捨生取義,就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有一種守望,叫做捍衛和平,有一種夢想,叫做精忠報國。「和平的種子」主題研學,以多元化的互動授課方式,結合了真實的抗戰歷史人物,感人至深的抗戰故事,用傳承實踐來詮釋戰爭遠去、硝煙散盡,英雄不朽、精神長存。為廣大青年學生根植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傳遞歷史知識,讓當代學生能夠潛移默化地樹立良好的價值觀,提升其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走出展廳後,觀眾們來到博物館報告廳,共同聽取了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原副館長劉長江講授的主題為《九一八事變的歷史帶給當下的啟示》愛國講座。瀋陽市民劉先生說:「博物館的參觀歷史脈絡非常清晰,今天還有幸聆聽了愛國講座,展館參觀和專家講座相輔相成,讓我對九一八事變這一段歷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給我當下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啟示。」他作為文保愛好者,特地選擇在8月15日這一天來到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就是想要在抗戰的起點感受勝利的喜悅。
講座之後,一些青少年跟隨講解員穿過象徵抗戰14年的隧道燈帶,進入到博物館兒童體驗館。同學們通過打響第一槍,抗戰時鐘,衝出封鎖線,影音視聽以及與機器人「抗小虎」的互動中,在輕鬆愉悅的氛圍裡,感受穿越14年的抗戰之旅。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教育功能是博物館開展活動的基礎。博物館通過宣講抗戰歷史,根植青少年的愛國情懷,通過與時俱進的內容拓展,展現愛國人物、英雄主義,吸引年輕一代的關注。
捍衛和平,忘戰必危。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深感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振奮民族精神,激發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通過舉辦的「捍衛和平 忘戰必危」系列教育活動,將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奮鬥,才是對先輩和歷史最好的告慰。
(看看新聞Knews記者:任彬源 孟雷 馬越 通訊員:王添翎 實習編輯:餘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