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行業發展已有十年,經歷過野蠻生長,也吹起過巨大的泡沫。隨著技術與市場不斷的成熟與發展,區塊鏈行業逐漸褪去泡沫,開始回歸應用的價值,區塊鏈技術的落地與應用愈發受到各界的關注。
18年被稱為公鏈元年,大量以落地應用為目標的公鏈項目紛紛入場,更有多家網際網路公司紛紛宣布推出區塊鏈項目,新興的區塊鏈項目方和媒體百家爭鳴,一時之間區塊鏈行業風光無限。但狂歡過後,是大量的項目方銷聲匿跡。
被眾人寄予極大期望的區塊鏈為何落地會如此艱難?
區塊鏈存在很高的認知門檻,即使是對於大多數行業內從業者,對區塊鏈的認知也參差不齊。區塊鏈本身是一門跨學科的邊緣技術,涉及密碼學、分布式網絡、計算機軟體、博弈論等多個不相關的學科,且資料匱乏,技術發展又異常迅速,知識更新非常之快,要完全了解和掌握是很困難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研究。
而對於普通用戶,複雜的操作同樣是一道門檻。使用區塊鏈產品,用戶需要具備一定的區塊鏈技術知識,學習什麼是私鑰、助記詞、冷錢包與熱錢包等大量的新鮮詞彙,大部分第一次接觸的用戶無法在短時間之內通過自身理解與操作融會貫通。
如何破除行業的門檻,成為了賽道上阻擋無數項目腳步的一道難題。在各大項目忙於教育用戶,調整戰略方向時,牛頓以黑馬姿態彎道超車,以賦能傳統實體產業的方式,成功實現了鏈商零售商城NewMall的落地,其它牛頓生態發展基金參與的實體企業也即將上線,逐步引領區塊鏈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與落地。
區塊鏈落地應用的領航員:牛頓生態基金
牛頓生態發展基金是牛頓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該基金的全球投資,讓牛頓為實體經濟賦能,實體經濟以NEW作為價值體現,連結現實價值與數字價值,創造全新的商業範式。
賽創引力節點是牛頓生態發展基金的管理機構,是初步由綠科賽融、萬企集團、牛頓基金會、牛頓全球社群聯合發起的NewOrg組織,幣權按參與該合夥節點所產生牛力計算,封頂6億枚NEW,其中向牛頓全球社群招募普通合伙人,募集1億NEW。參與者通過去中心化錢包NewPay進行操作,自己控制私鑰,通過智能合約完成退出、收益發放,較於傳統私募基金,效率更高。
牛頓生態基金的目標是為傳統實體經濟賦能,因此在項目的篩選上以傳統實體項目為主,通過區塊鏈技術,將項目上鏈賦能,將傳統經濟的價值通過NEW通證體現。除了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項目,牛頓生態基金也會參與傳統垂直領域的電商和線下零售項目的投資。電商與零售行業具有龐大的現金流以及用戶流量,牛頓基金在為其進行區塊鏈賦能的同時,也將為牛頓生態帶來巨大的流量。
牛頓生態基金同樣關注高新科技項目,據團隊透露,基金十分關注節能晶片的發展前景。節能晶片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高科技含量項目,受到聯合國雙十佳的推廣,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與發展潛力,與牛頓物聯網體系和生態具有良好的契合度。
與傳統的投資基金不同,牛頓生態發展基金是牛頓生態中的一環,所有支持牛頓發展的社群成員都可參與,為牛頓的生態發展做出貢獻。牛頓的社群用戶不僅可以直接參與基金的投資,成為基金的LP,也可通過尋找優質的投資項目和投資標的,共同建設牛頓的生態體系。由於牛頓的基金和牛頓Dapps運營的高度結合,社群成員可以通過成為牛頓Dapps推廣者的方式參與,並獲得相應的NEW收益作為回報。
比起讓交易所、礦業等完全由區塊鏈技術打造的項目落地,為傳統產業進行區塊鏈賦能或許才是更為高效的路線。正如牛頓在白皮書中所提到的,牛頓希望成為讓每一個參與的人都能收益的項目。為傳統行業進行區塊鏈賦能,實現雙向共贏的同時,牛頓的生態也保持了一個開放的姿態,讓每一個參與生態建設的用戶都能享有價值提升所帶來的回報。未來,我們希望牛頓能將區塊鏈技術帶入更多的領域,讓更多的企業和個人享受區塊鏈技術發展所帶來的便利與紅利。
責任編輯:張大林 / 作者:張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