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實習生 吳真鈺 通訊員 楊芳 長沙報導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耀在灑水車過後潔淨寬闊的道路上,長沙縣泉塘街道的人們又開始了忙碌而又充實一天。晨起的人們來到運動公園開始新一天的晨練,街邊身穿志願服手持小紅旗的志願者協助交警維持斑馬線交通秩序,社區居民走進附近農貿市場採購新鮮食物……
泉塘街道轄區內,各類文體活動豐富多彩,小區垃圾有效分類處理,交通街道井然有序,社區管理服務到位,市容市貌進一步提質,基礎設施日漸完善,居民生活舒適便利。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泉塘街道始終致力於城市提質,提高社區治理水平。
城市提質不單要著眼「面子」工程,更要注重「裡子「管理。泉塘街道注重「硬實力」發展,新成立了泉睿、星悅2個社區,新建公園和智慧化農貿市場,推進道路和城區改造等,更兼顧文化「軟實力」培養,建設多個文化活動場地,成立文化站和市級圖書分館,打造特色文化活動品牌,把多彩的文化活動送到群眾的身邊。街道通過「八方」引領,描繪幸福底色,讓市民擁有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
泉塘街道統計站工作人員楊露在新長海創業服務基地與工作人員對接信息,了解企業入駐情況。
「站站聯動」
將政策服務送上門
泉塘街道轄區有8個企業服務站,街道統計站主動與企業服務站對接,建立了「站站聯動機制」。企業服務站隨時監控樓宇內企業進出動態、發展動態,統計站和服務站密切配合,不僅有效解決了樓宇經濟的統計難題,還將政策、服務送上門,讓企業對經濟政策更加清楚,打通了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裡」。
垃圾分類桶邊指導員黃學農在小區勸導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
從源頭解決「硬釘子」
泉塘街道下轄16個社區,大量的生活垃圾何去何從,成為了城市提質進程中的一顆「硬釘子」。轄區55個樓盤小區,6個安置區均規範設置垃圾分類管理點,可回收和有害垃圾實現物盡其用、集中處理。146名桶邊指導員每天深入樓棟開展桶邊值守和巡迴勸導,督促居民從源頭做好精準分類。
泉塘街道綜合文化站3樓舞蹈室內,小朋友們學習中國舞。
7月15日,泉塘街道綜合文化站4樓書法室內,2020年第一期少兒公益文化藝術培訓課書法課正式開課。
綜合文化站
打造文化活動小天地
泉塘街道綜合文化站成為轄區內開展文化教育、體育健身、公益活動的小天地。長沙圖書館泉塘分館、書法書畫室、泉塘夢想劇場、有氧運動中心、羽毛球室、桌球室一應俱全。文體活動相輔相成、內外兼修,引領社會風尚,促進居民的全面發展,穩步推動全街文化體育事業向前發展。
在陽高社區星城國際圖書館內,志願者管理員王楚建幫助青少年使用自動借閱機借書。
書香社區
足不出戶盡享文化資源
在街道各方支持下,各個社區上下聯動整合閱讀資源,將小區圖書室進行場地擴建、提質改造、藏書擴充。實行全免費開放,更與市、縣圖書館通借通還,讓轄區居民足不出戶便能盡享文化資源和閱讀樂趣。每年策劃舉辦文化服務活動80餘場,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也為繁榮社區文化、建設和諧社區奠定了基礎。
向星社區時代星城小區黨支部黨員活動室內,支部書記林國平正在組織小區物業、居民代表討論小區門禁系統升級事宜。
小區黨支部
居民問題有了「解答室」「調解室」
為落實好基層黨建的「最後一公裡」,泉塘街道將黨支部建在小區,組織黨員和群眾召開小區議事會,從而使居民的疑問和矛盾有了解答室、調解室。面對小區日常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小區黨支部每月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邀請物業公司、業委會和相關職能部門及時協調快速落實問題。
板橋社區4號網格員彭青青來到湯奶奶家中,了解其生活近況,幫助老人進行養老生存認證。
「網格化」服務
精確滲透到每一個群眾
泉塘街道通過開展網格精細化工作,將社區幹部與城管執法隊員、民警、交警與市政、園林、環衛等專業維護作業人員整合,採用「1+N」網格人員配備模式,進一步提升了網格綜合實力。付真心,辦實事,以網格為政府管理基層社會的單元,走訪群眾,上門服務、收集反饋,使政府開展的各種工作能夠高效精確地滲透到每一個群眾。
每天清晨,陳利娟都會與拳友們在泉塘公園練習太極。
板橋菜市場裡,經營麵食的彭姐由原來的露天營業搬入了敞亮的市場。
基礎設施
補齊短板便民惠民
泉塘街道不斷完善便民惠民設施。新城運動公園新建以來,給周邊居民的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早起晨練、飯後散步、休閒娛樂都有了好去處。以往生鮮市場存在諸多諸如衛生環境差,價格不合理,商品質量不高的問題,街道致力於精心打造「菜籃子」工程,為街道居民的綠色安全消費提供保障,開業運營街道首家智能化、智慧化農貿市場—舜道生鮮市場,並對其他生鮮市場完成提質升級。除此之外,許多人關心的道路交通問題也得到有效解決,升級改造灕湘路、泉星二小周邊道路,建設東六路人行天橋,保證居民安全出行。
向陽路與板倉路交叉路口,志願交通勸導員尹存幫助行人過馬路。
志願服務
服務為民文明到家
近年來,泉塘街道辦事處積極探索「三社聯動」機制,引進社會公益組織和社工等多方力量。以黨建為引領,構建「社區+社會組織」「社工+志願」的服務模式,組建「鄰裡幫幫團」「紅色睦鄰」等志願者服務團隊,發揮志願精神,讓廣大居民群眾成為城市提質、文明城市的參與者、傳播者和享用者。現在,泉塘街道「服務為民文明到家」的志願服務已靡然成風。
城市發展的腳步,無不迴響著人們追逐美好的澎湃心聲,城市提質也讓市民真切感受到街道社區帶來的舒心與喜悅。隨著城市功能的不斷完善,許多昔日「問題」小區華麗轉身,成了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泉塘街道始終堅持以百姓需求為號令,讓惠民無處不在、綠色隨處可見、幸福觸手可及。